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176条全文

合同法176条全文

发布时间: 2022-01-03 08:56:25

⑴ 解释合同法法条

这里的损失一般是指实际损失,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回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答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因此,是包括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的,当然不是法院说了算,但是这个可以预见、应当预见的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可裁量性的,法院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

⑵ 如何理解合同法117条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是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由《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和第五百九十条共同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⑶ 中国宪法第176章51条恶意订购罪与合同法第四十条违约罪

首先,这是个合同法问题,不可能规定在宪法里面;其次,以本人的这么多年接触法律来看,还没有发现哪个法律有176章的;第三,这只是一个民法问题,不牵涉刑事犯罪,此外中国刑法也不存在所谓的违约罪。总之,这只是个民事问题,他起诉就起诉好了,你只要有正当理由便可不购买,即便是他赢了官司,最多也就是要你履行合同,购买这个东西或者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而已。

⑷ 刑事诉讼法176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

1、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

2、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

3、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

4、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事项。

人民检察院依照前两款规定听取值班律师意见的,应当提前为值班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便利。

(4)合同法176条全文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⑸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5)合同法176条全文扩展阅读:

第十五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第十六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第十七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第十八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⑹ 合同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共二十三章四百二十八条,以下是合内同法的目录容:
总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
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七章违约责任
第八章其他规定
分则
第九章买卖合同
第十章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第十一章赠与合同
第十二章借款合同
第十三章租赁合同
第十四章融资租赁合同
第十五章承揽合同
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
第十七章运输合同
第十八章技术合同
第十九章保管合同
第二十章仓储合同
第二十一章委托合同
第二十二章行纪合同
第二十三章居间合同
附则
合同法的具体内容可以直接网络搜索。

⑺ 合同法167条

这个没有规定来,你自的理解有误,法律规定的这叫重大违约解除权。因为按照合同法规定,合同的违约行为当事人并不能够解除合同,只能要求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同时要求继续履行。但,合同法同时也规定,因合同义务人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守约方可解除合同,这个在法律上叫做重大违约。可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判定对方是一般违约或是重大违约就是案件审理的关键问题,通常这类都是当事人各自举证,而后再由法官判断。合同法167条规定的内容就是对于分期履行过程当中,对于违约事项达到这个条件的,那么合同债权人也可以叫做守约方,依法享有的和同解除权及不安抗辩权。此为合同法采用了列举式规定,赋予当事人的一次性合同解除权及要求履行全部剩余义务的叫做不安抗辩权。如不符合这种情况,则当事人不想这两项权利。所以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学法律的,您的思维逻辑有偏差,因为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实在太多太普遍了,建议您调整下思维角度和方式,避免走入误区。

⑻ 合同法第176条内容和179条内容是什么

一、《合同法》第176条: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内电费的合同。
二、《合同法》第容179条:供电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供电人未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造成用电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⑼ 《物权法》176条怎么理解

《物权法》176条规定: 第三人提供物保和保证人同存的时候,债权人可以向物的担保人行使债权,也可以向保证人要求行使债权。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问: 第三人作为物保担保人与保证人之间没有约定责任份额,如何进行内部分配?无论谁承担责任后,是不是只能向债务人追偿??
原《担保法》是这样规定的:11、有约定按约定。2、没有约定如下:(1)、物保价值高于保 证时,份额均等。(2)物保价值低于保证时,以实际价值承担。

热点内容
公民的法律责任分类 发布:2025-08-23 01:12:51 浏览:762
红色律师 发布:2025-08-23 01:09:49 浏览:216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收入 发布:2025-08-23 00:49:04 浏览:256
渝水区人民法最新情况 发布:2025-08-23 00:42:03 浏览:584
红公证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3 00:39:47 浏览:45
会计人员签名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3 00:38:23 浏览:21
民主是法治 发布:2025-08-23 00:38:21 浏览:709
销售公司员工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8-23 00:37:28 浏览:762
法官权利和义务 发布:2025-08-23 00:28:09 浏览:76
审判权和司法权 发布:2025-08-23 00:21:04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