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引申义合同法
A. 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关系
一个词的本义可能是基本义,也可能不是基本义。而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由基本义派生出来的意思,比喻义实质上也是引申义的一种。
本义指的是一个词的最初含义,是一个词有文献资料证明的最初的意思。而基本义是一个词多个义项中最常用的那个意思。因此,一个词的本义可能是基本义。而引申义是从一个词的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思,比喻义是通过一个词的基本义打比方而产生的释义。
例如:“海”的基本义和本义相同,意思都是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而在“胡吃海喝”这一词中,“海”的意思是毫无节制地,这就是“海”的引申义。另外在“火海”这一词中,此处的“海”就是比喻义,比喻连成一片的同类事物。
(1)本义引申义合同法扩展阅读:
字义的辨别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看字形,不过从字形入手的话需要看的是甲骨文、小篆等古汉字,这一方法可以参考《说文解字》一书。另一种辨别字义的方法是归纳词的多种意思来辨别字的本义。
B. 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C. 什么叫本义、引申义
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如“年”的本义是指谷子熟,后来才引申演变为计时的单位。有时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赏识之意,如“这出戏唱红了”。
引申义:由词的本身引申出来的意义。如:(1)他打了人。(2)打掩护。(3)打理公司。(1)句中的“打”使用的是它的本义;而第(2)(3)句中的“打”使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3)本义引申义合同法扩展阅读:
其他词义。
比喻义: 通过本词打比方产生的固定词义。比如“尾巴”一词原指“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但在下面这两个句子中却产生了比喻义。(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不能留尾巴。(2)他甩掉了尾巴。在第(1)句里,“尾巴”指“残留部分”;在第(2)句里,“尾巴”指“跟踪或尾随别人的人”。
“词义”与“词意”是有区别的:义”和“意”都有“意义、意思”的含义,一般来说,“义”指概念义,是客观的;“意”是指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是主观的。表示“词本身的意义”时要用“词义”;“词不达意”、“抒情达意”的“意”则写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