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计划经济有没经济法

计划经济有没经济法

发布时间: 2022-01-18 02:01:26

『壹』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法有什么区别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

(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国民经济运行或是为解决市场失灵而产生的法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它还解决政府失灵问题.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生的基础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市场经济,当然是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出现以后,即市场失灵问题产生后,才开始介入的,在这之前,资本主义奉行不干预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则是基于计划经济,政府干预,但政府失效,对经济发展不力,才由法律出面去解决和协调的.

二是规范的重点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主要体现为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我们知道,在美国和日本,反垄断法被称为“经济宪法”;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法,虽然也开始搞反垄断法,但其重点是在宏观调控法领域.当然,其在理念、价值、宗旨、作用、产生的背景、时间上都可以进行区分.

『贰』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计划经济的然后什么时候结束还是没有结束谢谢!

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应该是计划经济的开始了,然后九二年十四大才真正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叁』 论述经济法的产生与战争、市场经济体制及经济危机、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关系。

打仗是需要花钱的!
玩游戏也知道,没资源没有钱你是打不起丈的!

『肆』 经济法基础里都是那些内容大概说一下

1)、经济法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法,它不是一部法律,而是众多有共同调整对象和共同调整方法等共同基础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经济法的定义迄今还存在争议,这主要源于在传统的法律部门中无经济法这一类别。在自由经济发展到垄断经济时,法律调整经济关系时传统的民商法原则受到挑战,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原则、方式方法,国家由不干预私人经济转而全面渗透。与此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与传统部门法差异很大,这类法律是归入某一传统部门法,还是形成新的部门法等问题学者之间存有分歧。有关经济法的诸多问题和诸多观点,有待于时间的检验和实践的检验。

3)、今天我们理解经济法一定要和市场经济相联系,在封建社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都有调整管理经济领域经济关系的法律。这些法律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经济法不论是立法宗旨、立法原则、调整范围、调整方法是不可比拟的。今天的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

4)、市场经济发育的特点以及发育的阶段对法律和经济法的影响。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育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说市场经济发育的起点是封建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动力来自市场本身,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一个自发逐步的过程。而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起点是计划经济,过渡的启动力量来源于政府,整个进程是政府推进型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这些特点导致法律仍然被视为一种手段,而不具有制约行政权力的功能,没有体现出市场经济的法律是以经济主体的权力为核心的选择法体系,而不能是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命令法体系。我国目前还处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处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经济发也是如此。

『伍』 中国经济法在哪一年实行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抄1992年,中国经袭济法的产生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改革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重视以法律手段调控经济。此时的“经济立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不分,将大量地应属于民商法调整范围的社会关系纳入立法范围。二是规制市场主体行为的反垄断法、限制不正当竞争法缺位。
第二阶段从1992年至今,是中国经济法的迅速发展时期。以颁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起点,进入了制定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法的阶段。先后出台了有关产业政策、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市场规制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国经济法体系正在迅速形成。这时期的经济法发展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经济法的理解,尚未完全摆脱大经济法的模式,仍停留在与经济运行有关的法律的认识上,缺乏对经济法的实质性把握。二是经济法的立法规划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三是经济法的立法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诸多重要的经济法理论研究缺位、立法过程中法律专家的作用发挥不够,也使经济法的发展缺乏理论基础。

『陆』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吗

法律的分类是以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标准的,调整社会生活中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构成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这样的经济法典是没有的。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

(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民商法也调整经济关系。

(6)计划经济有没经济法扩展阅读: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的法律部门,与传统的相邻法律部门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五、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纵向经济关系,但对横向经济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取的手段既有惩罚性的,也有补偿性的,既有鼓励类的,也有禁止、限制类的,体现了明显的综合调整的特征。

『柒』 简述经济法属性有哪些

经济法作为一种社会经济主体关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方案,其运行机制及其机制的机理蕴涵着经济法最基本的四对相关属性,即社会公共性与政治偏好性、公共认同性与法律强制性、普遍性与回应性、应然性与实然性.

『捌』 计划经济为什么没有经济危机

这个...不知道苏联集体化初期发生的饥荒和最后几年那种生活资料极其匮乏的情况算不算经济危机。的确,计划经济下国家掌握着绝大多数生产资料的去向,生产是按照比较固定的计划(如五年计划)进行安排的,很难想象政府会在短期内将巨额资源盲目投放进一个生产部门里,而且国有企业不同于法人企业,不是那么容易一次性向社会投放大量所谓“待业人员”的,加之计划经济本身的金融流动极其有限,其它国家的经济萧条对其产生的冲击不足以诱发连锁反应,所以不出现资本主义国家那种大萧条式的经济危机是很正常的。但是,这并不表示计划经济国家就不会出现生产失衡,由于本身薄弱的工业化底子和险恶的外交环境,几乎所有的计划经济国家都会选择不遗余力的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产业,导致其它产业的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短期内不会显露出剧烈的社会经济问题,但是长期积累后却会导致不亚于资本主义泡沫经济的畸形发展。80年代后,苏联的装甲车辆数以万计,街头的民众却不得不在贩卖面包和牛肉的商店前排起长队。这种情况,和29年大萧条时的美国街头是不是也有一点异曲同工的味道?

『玖』 我国到底有没有经济法

我国的经济法尚未法典化,即没有一部称为《经济法》的专门法律。只是按照法律类别的划分,将所有属于经济法一类的法律、法规合起来称为经济法。

热点内容
怼法官死刑 发布:2025-08-16 00:11:40 浏览:430
古代法治诗词 发布:2025-08-16 00:08:03 浏览:140
仓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6 00:06:48 浏览:335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名词解释 发布:2025-08-16 00:06:46 浏览:159
劳动法规定的哺乳时间 发布:2025-08-15 23:59:50 浏览:736
赵孟道德经pdf 发布:2025-08-15 23:59:48 浏览:90
司法部升级 发布:2025-08-15 23:52:06 浏览:633
全法官回避 发布:2025-08-15 23:47:04 浏览:853
政府法律顾问服务的难点 发布:2025-08-15 23:42:34 浏览:232
借条和借据哪个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5 23:38:43 浏览: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