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关于合同法402的文本

关于合同法402的文本

发布时间: 2022-01-07 12:51:15

㈠ 关于合同法

你好,你与单位签订合同属劳动合同,受《劳动合同法调整》。
你作为劳动者在合同期内提出解除,不需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该条款无效。

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很明确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而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规定的是公司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和劳动者的保密义务,与你这种情况不符。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㈡ 《合同法》第402条

你好。

这个属于代理。代理的定义中关于“名义”的问题是这么定义的:“代理人一般应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代理行为”。比如隐名代理(本案就是隐名代理)

本案中,代理是指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和名义没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委托人可以要求受托人以受托人的名义行使行为,这个也属于代理。而受托人只要向第三方披露委托人的存在,并且第三方有理由相信这个行为是由委托人委托的,则可以要求委托人受合同的约束。

附上代理的特征:1.代理行为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为。
2.代理人一般应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代理行为。
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为意思表示。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附上代理的分类,注意最后的隐名代理:
分类依产生的根据不同,分为:

①委托代理,又称意定代理,即代理人依照被代理人授权进行的代理。
②法定代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直接产生的代理关系,主要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定,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代理。
③指定代理,即代理人依照有关机关的指定而进行的代理,如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一方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而没有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之间相互推诿,或法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有利害冲突的,由法院另行指定代理人的代理。代理人享有的代理权是指定的,与被代理人的意志无关,无须委托授权。

①本代理
②再代理。再代理又称复代理,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实施代理的行为。与此相对,由代理人亲自进行的代理则为本代理。

①显名代理。所谓显名代理是指代理人所进行的代理行为,必须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义进行。
②隐名代理。所谓隐名代理,是代理人虽未以本人名义为法律行为,但实际上有代理的意思,且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从而在法律上亦发生代理的效果。

有问题可以继续联系我。

㈢ 合同法第402条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合同法》第402条的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简单点说,该条就是为了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如果深入里讲,那可就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了。

想要了解该条的立法目的,就要了解《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出台经过。合同法1999年出台前,民法通则规定过于简略,三部合同法并存,民法体系较为混乱。因此,尽管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但合同法的起草却融入了大量的英美法系的内容。这点的一个明显体现便是,合同法的制定充分参详借鉴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的内容,而该公约则是典型的英美法系环境下的规则。因此,我国的合同法便兼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双重味道。

在是否应该借鉴英美法系的规定而吸收间接代理制度,学界主要有三派观点:其一是赞成派,认为90年代末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发展,使得直接代理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应该有所突破;其二是反对派,认为大陆法系接受英美法系的东西会使得二者在制度上的本质区别消失,同时冲击相关的其他制度;其三是折中派,认为间接代理制度只适用于国际贸易,而不适用于国内贸易。在制定合同法时,这三种观点激烈交锋。其中纠葛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外贸代理,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同法最终选择了引进英美法的委托人介入权、第三人选择权概念。但同时仍然想保留大陆法系的传统特色,于是紧跟委托合同之后,又完整地规定了大陆法系的行纪制度,把第402条和第403条的内容留在了委托合同部分。这样规定,体系上的混乱和复杂化自不待言,内容上梳理起来更是剪不断,理还乱。有人总结认为,我国的间接代理制度既不同于大陆法系的行纪,也不同于英美法系的隐名代理制度。

㈣ 如何理解我国合同法第402条和第403条,并举出案例进行分析

间接代理和隐名代理

前者合同约束第三人和委托人.....

后者合同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如果受托人把委托人拉出来的话,第三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主张权利,但不得改变相对人.....

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5)关于合同法402的文本扩展阅读:

第十五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第十六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第十七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第十八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㈥ 有没有法院关于合同法402或403条的判例

你要案例有什么用呢?

每个案子都不一样,怎么能知道你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你有功夫自己研究案例,不如去找个靠谱的律师。这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

=========================

第四百零二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第四百零三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

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委托人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第三人选定委托人作为其相对人的,委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以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㈦ 合同法402中是否有高级法院的判立

暂无,有时我就告知。

㈧ 《合同法》第402条的理解

如果你是法学专业的话,建议你回去读读红色本民法教材关于代回理一章的讲述;你有这个疑答问说明你没有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国家采用立法原则的问题;对于代理制度,我们国家采用的是狭义说而不是广义说,也就是采用的是显性代理、直接代理而没有采用广义的隐形代理与间接代理。但是,合同法第402与403条的规定又实际上运用了广义的学说立法,因此造成这样的理解矛盾!这是实际中理论界与实务界协商的结果!当然,这些制度上的小小瑕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我们国家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它的概念是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注意是“合法民事行为”,也就是说“非合法民事行为”不是民事法律行为!这是很怪的,这也就是中国特色的东西!如果你在准备司考,建议不要过于纠结一些东西,好好理解基础的,那么就一定没有问题的!

㈨ 一般合同法规定第402条规定了什么内容

合同法第402条已失效,该条迁移至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五条,规定了以下内容: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受托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及于委托人,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条
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第九百二十五条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热点内容
刑法口诀背诵 发布:2025-08-22 03:43:10 浏览:74
行政法视角下的秋菊打官司 发布:2025-08-22 03:43:07 浏览:347
企业询证函不回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22 03:41:43 浏览:441
新婚姻法离婚准备什么材料 发布:2025-08-22 03:33:56 浏览:616
美国最高法院判例 发布:2025-08-22 03:29:02 浏览:414
道德现象是由 发布:2025-08-22 02:50:52 浏览:776
有关道德的语句 发布:2025-08-22 02:46:43 浏览:752
海口司法拍卖 发布:2025-08-22 02:35:31 浏览:3
淘宝卖家条例 发布:2025-08-22 02:35:30 浏览:493
成都婚姻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8-22 02:35:29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