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灭失风险

合同法灭失风险

发布时间: 2021-12-18 04:55:45

① 关于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灭灭失风险承担的问题

如果买受人不接受或不及时接受符合合同的标的物,或不创造条件协助出卖人按约定交付标的物,则构成违约。在通常情形下,买受人在接受交付的同时接受了标的物的风险,当买受人违约时,势必使标的物滞留于出卖人手中,如仍以交付确定标的物风险转移,则对出卖人来讲是不公正的。
我国《合同法》第143条和第146条分别规定:“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三款第二项的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这就是说,当出卖人按约履行交付义务时,买受人因自己原因不能接受交付,即便是他没有占有标的物,标的物仍在出卖人或出卖人代理人的手中,买受人仍要对标的物风险负

②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试述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的关系

624条的规定:“交付前买卖标的物灭失或毁损的责任应由出卖人或买受人负担的问题,依契约或合意之债的一般规定章的规定”,使得该法典第1138条第2款的规定即成为确定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转移的一般规则。根据该款规定,对于特定动产的买卖,(注:对于种类物的买卖,由于标的物的所有权在合同成立之日并未转移,而是在该标的物特定化之时转移,只有在这时,风险才由买受人承担。此时,标的物风险负担的移转仍与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保持一致。)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标的物所有权即行转移,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也一并转移。从而使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与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相关联,并最终在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分配上,采所有人主义。考虑到法典关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的规定,系属任意性规定,因而当事人可以经由特约予以变更,使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相分离。《意大利民法典》以及《日本民法典》就物权变动也采债权意思主义模式,在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负担的移转和确认规则上,与《法国民法典》类似。 《德国民法典》就物权变动采物权形式主义模式,将交付行为作为动产标的物所有权移转的成立要件,因而就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负担与所有权归属相关联,其立法表述自然与《法国民法典》不同,《德国民法典》第446条第1项第1款规定:“自交付买卖标的物之时起,意外灭失或意外毁损的危险责任移转于买受人。”从而使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的移转与标的物所有权移转的规则一致,并最终在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分配上,采所有人主义。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就物权变动亦采物权形式主义模式,就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负担的移转规则,与《德国民法典》相似。 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英国,在《1893年货物买卖法》中,将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原则上系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图,而非出卖人的交付行为,因而关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的移转规则为:“除另有约定者外,卖方应负责承担货物的风险直至财产权移转给买方时为止。但财产权一经移转给买方,则不论货物是否已交付,其风险均由买方承担。”(注:《英国1893年货物买卖法》第20条第1款。)该项规则清楚地表明了立法者将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的移转相统一的立法意图。 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采所有人主义,其合理性体现在:(注:孙美兰:《论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损失风险的转移》,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8卷。) 第一、所有权是最完整的物权,只有所有人才对该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才是该物的最终受益人。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既然有权享受利益,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转让标的物所有权是买卖合同的主要特征和法律后果,而从根本上说,风险或利益都是基于所有权而产生的,是所有权的法律后果,是从属于所有权的东西。当标的物所有权因买卖合同发生转移时,风险自然也应随之转移。 第三、风险转移的直接法律后果最终体现在买方是否仍应按合同规定支付价金的问题上。在买卖合同关系中,买方承担价金支付义务的根据是卖方转移标的物所有权。只有当卖方按合同规定将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给买方后,风险责任才由买方承担方为合理。 有学者对于将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与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相统一的立法例提出批评,认为该项规则是一项陈旧的规则,指出风险移转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所有权的移转则是一个抽象的、不可捉摸的、甚至是一个难以证明的问题。因此,以所有权的移转来决定风险移转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③ 买卖合同中代办运输途中货物灭失风险由谁承担

按合同约定的交货地点、条件,以实际交货数量、质量就可明确责任了。

④ 合同法里有种直接损失叫“灭失”是什么意思

灭失指标的物由于不可抗力和其他事故而不再存在,或占有人对其失去控制的状态。通常由自然灾害、遗失、被盗、抛弃等原因造成。有永久灭失和暂时灭失、意外灭失和非意外灭失之分。灭失的后果依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办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所以就算标的物因不可抗力而灭失,作为当事人的一方也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为了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还需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否则,并不能免责,遂仍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4)合同法灭失风险扩展阅读

一般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要约

为当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议。提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在要约里,要约人除表示欲签订合同的愿望外,还必须明确提出足以决定合同内容的基本条款。

要约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要约人可以规定要约承诺期限,即要约的有效期限。

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要约人受其要约的约束,即有与接受要约者订立合同的义务;出卖特定物的要约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样的要约或订立同样的合同。

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时间确定。对于超过承诺期限或已被撤销的要约,要约人则不受其拘束。

承诺

为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提出的要约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约的一方称要约受领人,或受要约人。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承诺,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约人就要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

对要约内容的扩张、限制或变更的承诺,一般可视为拒绝要约而为新的要约,对方承诺新要约,合同即成立。

⑤ 在买卖合同中为什么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的,不影响因出卖人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买受人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的,不影响因出卖人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买受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举例:
甲欲向乙购鸡蛋二十个,甲付款给乙后,乙装好蓝子给甲说:“给,二十个”。
甲刚一转身要走,蓝子落地鸡蛋摔破,乙不承担鸡蛋摔坏的责任,因标的物交付风险转移。
但甲收拾碎蛋,发现只有十五个,那么甲有权再向乙要五个鸡蛋。

大概就这意思。

⑥ 合同法中 买方和卖方承担风险的情况有哪些

首先是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按照合同法的规定:

原则是交付主义:即标的物交付之回前答由买方承担、交付之后风险转移由卖方承担。

有两个例外(不依照交付转移):
1、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货物,在合同成立时,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2、一方的根本违约,
如 买受人不在指定时间地点收取标的物,风险自买受人违约之时转移;
如 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⑦ 交付使用之后,商品房损毁、灭失的风险由谁承担

实践中,“交付使用”这一概念对商品房损毁、灭失的风险转移影响最大。我国《合同法》对买卖对象的风险转移采取交付主义,就是说,不管交易对象的所有权是否转移,只要交易对象已经交付,风险就随之转移给实际占有人了。

具体到商品房买卖中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 条规定,对房屋的转移占有,视为房屋的交付使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使用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使用后由买受人承担;买受人接到出卖人的书面交房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的,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自书面交房通知确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就意味着,商品房买卖的风险转移也是以“交付使用”为界限的。如果开发商已经把房子交付给了购房者,诸如已经交钥匙,或者购房者已经在交房通知上签字等,房子毁损的风险就由购房者承担;如果开发商尚未实际交付房屋,那么房屋损毁的风险就由开发商承担。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在合同中约定,房屋所有权转移后,房屋才视为交付使用。这样一来,在办妥房产证以前,房屋损毁、灭失的风险都将由开发商承担。

⑧ 合同法上,此案产品灭失风险由谁承担

这里有2件事。
第一,货物灭失的责任在火车站的仓库管理者,而且是你方办理的寄存手续,因此,向火车站追讨货物灭失赔偿的权利在你们公司。
第二,你们和卖方之间的纠纷,依据合同,可以起诉对方,要求因卖方发货错误给你们带来的损失。

建议你公司找一个法律顾问,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情况。

热点内容
公务员法和劳动法 发布:2025-08-27 21:04:46 浏览:680
2018年515日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08-27 21:03:52 浏览:81
民间道德院 发布:2025-08-27 20:57:30 浏览:92
法律效力区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发布:2025-08-27 20:57:07 浏览:280
经济法杨紫烜第五版电子版 发布:2025-08-27 20:55:24 浏览:15
法律知识七进上半年总结 发布:2025-08-27 20:54:40 浏览:655
律师考试视频 发布:2025-08-27 20:53:40 浏览:597
公司邀请民法典 发布:2025-08-27 20:51:30 浏览:540
二轮土地合同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7 20:32:59 浏览:79
经济法企业学说 发布:2025-08-27 20:29:22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