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婚姻法法特点
1. 德国离婚法内容,急需
根据新的德国婚姻法抄,他们必须要分居一年后才能正式离婚。赡养费要首先看有几个孩子,给足孩子的,还要看孩子的年纪,如果孩子很小,母亲无法一边工作一边照顾,那么这段期间还要负责她的生活费用,婚姻期间财产分配的说道很多。基本上,现在男人离婚不至于像以前基本是”两袖清风”,只能剩个生活费。但是要是孩子多还年纪小的话,他也剩不下什么大的身家了。也许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尽管不是自己的,将心比心吧。另外,德国不是什么好得不得了的地方,这里生活很平淡,人们生活水平和国内其实差不多,就是空气质量好点。所谓自然风光多,就是满世界的村子,他的月税后收入少于3000欧的话,你过不上什么国内标准的”奢侈”生活,甚至还不如国内呢。
2. 德国和奥地利的婚姻法 谁能告诉我详细制度呀 谢谢
德国和奥地利对于这方面的规定差不多,但是德国就要更麻烦些。法律上的东东很多了,平白些的来说好了:
1.如果中国女孩和德国人结婚,这个婚姻是被双方政府承认的,在两国都有效。看起来很废话,但是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2.基于第一点,女方有权利以家庭团聚的理由移居德国,3年后可以取得居留身份,即所谓的绿卡。
3.婚姻内所生子女即为双方所有,也就是说无论孩子的爸爸是谁,都算她老公的。这点看似无聊,但是我同事的孩子就差点归了前夫,因为离婚手续没办。由于德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孩子可以在成年后自己选择归属哪一方,但是由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孩子就必须生下来就决定算中国的还是德国的。
4.以目前的形势看,楼主还暂不会考虑离婚,所以也不多说这种扫兴的话题了。简单说,如果离婚,在没孩子的情况下,收入高的一方要支付给收入低的一方赡养费,直到其再婚;有孩子的话,就要加上孩子的抚养费。
5.结婚手续不是麻烦,而是很麻烦,要有耐心,爱心和信心。我的结婚手续耗时近半年,而且这可是在中国登记的速度,如果选择在德国注册,时间更长。
步骤为:
A 将你的出生证明,居住证明,单身证明公证并经德国驻华使馆认证,护照复印件经德国驻华使馆认证,所有材料发到德国,男方可以据此申请可婚证明
B 男方持德国的可婚证明到德国驻华大使馆换取认证。
C 女方拿户口簿,身份证,男方拿护照,可婚证明到省级民政机关涉外婚姻登记处登记。
D 登记后,办理婚姻公证并交德国驻华大使馆认证。
E 准备好相关材料后,到德国驻华大使馆申请家庭团聚签证,2-3个月后,你能得到签证。
F 达到德国后,申请德国户口簿,男方可以换税卡了。
如果在德国结婚,德国民政机构首先就会要一遍女方全部的材料,如果遇到牛劲的人,就不停的补材料吧。德国大使馆也会加要女方财产证明。
3. 德国婚姻法
我找抄了半天也没找到,可以国内没有吧,以下只是一些条款:
德国婚姻法第17条规定,凡未办理本法第13条(已经订婚的双方同时在婚姻登记官员面前 亲自申明他们愿意互相缔结婚姻,婚姻关系便告成立)所规定的结婚手续者,婚姻无效。 但如果在举行结婚仪式后,配偶双方曾在婚姻共同体中生活3年以上,婚姻视为自始有效。
4. 德国和奥地利婚姻法的区别
你好~
每个国家法律规定都不一样,德国、奥地利婚姻法不是很清楚。但是无论任何,如果你是上海籍,建议在上海登记结婚,万一以后发生问题,也可以在国内办理离婚手续。
5. 如果不加入德国国籍,和德国人结婚,国际婚姻法又是怎么规定的
可以留各自的原籍。
请参照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第二十一条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
第二十二条结婚手续,符合婚姻缔结地法律、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的,均为有效。
第二十三条夫妻人身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
第二十四条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
第二十五条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中有利于保护弱者权益的法律。
第二十六条协议离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的,适用办理离婚手续机构所在地法律。
第二十七条诉讼离婚,适用法院地法律。
第二十八条收养的条件和手续,适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收养的效力,适用收养时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收养关系的解除,适用收养时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法院地法律。
第二十九条扶养,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中有利于保护被扶养人权益的法律。
第三十条监护,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中有利于保护被监护人权益的法律。
6. 德国的婚姻法
我在找资料的时候被老爸骂了..........汗
7. 德国绿卡,婚后两人定居德国,若要离婚适用于哪国婚姻法呢
如果是德国常驻居民,不是德国公民而是中国公民(持有的是中国护照),虽然享专受德国公民待遇,属但是德国法律不适合你们。还有看你们的婚姻是在哪国注册的,如果是在德国就使用德国婚姻法律。离婚案子都比较麻烦,涉及财产、子女抚养、赡养费等很多问题,建议能协议离婚最好,这样可以节省大家的时间经历还有律师费用。如果这个离婚案子拖的时间太长,法院会倾向于判离婚,但是第一次上庭,法官一般都会调解。
8. 我国《婚姻法》的历史和现况
中国奴隶制、封建制时代的婚姻法
在中国整个奴隶制时代,婚姻家庭关系主要是由维护宗法家族制度的礼和统治阶级认可的习惯来调整。在冠、昏、丧、祭、乡、相见的六礼中,婚(昏)为其一。嫁娶中又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婚姻离异方面有“七出”、“三不去”的规定,以及男女、夫妇关系中的“三从四德”等,都发端于奴隶制时代(见封建婚姻制度)。
封建社会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礼、法并用。
战国时《法经》,以奸淫入于杂律。秦简已有“家罪”之名。
汉《九章律》(见汉代法规)以户律规定婚姻、户籍、赋税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汉制而有所增减,魏律(见三国法规)、晋律(见晋代法规)中均有户律。北齐律以婚事附于户,改称婚户律、北周律则分列婚姻、户禁两篇(见北朝法规)。南朝诸国基本上沿用晋律。
隋(《开皇律》)将婚户合而为一。《大业律》再次分为户律和婚律(见隋代法规)。
到了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婚姻立法臻于完备。现存的《永徽律》(见唐代法规)以《户婚》为第四篇,计46条,不仅是以后各代婚姻立法的蓝本,而且远播域外,对周围一些国家也有相当的影响。
宋代以户婚律载于《宋刑统》,并在户令中重申良贱不婚等规定。
辽、金、元的法律均有关于户婚的内容。
明律(见明代法规)在户律中有婚姻等门,清律一仍其旧。明代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方面,已有与律并行的例。在清代法律体系中,例的地位更加重要,除律文后附有例外,刑部例中也有婚姻一目。
古代婚姻制度详见于礼而略于律,法律对婚姻关系的调整并不是全面的,除了与刑相关的问题外,其他均由礼来调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婚姻立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法亲属编
国民党政府于1930年12月26日公布,1931年5月5日施行的民法亲属编,内容上与北洋政府制订的民律第二次草案一脉相承,并且大量地搬用了德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亲属法的有关条文,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法律上的表现。
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政权就开始了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制建设。1931年11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有关婚姻条例的决议,同年12月1日,颁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后又加以修改,于1934年4月8日颁行了《中国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婚姻自由,废除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一夫多妻;实行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保护红军战士的婚姻。其后,许多革命根据地都制定了地区性的法律,有1939年4月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1942年12月的《陕甘宁边区抗属离婚处理办法》、1942年1月的《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1943年的《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等。这些法令的基本精神都是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婚姻立法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分为8章,包括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及附则,共27条。内容以调整婚姻关系为主,同时涉及家庭关系方面的各种重要问题。“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就是该法在原则问题上所作的重要规定。为了肃清封建婚姻制度的残余,该法还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纳妾、收童养媳、干涉寡妇婚姻自由、借婚姻关系索取财物等。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废止。
9. 海德堡婚姻法如何规定
一、结婚的条件
1、实质要件
(1)达到法定婚龄。成年之前不应结婚。若申请人已年满16周岁并且将成为其配偶之人为成年人,经申请,家庭法院可以免除对前述规定的遵守。
(2)无行为能力人不得结婚。
(3)禁止重婚。
(4)直系亲属之间以及全血缘和半血缘的兄弟姐妹之间不得结婚。因收养而形成的前述亲属关系之间不应结婚,但收养关系已经解除的除外。
2、形式要件
当事人结婚必须同时到场,且必须在户籍官员面前声明相互结婚的意愿,声明不得附条件和期限。
二、可撤销婚姻
德国只规定了可撤销婚姻的规定,而未规定无效婚姻。婚姻只可以由法院申请所作的判决予以撤销。婚姻随判决发生法律效力而解除。
构成可撤销婚姻的条件是:
(1)未达法定婚龄的;
(2)无行为能力的;
(3)重婚的;
(4)属于禁止结婚的亲属范围的;
(5)结婚人结婚时未同时到场并做出声明的;
(6)婚姻一方在结婚时出于无意识状态或处于暂时性的精神错乱状态;
(7)婚姻一方在结婚时不知其所为之事为结婚;
(8)婚姻一方因受欺诈而结婚;
(9)婚姻一方之结婚系非法胁迫说致;
(10)婚姻双方在结婚时一致认为他们无意建立共同的婚姻生活的义务。
三、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1、离婚的条件及例外规定
德国离婚法不承认协议离婚,法律规定“只在经婚姻一方或双方申请、由法院判决后,方得离婚。婚姻随判决发生法律效力而解除。”
德国离婚法奉行“破裂主义”,即可以请求离婚的唯一理由是婚姻破裂。认定婚姻破裂的标准应包括“分居”的客观情况和双方不愿再重新共同生活的主观意思。法律规定,如果婚姻双方分居一年并且双方均申请离婚或申请相对人同意离婚,则推定婚姻破裂;如果夫妻双方3年来一直分居生活,则推定婚姻破裂。
为了防止离婚请求人滥用破裂主义而损害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或另一方配偶的利益,法律对“破裂主义”的离婚制度又作了三项例外规定
第一, 婚姻双方分居未满一年的,原则上不准离婚。
第二, 虽然婚姻已经破裂,但基于特别理由,为了维护该婚姻所产生的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有维持婚姻必要的,不得离婚。
第三, 虽然婚姻已经破裂,但由于特殊的情况,离婚对反对离婚的配偶过于苛刻,且权衡离婚请求人的利益而有维持婚姻的必要的,不得离婚。
2、德国的初级法院中设置了家庭法庭(也称家庭法院),专门管辖有关婚姻(离婚)、亲权或亲子间与夫妻间的抚养、夫妻财产制等各种案件。离婚之诉由夫妻共同居所地的家庭法院管辖。家庭法院可以根据离婚配偶一方的要求,对婚姻的解除和离婚后果问题包括赡养、监护、夫妻财产分割等同时做出判决,只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分案处理。
四、离婚后夫妻财产的分割
1、净益平衡原则
德国法律规定,婚后取得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享有。在实践中,离婚时,只要确定夫妻个子财产的净值部分(离婚时财产价值减去离婚时的财产价值),其增加部分相互均分即可。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又被称为“净益平衡原则”。
2、供养补偿制度
为了保障未参加社会劳动但对家庭有贡献的妇女在离婚之后也能获得养老津贴等社会福利的期待权,德国特别设立了“供养补偿制度”。根据该制度,婚姻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在婚姻期间所得的养老金、退休金、残疾及失业等津贴的期待权,依据“净益平衡原则”由夫妻双方均等享有,并在离婚时结算平衡,但带有补偿性质的意外事故保险或战争伤残抚恤而产生的养老金,不包括在内。
五、离婚后对配偶的抚养
德国法律规定,如果婚姻一方在离婚后不能负担自己的生活费,则该方可以依照下列规定向婚姻另一方提出生活费请求权。
1、提出生活费请求权的法定情形包括:
第一、 因照管子女而要求生活费。
第二、 因年老而要求生活费。
第三、 因疾病或残疾而要求生活费。
第四、 在获得适当就业之前的生活费。
第五、 出于公平理由的生活费。
2、离婚后给付生活费的标准包括:
第一、生活费标准根据婚姻持续期间的生活状况确定。
第二、购买适当的疾病保险的费用、为获得适当就业而付出的进修教育费用。
第三、购买适当的养老保险以及丧失就职或就业能力保险的费用。
3、生活费的提供方式:包括按月预缴定期金和一次性补偿金。婚姻双方可以对离婚后的生活费义务达成协议。
4、生活费请求权的终止。
如权利人重新结婚或死亡,则生活费请求权终止;如义务人死亡,则给付生活费的义务由义务人的遗产继承人承担。
10. 我喜欢德国,因为德国的法律制度保护女性,特别是德国的婚姻法,男性在婚姻法里是弱势群体 ;社会舆论支
欧洲的婚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结婚,一种是合法同居伴侣。前者在回欧洲基本已经名存实亡,基本答上大家都是仅仅开个同居伴侣证明而已。我在欧洲,身边的欧洲人没有结婚的。合法同居如果分开,那就分开了,并不会让你得到什么。不要觉得自己依靠法律能获得什么,婚姻法是从上个世纪开始的,那个世纪确实不平等现象很多,现在这个世纪,法律留下来,但是更讲求男女平等。别把欧洲男人当成傻子,他们对于亲密关系非常谨慎,不会轻易接受一段伴侣关系。而且即使你们结婚了,可能性很低不说,分开了的赡养费问题也是保护弱势一方,如果丈夫挣得比妻子少或者丈夫是家庭煮夫,那么妻子也要支付赡养费给丈夫。欧洲法律讲求男女平等,不平等的上个世纪的条例,大家也都在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