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法合同法法条26条

劳动法合同法法条26条

发布时间: 2025-08-27 14:45:42

劳动法26条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包括:
1. 使用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非真实意愿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有异议的,可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进行确认。
该法律旨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还应完成劳动任务,提升职业技能,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这些情况包括:
1. 劳动者因病或非工作原因受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岗位调整后仍不能胜任;
3. 劳动合同订立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双方未能就合同变更达成协议。
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不得依据前述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导致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2. 劳动者患病或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3.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
4.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

Ⅱ 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合同依法成立,便具有法律效力。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被确认为无效。无效合同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合同一旦被确认无效,就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即自合同成立时起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以后也不能转化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是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定义有: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是指解除劳动合同本来不是劳动者的自主意愿,是因为用人单位存在一些违约或者违法情形,导致劳动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得不解除。

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有如下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比如强行给员工"放假”、"停工",可视为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如超过工资发放日期仍未支付工资,少支付加班费等。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缴纳标准低于法定标准的,均为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比如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加班不支付加班费,未经公司批准不得辞职等规定。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主要是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Ⅲ 劳动法第26条第1款第一项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专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属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Ⅳ 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什么

一、 劳动合同法 第26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 劳动合同 的”。《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 劳动合同无效 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 法规 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 劳动争议仲裁 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二、劳动合同是什么 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 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 》(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 社会保险 、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热点内容
司法局扫黑除恶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8-27 17:27:07 浏览:74
深圳杀狗立法 发布:2025-08-27 17:20:06 浏览:966
林州法院高 发布:2025-08-27 17:19:57 浏览:84
道德是实在吗 发布:2025-08-27 17:19:49 浏览:710
出国当律师 发布:2025-08-27 17:08:52 浏览:472
山东民间融资法规 发布:2025-08-27 17:06:11 浏览:865
论司法的正义 发布:2025-08-27 17:04:58 浏览:585
方志平小商法 发布:2025-08-27 17:03:50 浏览:565
新婚姻法及深度解析 发布:2025-08-27 17:01:56 浏览:302
合同法运输合同的特点 发布:2025-08-27 16:57:44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