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保养老金是在经济法
① 关于社保的问题 自己缴费 及时养老金的计算问题
你的做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中间一段时间(大约十多年)只交农村医保费用最低。
退休时养老金多少,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参考以下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算法。
养老金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 等因素有关。
一般,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其他津贴。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总额 除以 某个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退休年龄 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45 216
50 195
55 170
60 139
65 101
假设:60岁退休,退休时个人账户里有139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础养老金。为缴费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6000元、缴费年限15年。
基础养老金 = 15年 * 1% * 6000元 = 900 元/月。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依据个人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算出的)会高,比如1.5%,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比如0.6% 。
注意2:一般,当地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才实行个人缴费,之前的工龄,只要有合同、档案等证明,全部当做已经缴费,叫做视同缴费年限。
以上(1)和(2)举例的情况下,两项合计是每月:1000+900=1900元/月。
(3)其他津贴。劳模、独生子女、地方补充、高龄津贴、过渡津贴、缴费年限津贴等。
以上全部,构成退休第一个月的养老金。一般每年上调一定比例,2019年上调5% 。
② 请教大家一个关于社保养老金的问题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
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③ 关于社保养老金及通胀
如果,按无业人员自己交,大概相当于36%的社会平均工资。3千的社平,相当于1千多一点。
个人交社保不会丢的?你最后在社保养老拿到的数字,计算方式很复杂我不跟你说了,但你每年交的都要和当年社平有比值的,你多交就多拿一点。
我个人的看法啊,社保养老不能没有,但里面真的不要放太多,比较不靠谱。你去下一个郎咸平最近评社保养老金那段,你自己听听看。社保养老,看上去很美...
我国目前就是一个低福利保障国家,完全依靠国家不太可能,当然除非你是热门衙门的公爷,否则还是得自己储备一部分。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在退休后每月平均开销是3000块,社保解决1500,另外1500可以用保险,储蓄,投资等各种自行准备的东西覆盖。各种东西有各自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④ 社保养老金在哪个单位领取
本人原创《退休的条件和养老金的多少》,请在百忙中仔细阅读。
一、退休领取社保养老金的2个条件:
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以上(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以上(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
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现行法定退休年龄:
1.女:单位参保的工人50岁;管理人员55岁。个人参保的一律55岁。
2.男:一律60岁。不分工人,管理人员,单位参保,个人参保。
3.其中,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和常年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冷库、生产车间等低温场所工作的工人,可以提前退休(女工人45岁,男工人55岁)。
4.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俗称病退,女45岁,男50岁)。
三、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
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
2.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各地详情咨询劳动保障电话12333。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⑤ 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 是户口所在地还是工作所在地
1、退休工资不是根据户口所在地计算的,企业退休工资是根据缴纳劳动保险所在地计算的。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是根据工作所在地计算的。
2、缴纳养老保险跨省转移的,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参保人员达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
3、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
(2)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关系转回,按规定在当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4)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⑥ 关于社保养老金
如果是2011年6月30日后参保缴费女性,退休年龄55岁。
⑦ 社保养老金怎样发放
养老金发放方式:
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就近、安全和方便原则,采取委托银行、邮局、社区等多种渠道将养老金直接发给被保险人。
法定退休年龄:
指国家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在管理岗位工作满55周岁,非管理岗位工作满50周岁。”
申领基本养老金:
被保险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足规定要求时,由所在单位(失业职工由本人)提前两个月办理退休资格审批手续,缴清社会保险费,填写《退休待遇申请表》,并持被保险人退休资格审批手续、档案、身份证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金申领手续,社保经办机构在被保险人满足退休年龄(周岁)的当月进行待遇审核,次月起支付基本养老金。退休资格审批手续属工人身份的被保险人到市劳动保障局办理,干部身份的由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办理。破产企业职工由本人提前两个月到档案托管机构(市职介中心或市人才交流中心)申请,由托管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每月1~20日为退休待遇申请时间。
⑧ 关于社保(退休金,养老金等)
一、关于生育保险
当事人生育期间,生意互补性已经脱保,不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二、关于退休
退休条件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满15年。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缴费年限满15年之后没有再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基本养老金是缴纳得多,得的多,有条件的建议继续缴费。
个人身份缴费与用人单位缴费费用不一样,在用人单位,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个人缴费是全部由个人缴纳。个人缴费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能缴纳其它三险。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是20%,在用人单位是单位20%+个人8%。
在用人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与个人身份缴费,待遇是相同的,只因缴费基数不同区别。
三、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
《社会保险法》
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四十六条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 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 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缴纳医疗保险费,医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但养老保险不缴费,是不予计算的。
四、提前退休
从事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可以提前退休,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岁,女年满45岁。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岁,女年满45岁。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是指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分级》GB 3869-1997规定的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各项工种国家有具体规定,所在单位每年需要向劳动部门报备。
提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与正常退休相同。但会因为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少于正常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