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竞业禁止劳动合同法

竞业禁止劳动合同法

发布时间: 2021-12-04 21:12:46

『壹』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作了哪些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回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答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贰』 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条款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法律,用人单位需要自第一个月满的次日起至签定劳动合同之日起支付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统筹地区的规定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相关社保手续并按照法定比例缴纳保险费用,你可以主张补缴或者直接要求补偿;
3、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但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
4、竞业条款中,用人单位设定的条款明显加重了劳动者的义务,加重分法律不给予支持。

『叁』 《劳动合同法》关于竞业协议,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中对于竞业协议,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适用对象、限制范围、限制期限、限制补偿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竞业协议。是指企业与员工约定,在员工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再从事与公司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工作,竞业协议属于约束性条款,是对员工离职后的工作选择权作出限制,对于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补偿金标准等,通常基于双方的约定。

限制期限:

关于竞业协议的限制期限:《劳动合同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员工离职之日起,最多不能超过2年时间。但具体限制时间,员工可以和企业自行协商,只要不超过2年即可。

限制补偿金

对于这点,《劳动合同法》规定在签订竞业协议后,用人单位要按月给予员工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后+竞业协议限制期限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签订竞业协议是没有效力的,假如员工每月没有收到经济补偿,那么竞业协议自动失效。

其实关于竞业协议还有很多详细的规定,但一般了解以上几点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肆』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有哪些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有以下具体规定: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竞业禁止劳动合同法扩展阅读:

竞业限制进行的必要限制:

1.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实际上限于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不可能面对每个劳动者,企业每人给一份经济补偿金也无力承受。

瑞士债法第340条中规定:“竞业禁止以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获有顾客来源或制造、营业机密,而此等知识的运用对原用人单位可能造成重大损害为限”。我国竞业禁止条款被限制在只能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的劳动者订立与之相似。

2.竞业限制的范围要界定清楚。由于竞业限制限制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竞业限制一旦生效,劳动者要么改行要么赋闲在家,因此不能任意扩大竞业限制的范围。

鉴于商业秘密的范围可大可小,如果任由用人单位来认定,难免有被扩大之虞。原则上,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3.约定竞业限制必须是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自由竞争和贸易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竞业限制本身是对自由竞争的一种限制。因此,竞业限制的实施必须以正当利益的存在为前提。

必须是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首先是存在竞争关系,最重要的是不能夸大商业秘密的范围,劳动者承担义务的范围被无限制的扩张,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受竞业限制约束的劳动者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伍』 劳动合同法中对竟业限制条款有哪些规定

《劳动合同法》(草案)对竞业限制条款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内地域限制,即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限制范围仅能以能够与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第二,时间限制,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第三,补偿金限制,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义务的,应当同时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支付劳动者竞业限制补偿金,其数额不得少于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年工资收入。第四,违约金数额限制,即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其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3倍。

『陆』 劳动合同法 竞业禁止补偿

我是上海市劳动局的工作人员,回答你的问题: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劳动合同法》对这方面的规定。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2、从法律条文看,用人单位的行为没有违法,两年,在范围内。支付你一定经济补偿金。从这方面来看,单位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3、但是,你是否市单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对于这一点认定是有难度的,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员工,签定这个协议是没有必要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此协议的效力有待确认。
4、还有一点,单位只支付你50元,确要你支付10万元,这个显失公平,那么此协议是有效的,不过这个“50元”确值得商榷。
5、所以你得应对办法是,第一,你是否是我第三点中说得人员,如果不是,那么你可以当这个协议无效。第二,如果可以去劳动局告用人单位,要求公司提高每月支付给你得经济补偿金金额,我个人认为如果违约金是10万,那么月经济补偿金你可以要求2000--4000,或者要求双方取消这个协议,这个是最佳方案。
6、或者你可以不理单位,就去相关行业工作,等着公司来告你,不过这个有一定风险得,或者换个城市工作。
PS:补充问题的回答,我认为可以,你不加入你朋友的公司,只提供相关信息,自己不为这个公司跑业务,只要你的朋友可靠,不出卖你,那么你原单位很难取证,就算告也告不赢你。起码劳动局不会受理,应为你和你朋友的公司没有劳动关系。

『柒』 竞业协议很多人不了解,《劳动合同法》关于竞业协议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订立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条款。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保密义务是一项法律义务。无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订立保密协议,劳动者都有义务终身依法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追究劳动者的侵权责任。但订立保密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追究劳动者的违约责任。竞业禁止义务是约定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竞业限制协议,那么劳动者就没有竞业限制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因此,用人单位主张有竞业限制的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前提是双方有具体约定。没有约定的,司法实践中一般不支持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当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主张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根据《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法办〔2011〕442号)的相关意见,当竞业限制条款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超过实际损失时,当事人可以支持调整违约金。也就是说,违约金过高高于实际损失的,有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可以请求降低;如果违约金过分低于实际损失,发包人可要求增加。

『捌』 劳动法中对竞业禁止补偿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你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专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属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法律并未规定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标准,导致实践中适用该条款难以确定一个合理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热点内容
深圳法官挣多少 发布:2025-09-11 18:25:32 浏览:326
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班 发布:2025-09-11 18:15:21 浏览:508
理性为自然立法德文 发布:2025-09-11 18:15:11 浏览:634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行政法辅导书 发布:2025-09-11 18:09:21 浏览:74
德州市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地址 发布:2025-09-11 18:01:06 浏览:352
庐阳法院电话 发布:2025-09-11 17:51:39 浏览:725
行政法背诵表格 发布:2025-09-11 17:46:40 浏览:6
2019新劳动法变化解析 发布:2025-09-11 17:12:40 浏览: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颁布的 发布:2025-09-11 17:05:31 浏览:98
论我国农村基层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11 17:03:55 浏览: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