婚姻法农村彩礼
❶ 婚姻法关于彩礼作何规定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❷ 关于农村彩礼国家规定
国家还没有出台这类行政法规,只是出台了相关的彩礼退换司法解释。
根据《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此条件的规定,标志着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于彩礼纠纷问题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2)婚姻法农村彩礼扩展阅读
但是有的地方相关规定,例如平凉崆峒区为例:
根据《崆峒区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意见》
三、重点任务
(一)加大整治力度,规范婚嫁习俗
推行婚嫁彩礼“限高”倡导标准。按照省、市委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将婚嫁彩礼“限高”作为治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农村婚嫁彩礼不得高于8万元,城区婚嫁彩礼不得高于6万元,村社党员干部本人或子女婚嫁彩礼不得高于5万元,公职人员本人或子女婚嫁彩礼不得高于3万元,引导婚嫁双方逐年降低彩礼数额,少要或不要彩礼。
倡导勤俭节约,禁止大操大办,婚丧嫁娶非亲属随礼(农村不超过50元,城区不超过100元),婚宴不超过20桌(农村每桌不超过300元,城区不超过600元);
白酒(农村不超过50元,城区不超过100元),烟(农村不超过10元,城区不超过20元),车辆不超过8辆(本村结亲不超过6辆)。
❸ 实施的新婚姻法有没有关于农村彩礼变动的
没有新的婚姻法,只有在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来的新的司法解释即《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这也就是人们俗说的新的婚姻法,但它是司法解释,所以对发布以前和以后的行为都有法律效力。
来源嘉兴律师网页链接
在《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❹ 婚姻法,关于彩礼
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作出规定内,且都规定了容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的彩礼也在不断提高,小到金银首饰,大到上万元的现金、汽车、住房等。一旦双方最终不能缔结婚姻,则彩礼钱的处置问题往往引发纠纷,诉诸法院的案件也逐渐增多。
另外,根据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彩礼钱的数量也不同,因此,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数字规定。
在我国,婚约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婚约产生的财产关系属于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婚约财产纠纷主要是彩礼返还问题。
理论上关于彩礼的性质、应否返还有数种观点,但一般对彩礼有规定的国家在学理上或立法上均认为此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这一理论既符合公平原则,也不与婚姻的伦理观念相违背。依此观点,彩礼赠与行为一经双方当事入达成合意而生效,彩礼的所有权随交付而转移到女方手中,当婚姻不成立时,赠与合同解除,受赠人即丧失继续占有彩礼的合法理由,如果受赠人拒不返还而继续占有财物的,则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依不当得利返还对方。
❺ 新婚姻法司法解释:关于农村彩礼在新婚姻法规定需要返还的法律情形
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内第十条容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此条件的规定,标志着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于彩礼纠纷问题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❻ 农村新婚姻法彩礼钱
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此条件的规定,标志着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于彩礼纠纷问题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❼ 国家今年有颁布关于农村彩礼的法律吗
国家今年没有颁布关于农村彩礼的法律。
关于结婚彩礼的处理问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现在都是按这个司法解释执行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❽ 新婚姻法规定彩礼金额
新婚姻法对方彩礼金额没有具体的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内人民共容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❾ 新婚姻法关于彩礼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回他干涉婚姻自由的答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如果是索要彩礼钱、首饰钱等,就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还有就是是通过媒人要对方索要,而且现今社会的索要有车、房才结婚的“风俗”也违反了这一条,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金钱。
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