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调查情景分析法

社会调查情景分析法

发布时间: 2021-12-05 07:31:50

Ⅰ 社会调查问卷要用什么分析方法进行论证

如果你的调查问卷是一般性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题目有单选多选,选项之间没有数值距离之分,则只能是选项人数和百分比的简单统计。但如果是专业量表或者各个选项是1—5之类的量化设置,则可以进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更高级的统计。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专业人士 南心网 提供)

Ⅱ 请列举社会调查的类型和主要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类型及方法有哪些呢?

社会调查是社会“调查”和“研究”的简称。社会调查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它包含以下四层意思:
(1)社会调查是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现象。
(3)社会调查要使用一定方法。
(4)社会调查有一定目的。
上述社会调查的定义,适用于一切社会调查,包括科学的社会调查。

常用社会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是标准化的、书面的、抽样的。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

2、文献调查法: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3、实地观察法: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直接感知的方法。

4、访问调查法: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5、集体访谈法: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6、蹲点调查法  调查者深入到一个或几个基层单位持续一段较长时间,通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认识调查对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探索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方法。

(2)社会调查情景分析法扩展阅读

(一)全面增进调查人员的才华

有效运用和创新社会调查方法,可以提升社会调查人员的科学素质,增进社会调查人员的聪明才智。社会调查对社会调查人员的科学素质和实际本领的要求非常之高,社会调查人员除了具备较为丰富的社会学与社会研究知识外,最为关键的是要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

(二)顺利完成社会调查的任务

有效运用和创新社会调查方法,可以提高社会调查人员的社会调查本领,使社会调查人员顺利完成社会调查任务。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当一项社会调查任务确定下来以后,要顺利完成任务,关键是要解决方法问题。社会调查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社会调查的有效途径、得力工具和科学手段。

(三)有效提高社会调查的效益

有效运用和创新社会调查方法,可以帮助社会调查人员提高社会调查的效益。这是因为:①运用社会调查方法,有利于社会调查人员正确把握社会调查活动的方向,从而提高社会调查的效益。在社会调查中,方向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②运用社会调查方法有利于社会调查人员优化社会调查运作的过程,从而提高社会调查的效益。

Ⅲ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

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徕冄头心条主义先验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反对主观主义。

第二,要制定调查纲目。不能盲目进行,必须围绕课题需要,有明确的调查要求。

第三,要有深入实际的作风。深入群众,放下架子,眼睛向下,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第四,要有科学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实,不能任意取舍,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保证做出科学分析,得出真实的结论。

Ⅳ 社会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回卷收答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

社会调查是社会“调查”和“研究”的简称。社会调查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4)社会调查情景分析法扩展阅读:

社会调查据其分析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宏观调查(如对国家,省,县或人口普查等大范围或大规模的调查)和微观调查(一般包括两三人或数人的小群体的查)。

据其调查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研究性的调查(为解决理论性或政策性的问题而进行)和工作性的调查(为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进行)两类。

Ⅳ 社会调查的方法分为几种

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有四种:

参与法

参与法指调研者终日参与到他要调研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去,以深入地了解调查对象活动常规和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采用这种方法,要求调研者具有一定的调查经验和调研水平及获取资料的专长。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事情的发生、发展及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方法。观察者不一定与被调查者接触或进行谈话,但需密切地守望着他们,从而获得没有经过被调查者“再加工”的直接资料,保持其资料的本来面目。观察法的方式有:

(1)自然观察法,即在事物的自然状态中进行或在一个偶然的活动中进行。

(2)控制观察法,即在严密的、高级计划和设计下的实验中进行。

采用何种调查方式,一般要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来决定。观察法适用于不能够、不愿意、不需要进行语言交流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可作为其他调查方式的辅助手段,是最基本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访问法

访问法指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有目的的谈话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有目的的谈话是指调查者按照拟定的目标项目提出问题,向被调查者征询答案。

(1)访问的方式。有间接的电话访问,有个别访问、小组谈话与座谈等直接的访问。

(2)访问法的类别:①结构性访问,指严格按照预先拟定的调查表或问卷向受访者发问。这种访问资料的得来比较规范,便于整理和数量分析,并利于电脑做资料整理和统计;②非结构性的访问,指访问者在访问之前并未拟定详细的调查表或问卷,而就调查主题提出有关问题,这种方法使被访问者不受拘束,能自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团组织的调查中,多采用结构性访问法,有时也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

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详细周密地设计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进行回答的方法。

问卷设计的形式:

(1)开放式问卷。指所提出的问题对所有被访问者是同一的,但被访问者回答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作答。例如:青年的消费趋向调查,开放式问卷可以是这样的,“你认为购买名牌产品是对是错?”“你以怎样的态度去购买产品?”等等。

(2)封闭式问卷。指提问的问题对于被调查者不仅是相同的,而且每一问题都事先罗列了若干个可能的答案,由被访问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其中选择恰当的一个答案。在调查研究中,问卷的设计及问题的调查,多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

Ⅵ 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评价初探

毛学翠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河北三河,101149)

摘要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在广泛开展,灾害防治工程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本文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的概念,并对社会效益评价的内容加以论述,以期得到专家的指点。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社会效益

1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评价的提出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也呈上升趋势。仅地质灾害2001年就发生约6000次,造成经济损失约35亿元,788人死亡。地质灾害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2002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国土资源工作时提出,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继续做好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国土资源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防治地质灾害,仅三峡库区国家就拨出专款40亿元,用于三峡库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除此之外,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及防治。2001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31次,避免人员伤亡4200余人。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不仅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对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效益如何评价,是当前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投入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一般建设项目在论证阶段往往将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作为重点,只有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才能投入建设。而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投入,在注重投入的经济效益时,其社会效益的评价往往是很重要的指标。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经济效益的评价已有很多专家在研究,而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的评价则仅仅停留在一些定性的描述上,尚有待于从理论及方法上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得到专家们的指点。

2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评价涵义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虽没有进行过社会效益评价的系统研究,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历来都是非常重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由国家出资的公益性项目,是以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及物质财富不受损害为目的,以创造社会效益为主的非生产性建设项目,项目的投入产出与生产项目是不一致的,因此项目的效益评价是以“负负得正”理论为基础进行计算与评价的。社会效益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效益评价的重点。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有狭义及广义两种。西方国家将项目的经济评价加收入分配分析称为社会评价,这是一种狭义的社会评价,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社会评价。

从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影响评价、社会分析等评价方法逐步发展起来,并引入到项目评价中。这种方法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项目对实现国家或地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和影响,以及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该方法着重分析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对项目实施的影响,预测项目实施对人民生活、社区结构、健康、安全、教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社会问题,以及如何在决策中考虑这些影响,这是一种广义的社会评价。目前多采用广义的社会效益评价概念。

结合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特点,我们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涵义表述为:地质灾害社会效益评价是从灾害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治理项目实施对减少人员伤亡,保证人民生命安全以及对当地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的影响,以及如何在项目实施中考虑这些影响。地质灾害防治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减少人员伤亡;对当地生产的影响包括对生产结构的影响、对农业种植方式的影响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包括人民的收支水平、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健康、安全、公平、稳定就业、消费、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交通、教育、移民、信仰、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新增植被、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面积等。3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评价方法及主要内容

地质灾害社会效益评价是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都可用于社会效益评价。常用的几种方法有:情景分析法、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社会学调查方法、参数评价法、多目标综合分析法等,一般以“有无对比”(即治理与不治理对比)为基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评价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

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3.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人口安全性评价

在一切社会财富中,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最大的社会效益就是减少由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地质灾害发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死伤人数就是灾害治理后可减少的人员伤亡数。计算公式为:

S=R·L

其中:S——评价区或单个灾害体最大可能伤亡人数;

R——评价区或单个灾害危害范围内承灾人口数;

L——评价区或单个灾害体的人员伤亡概率

评价时需统计评价区的承灾人口数,人员伤亡率则是根据评价区历史灾情统计数计算的或根据同类同级别灾害人员伤亡概率确定的。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对当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评价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当地的生产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对当地的人民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矩阵法等方法可对这些影响进行定性分析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开展影响到的生产部门;

(2)灾害防治限制和制约了哪些行业及生产方式的发展;

(3)当地居民的灾害意识及对灾害治理的认识程度;

(4)灾害治理对当地人民就业状况的影响;

(5)灾害治理对交通、移民、居住条件、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的影响。

3.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对区域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对植被、土地、资源等的影响。评价时先列出相关的生态环境因素清单,然后对治理工程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以矩阵的形式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工程对哪些环境因素有影响、影响的范围及程度、性质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本身及它引起的相关活动很多,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复杂,评价时只能择其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如破坏及新增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面积、破坏及新增土地面积、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

3.4综合评价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效益

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防治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指出评价中的问题,提出灾害防治的对策建议。

4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社会效益评价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有待于从理论上加以研究,从实践上加以完善。本文的部分观点及理论将应用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减灾社会效益评价中,并在应用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五英等主编.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中心.三峡工程社会评价研究.[内部资料],1995.

Ⅶ 什么是社会调查法

.社会抄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社会袭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状态、社会矛盾等诸多问题。2.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体系,它包括如下阶段:一是选择课题;二是设计研究方案;三是收集资料;四是整理与分析资料;五是解释调查结果以及检验调查结论。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理论基础和具体科学原理。4.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二、名词解释题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指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整体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2.系统:指事物构成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存在而组合的有机整体性。

Ⅷ 怎么做社会调查结果分析

只能给你举个例,然后你举一反三了:如 问卷中有你对下列公益活动的态度是:
分类 愿意 不愿意 无所谓
义务劳动 59.8% 6.4% 33.7%
希望工程捐款 75.4% 7.8% 16.5%
义务献血 59.3% 18.4% 22%
救灾捐助 78.2% 3.5% 18%
救助危重病同学 90% 1.2% 8.7% 注意了,这些百分比都是要通过所有问卷统计出来的!!!然后得出分析结论:基本行为的文明程度较低,对公德要求的认识存在偏差(以下为具体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59.8%)都表示愿意参加义务劳动,但却不能立足于日常生活,例如有58.8%的学生承认诸如"厕所不冲水"的现象在其身边普遍存在,尽管有79.2%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同学遇到困难时会"尽己所能,给予帮助",但是当问到"课间是否为老师擦黑板"时,却仅有51.6%的学生回答"经常擦",要么回答"只有值日生擦",甚至有的学生回答根本"不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以上学生的回答表明了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基本道德行为方面其文明程度是较低的。......

Ⅸ 社会调查方法有哪些

常用社会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是标准化的、书面的、抽样的。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

2、文献调查法: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3、实地观察法: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直接感知的方法。

4、访问调查法: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5、集体访谈法: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6、蹲点调查法 调查者深入到一个或几个基层单位持续一段较长时间,通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认识调查对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探索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方法。

热点内容
庐阳法院电话 发布:2025-09-11 17:51:39 浏览:725
行政法背诵表格 发布:2025-09-11 17:46:40 浏览:6
2019新劳动法变化解析 发布:2025-09-11 17:12:40 浏览: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颁布的 发布:2025-09-11 17:05:31 浏览:98
论我国农村基层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11 17:03:55 浏览:188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1 16:51:19 浏览: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写样式 发布:2025-09-11 16:49:14 浏览:485
央视网CCTV12社会与法图片 发布:2025-09-11 16:47:36 浏览:111
社会与法抢 发布:2025-09-11 16:47:35 浏览:284
金艺绘美术书法学校 发布:2025-09-11 16:31:24 浏览: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