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最后的悬案
❶ 历史悬案有哪些
1、开膛手杰克(1888)
一八八八年八月七日,英国伦敦东区(East End)爆发了白教堂(Whitechapel)血案,一名妓女惨遭利刃割破喉咙,全身刀伤共三十九处而亡。此后两个月内,东区继续发生多起同样以妓女为杀害对象、手法同样残暴的连续凶杀案,造成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不安,伦敦苏格兰警场(Scotland Yard)大为震撼。
当时的伦敦东区其实是个龙蛇混杂,贫民、恶徒及娼妓聚居之处,治安状况不佳日久,伦敦警方也因对这一连串的的谋杀案毫无头绪而饱受指责。
案件急转直下的关键出现在同年的九月底,当时一家报社接到一封署名『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的来信,内容以红墨水书写,信中明白表示自己是白教堂以降的连续谋杀案真凶,信末并且盖上指印。十月初收到第二次来信,从信中非下层社会的用词研判,显为同一人所为,并充满挑衅意味。
于是,经由媒体的大肆披露,开膛手杰克成为全英国人恐惧的神秘潜伏者。在布满浓雾的伦敦,隐藏着一个神出鬼没、嗜血成性的杀人魔。
开膛手杰克的杀人行动并未停止,接着又犯下惨绝人寰的最后一案--玛丽.凯里(Mary Kelly)命案。玛丽.凯里在十一月九日被房东发现遭分尸横死于租屋房内,不仅被剖腹取出子宫,凶手还割下她的耳朵与鼻子,切除她的乳房,并将这些器官排列成人脸的模样。
警方研判,玛丽在死亡前惨遭长达三小时以上的虐杀。然而,就在警方认为开膛手杰克将进行更残暴、规模更大的凶杀计划时,杰克的行动断然中止,自此永远消声匿迹,徒留世人不曾停息的猜疑。然而最统一的说法就是 杰克是个医生。
2、新奥尔良的斧头杀人魔(1918—1919)
这可能是个白人,他对义大利人开的杂货铺似乎特别仇视。他至少杀害了8个义大利杂货商。他总是在夜晚先撬开门,然后又用斧头将裏面睡觉的人砍死。但是这样的谋杀到了1919年的10月就完全停止了——也许因为这个带斧头的人死了——他的谋杀动机究竟是什麼无人知道,但显然不是为了钱财。
3、月光下的谋杀者(1946)
这一事件被收进《谋杀网络全书》,书上称这个谋杀者是“性虐待狂”,但似乎并无证据可以说明这一点。1946年上半年,在阿肯色的一些小镇裏共有3个男人和2个女人被杀,他们都是在满月的那天晚上被谋杀的。在最后一次谋杀事件的几天后,一个很有嫌疑的人自己趴在铁轨上,自杀身亡了。
4、克利夫兰的“无头”谋杀者(1933—1937)
这一定是个很有力气的家夥。他每次行动都要同时杀死两个人,然后将他们的尸体剁碎,混合在一块,只是拿走了他们的脑袋!这样相同的谋杀在1937年突然停止了,很可能凶手自愿地住进了精神病院。(那位著名的警长艾利奥特•内斯负责侦察这件案子。)据分析,这个谋杀者可能住在一个平静街区的房子裏,他肯定有一辆汽车,但非常可能没有妻小——或者是个同性恋者。
5、莉齐•鲍顿(1892)
有很多人相信是莉齐进行了这次谋杀,虽然她始终没有承认,陪审团也得出了她无罪的结论。莉齐•鲍顿是一个32岁的老姑娘,她被指控用刀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继母。虽然她最后无罪获释,但人们知道,她对继母一直怀恨在心,而在谋杀发生的前一天,她曾预言了将要发生的事。
6、布赖顿的卡车女尸谋杀案(1934)
这也是最神秘的谋杀案之一,本来它是应该能侦破的,但直到今日却还依然是个谜。在1934年的6月17日,布赖顿火车站旁停著的一辆卡车裏飘出阵阵气味,引起人们的怀疑。警方在裏面发现了一具女尸,20多岁,从衣著打扮看显然是个上流社会的姑娘,而且还有3个月的身孕。尽管全英国的警察都尽了力,但是这个死者的身份始终都没能得到证实。她的身上还涂著橄榄油,是为了防止出血而涂的,看来谋杀者是一个懂医的人。有证据显示这辆卡车曾经过伦敦桥。警方调查了很多年,但既没有发现谋杀者的线索,也没能查清死者的身份,虽然他们双方可能都属於“有闲阶级”。而弄不清死者的身份似乎更是一件令人气馁的事情。后来,人们将这一案件形容为“完美的谋杀”。
7、缺页疑案(1947)
1947年1月发生在洛杉矶的案件,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很有趣的。这次谋杀非常残忍——尸体从腰部被切成两段,被害的姑娘(伊丽莎白•肖特)活著时曾被倒挂著,受了百般淩辱。警察始终未能找到凶手。事实上,凶手在事后将死者的一本通讯录寄给了警察局,警方调查了上面的每一个人,但毫无结果。最后,警方发现通讯录中有一页已被人撕去了。
8、华莱士案件(1931)
朱莉娅•华莱士被谋杀一案,读起来很像一个侦探故事。这天,华莱士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说是国际象棋俱乐部打来的,要他按某个地址去拜访某个人。华莱士先生走后,他的妻子就在家裏被人残酷地杀害了,而谋杀动机却无法判断。华莱士所去的那个地方是个假地址。华莱士也受到了审讯,但伦敦的法院裁定他无罪。现在一些研究谋杀案的专家相信,谋杀华莱士夫人的人还活在世上,很可能依然住在伦敦。
9、墨尔本的神秘案件(1953)
1953年9月12日,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14岁的姑娘雪莉•科林斯应邀去参加她的第一个成人晚会。邀请她的那个男孩和她约好晚上8时在裏奇蒙车站见面,那裏离墨尔本不远。但她没到那裏。第二天早晨,有人在离墨尔本40英里的地方发现了她全裸的尸体。她是被人用啤酒瓶砸死的,虽然她衣服的碎普遍地都是,但是并没有受到强奸的痕迹。这一案件的神秘之处在於:当母亲晚上7时将她送到汽车站直到第二天早晨发现她尸体的10个小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麼事?因为她是个文静腼腆的姑娘,决不会跟随一个陌生人离开。而在另一方面,当她和母亲告别前,曾经说过自己要去西裏奇蒙车站见男朋友罗恩。而西裏奇蒙车站和裏奇蒙车站完全是两处地方,因此她有可能走错了地方。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要问,既然没有等到男朋友,她为什麼不赶紧坐车回来呢?
10、泰晤士河裸体女尸案(1959—1965)
报纸将作案者称作“剥去尸体衣服的杰克”这一案件是1959年6月到1965年2月在伦敦发生的,死者全都是妓女,而且都是被扼住颈项窒息而死。持续不断地有人猜测说凶手是一个很出名的拳击手弗雷德•米尔斯,他也恰恰是在谋杀中止后不久死去的。谋杀者显然是单独行动的,他驾驶著一辆大篷车,在伦敦市区兜来兜去。在其中一个案件中,警方曾追踪到曾经放置过尸体的地方——在伦敦工业区的一个仓库裏——但线索到此就中断了。负责这一案件的警长名叫约翰•罗斯,他深信凶手在最后一次谋杀后已自杀身亡。他还曾暗示说,已经弄清了凶手的身份,但这一案件终究未能大白於天下。
❷ 法律大神急求 求一个易混淆案例 感觉可以用适用民法也可以适用XXX法 最后民法解决的
一说到情理与法,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两者的冲突,即人们常说的“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强化戏剧效果和戏剧冲突,往往使得这种冲突或者说对立显得尤其突出,不可否认,情理与法理之间的确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法律适用中应当以法律为依据,而法理一般低于情理的要求,因而“合法而不合情理”有其一定的正当性,但应当说明的是,影视作品中这种与法对立的“情理”不是真正的“情理”,这种“情理”被理解成了一种人们的感情认识,真正的情理,即人情事理,是指人的常情和事情的一般道理,当然,它还有更高一层意思,那指的是道德伦理,是社会公认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理就是人伦”。
情理以道德伦理为基本内涵,而道德伦理往往是法律的基础,特别是在民事法律中,这种体现更为直接或密切,甚至可以说,情理往往代表着法的价值取向,比如,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它是道德伦理的直接法律化的产物,它被称为帝王条款,是法的最高基本原则;又如公序良俗原则(即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的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则更是直接体现着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
情理作为人之常情和事物的常理是一种现实的既有状态,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理构成法律运作的实际环境与情况,因而在法律适用中情理必然成为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它甚至直接影响到对事实的认定和处理。也正因为如此,法律的适用特别是法律的推理要以情理为基础,要将情理与法律的价值统一起来,从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而如果不考虑情理,就会导致认定事实的不便或导致案件的处理虽然合法而不合实际生活的要求,难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比如前些年曾出现过的因一个装修工人在所装修的房屋内自杀,从而导致房主要求装修公司将该房购买,而由其另外购置新房的案例,如果仅从法律上看,该房装修工人在房内自杀,并未对房屋的居住使用功能造成任何损害,因而房主的要求理应驳回,但是通过电视台采访公众,公众却一致认为房屋损失相当明显,房主请求合理。
那么,除了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一个原因外,在法律适用中考虑情理,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可以通过推定而认定案件事实,从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并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而这种证据的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案件法律后果的不同,但是由于案件发生的客观不可再现性及偶然性、复杂多样性,许多案件如果不考虑情理,片面的追求证据的客观充分,将会导致许多案件事实无法查清或大大加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因此,在具体案件中,依据各种间接证据,其它已知事实,借助经验法则、逻辑规则、法律规定对案件事实进行推定,显得格外重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亦规定,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法则能够推定出另一事实的,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比如,两个人发生纠纷,甲被乙打了一巴掌,甲到法院诉称其背部大面积脱皮系被乙一巴掌打伤所致,要求乙赔偿损失,已知当日系夏天、天晴,甲当日未穿上衣在太阳下晒了几个小时,且甲平时很少晒太阳,而乙主张甲的损失非打所致而是太阳灼伤所致的理由就不需证明,因为根据本案已知事实和一般生活经验,打一巴掌不会造成甲的脱皮,而阳光灼伤可导致,故甲的那种损失显然系太阳灼伤。而如果不考虑情理,非要乙举证证明(对甲的伤进行法医鉴定),则一方面显然加重乙的负担,也是对诉讼资源的浪费。当然,由于对事实的认定系推定,故法律也允许对方当事人提交相反的证据以推翻这种推定。
其二,正确考虑情理也有利于正确的理解和适用法律。比如,甲房地产公司卖给乙一间二楼房子,可该栋楼房没有上楼的楼梯,乙起诉甲公司要求补充修建,甲公司则辩称其与乙的合同中并未约定有楼梯,因而其未违约,不应当再修建。如果不考虑情理,乙公司的辩解也是事实,其与甲的合同中确实没有约定提供楼梯,那么乙公司的主张成立了?很显然,这种主张不成立,因为基于社会经验判断,该栋房屋应当有楼梯,这是人人共知的事实,这无需在合同中约定,如果不考虑情理,机械的适用法律,必然导致适用法律错误。
当然,考虑情理也不是无原则的,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情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因而法律所考虑的情理应当是确定的情理,即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稳定性强,体现一定的规律性的情理,它能够反映人们对生活现象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否则,如果扩大化的理解情理,就会丧失判断标准,从而导致认定事实错误或者扰乱审判思路。其次,情理应当在法律的适用前提下和范围内去理解,即不能脱离法律去适用情理,换句话说即情理必须在法律的界限内去适用。
只有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时,正确考虑情理,才能使法律适用的结果正确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从而真正实现法律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诉求。
❸ 喜欢看法制节目女生,特别是那些悬疑案,经常看《今日说法》,《社会与法》之类的,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应该是做事成熟冷静,果断,不喜欢拖泥带水,不会优柔寡断的人,给人太理智的感觉,有点像女强人,不过如果是在感情上,偶尔弱一点也没关系的。
❹ 人类历史八大刺杀悬案是什么
1、布鲁特斯(刺杀恺撒)
2、芬妮·卡普兰(刺杀列宁)
3、伊加尔·阿米尔(刺杀拉宾)
4、詹姆斯·厄尔·雷伊(刺杀马丁·路德·金)
5、威尔克斯(刺杀林肯)
6、纳斯拉姆·古德斯(刺杀圣雄甘地)
7、马克·戴维·查普曼(刺杀约翰·列侬)
8、安重根(刺杀伊腾博文)
1、布鲁特斯(刺杀恺撒)
布鲁特斯是罗马一个并不出名的政客的儿子。他的母亲还是恺撒众多情妇中的一个。所以有一些证据甚至能够证明也许恺撒才是他真正的父亲。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布鲁图斯出生的时候,恺撒才15岁。
在布鲁图斯年轻的时候他的叔叔卡儿皮收养了他。在罗马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卡图在塞浦路斯做总督的时期,布鲁特斯开始了他的政途,他成为了卡图的助手。在这段时期里他靠发放高利贷迅速地成为了显贵。他在初次进入了参议院以后,便加入了保守派反对当时由恺撒、庞贝、克拉苏三人执政的元老院。他非常痛恨庞贝,因为庞贝在公元前77年暗杀了他的父亲。
但是在公元前49年爆发的庞贝与恺撒的罗马内战中,布鲁特斯作为保守派的代表投靠了他的老仇敌庞贝。在希腊境内的法塞拉斯大战中庞贝惨败,之后布鲁特斯便写信致歉于恺撒,并很快得到了原谅。恺撒又在这以后将他召入了自己的阵营。
凯撒十分喜欢布鲁图斯,并且尊重他的意见。但是布鲁特斯和其他一些参议员一样并不满足于罗马共和国的现状,因为凯撒当时已经是一个独裁者。于是布鲁特斯与他的表兄和一些其他人开始联合在一起密谋对付凯撒。公元前44年,在布鲁图斯的策划下,一群参议员(其中包括布鲁特斯)将恺撒刺杀于庞贝城剧院的台阶上。凯撒这位著名的独裁者死前最后的遗言,还在感叹为什么是布鲁特斯杀了他,恺撒对待他像对待儿子一样,而且也许布鲁特斯就是他的儿子。
但当时人民爱戴死去的恺撒。于是新首领安托尼乌斯决定利用这个局势。布鲁图斯等人因此被带上了叛国的罪名。他们不得不逃亡东方。
在雅典,布鲁特斯筹集资金征募士兵组建罗马军团。公元前42年春天,布鲁特斯的军队打回了罗马。根据希腊历史学家的说法,战斗时布鲁特斯因为每日梦见恺撒而倍受恶梦折磨,而且也有一些预兆显示布鲁特斯将会在这次战争中失败,所以布鲁特斯军队的士气十分地低下。布鲁图斯最终战败,在留下了他最后的名言:“我要逃,是的,不过这次不是用脚而是用手。”后,他自杀了。
2、芬妮·卡普兰(刺杀列宁)
卡普兰的全名是芬妮·耶菲莫芙娜·卡普兰,1890年出生在乌克兰沃伦省一个犹太人家庭。
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卡普兰开始接近无政府主义者,并开始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她在革命者圈子里活动的时候用“多拉”的化名。卡普兰第一次参加暗杀活动是1906年,那年她16岁。那次,她策划组织参加对基辅行政长官的暗杀,但是没有成功,她被捕了。基辅当局军事法庭判处她终生苦役。因此,年纪轻轻的卡普兰很早就开始品尝铁窗生涯的沉重和痛苦。
在监狱中,卡普兰结识了俄国著名的右翼社会革命党活动家玛利亚·斯别里多诺瓦娅,卡普兰的政治思想开始从无政府主义转向社会革命党人的观点。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她被大赦,获释出监,当时她27岁。就在那一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社会革命党的政治主张和布尔什维克尖锐对立,卡普兰对列宁,自也是恨之入骨。
1918年8月30日,位于莫斯科扎莫斯科列茨基区的米海尔松工厂举行工人集会,苏维埃政权的领袖列宁在会上发表讲演。会后,就在这家工厂的大门口列宁遇刺,杀手卡普兰将三颗子弹射进了列宁的身体!
卡普兰行凶后,在厂区之外的谢尔普霍夫大街被拘捕。
卡普兰在被逮捕后三天遭枪决。行刑的现场就在克里姆林宫内。卡普兰死后,她的尸体没有掩埋,而是被塞进一个铁桶里浇上汽油焚烧了。
最近有历史学家指出,卡普兰在16岁被判苦役后,几乎完全失明,虽经治疗,视力依旧没有恢复。她是否真的就是刺杀列宁的枪手很值得商榷。
也许,列宁遇刺事件,还有其他内幕和隐情。
3、伊加尔·阿米尔(刺杀拉宾)
伊加尔·阿米尔犯下刺杀拉宾的罪行时只有25岁。他的父亲是犹太法律学家,母亲是幼儿园的老师。在外人眼里,他从小就养成了知礼、守法的好习惯。
但是,阿米尔成人后,成为一个极端的犹太复国主义分子,他上的学校也是一所犹太教会大学。因此,他不希望听到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在这块土地上可以和平共处的说法,对巴勒斯坦极端分子不时挑起的恐怖行动,他也深恶痛绝。他认为,万恶的根源就在于拉宾总理与巴勒斯坦人议和。
伊加勒·阿米尔在极右翼当中很有名气,惟有以色列保安部门对他一无所知。他是“埃雅尔”恐怖组织的小头目,幕后指挥他的是一个24岁的疯狂分子,名叫阿维沙·拉维夫。
1993年8月拉宾和阿拉法特签署《奥斯陆协议》,这使以色列右翼分子对他极端仇视。“埃雅尔”从那时起就准备暗杀拉宾。
拉宾住处虽然没有警卫,但阿米尔兄弟及其同伙侦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夹道和拐角,寻找通向房顶的门径,察看过能击中拉宾的各个方位。为了搜集资料,他们买了有关政治暗杀的各种书籍,关于刺杀肯尼迪总统的书就摆在他们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
从那时起到1995年11月4日拉宾遇刺,这位以色列前总理有8次出现在凶手的射击点上。但每次刺杀的图谋,都因种种原因失败。
最后,“埃雅尔”决定还是派一个神风杀手进行贴身攻击。而这个神风杀手,正是阿米尔。
1995年11月4日,阿米尔终于乘拉宾在发表讲话之际,将罪恶的子弹射入了他的体内。拉宾在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逝世。而阿米尔也当场被以色列安全部门“辛贝特”逮捕。
在审讯过程中,伊加勒一口咬定,是上帝命令他干的,完全是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但是,“辛贝特”最后还是将凶手的哥哥哈盖·阿米尔及其他十多个刺杀拉宾的同谋逮捕。
伊加尔·阿米尔被判处终身监禁,如今仍在监狱中服刑。前不久,据以色列媒体透露,阿米尔已经通过电话,同他的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女崇拜者结婚。
4、詹姆斯·厄尔·雷伊(刺杀马丁·路德·金)
谋杀美国著名黑人人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的,并非一个狂热的白人种族主义分子,而是一个傻瓜。他名叫詹姆斯·厄尔·雷伊。
来自雷伊的父亲的讲述证明,少年雷伊是个十足的老实笨拙的男孩,学习成绩一塌糊涂。青年时期的雷伊依然是个智力不开窍的老实鬼,被送到德国服兵役,因为智商太低,军方以“不适合服役”的理由把雷伊提前赶回来。
他还是警察局的常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雷伊曾经失学。他如那些家庭背景不好的失学儿童一样,毫无例外地早早浪迹“江湖”,落街为寇。但笨拙的他每次行动,都几乎在毫无收获的情况下被警方逮个正着。最经典的一次,他对一位女士实施抢劫,没料该女士拒绝把钱交给他,争夺中他意外地被女士推出窗户外摔伤,只有躺在那儿等警察来抓拿他了。
就是这么一个天生笨头笨脑的人物,在1976年1月的某天,躲藏在马丁·路德·金下榻的洛兰饭店对面的汽车旅店里,在马丁现身阳台一瞬间突然射出一发准确的子弹,杀害了他。
遭到逮捕后,詹姆斯·雷伊被判徒刑,并在狱中服刑。但他笨头笨脑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他曾几次想越狱,但他不像其他越狱的人拼命往外冲,而是把自己藏身在监狱里,不让别人发现。有次他藏身在天花板上很多天,正当大家都以为他真的逃出去了之时,他在天花板上饿得实在不行,只好扯动警报,让人家救他下来。而如果他不作越狱企图,说不定他早就可以保释出狱了。他因此在狱友中博得一个“最笨拙越狱者”的雅号。
1998年,年逾70、身患肝癌的雷伊去逝。有关是不是他杀死马丁·路德·金的争论也起。
因为,在雷伊弥留之际,马丁·路德·金的儿子问这个“仇人”:“我要问你一个问题:“是你杀了我父亲吗?”雷伊答:“没有,我没有杀你父亲……”此外,最让人迷惑的是,雷伊国民编号册中所留的指纹一开始就是假的。
5、威尔克斯(刺杀林肯)
威尔克斯全名约翰·威尔克斯·布斯,1838年5月10日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他父亲是一个成功的演员,他自己也是一个英俊倜傥、非常成功的演员,是当时许多美国女演员追求的对象。曾经有一个女演员深深地爱上了他,但当她知道威尔克斯并无意娶她时,就用刀划破了威尔克斯的脸。
在李将军于1865年4月9日投降之后,南北战争结束。同情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威尔克斯此后几天猛灌白兰地,借酒消愁。住在华盛顿的他在4月14日听说,林肯当晚要到福特剧院看戏,临时起意要去刺杀总统。
晚上10点之后,26岁的威尔克斯进入林肯的包厢,朝总统的后脑举枪就射。他接着纵身跃到12英尺下的舞台上,高喊:“这就是暴君的下场!南方的大仇已报!”他跳下来的时候,跌断了左腿。
威尔克斯逃出华盛顿市,和同伙赫罗尔德彻夜南遁,进入了马里兰州。
4月26日凌晨,两个逃犯越过波多马克河,终于被军队发现了。士兵们围住了威尔克斯和赫罗尔德睡觉的仓房。
赫罗尔德投降了,但威尔克斯打算作最后一拼。
在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军队开始火烧仓房。人们在火光中听到一声枪响。当兵的把威尔克斯从仓房里拖出来,发现他脖子上有一处枪伤,打断了颈椎。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威尔克斯其实是自己开枪自杀的。这个谋杀犯在临死前说:“告诉妈妈,告诉妈妈,我是为祖国而死。”还说:“没有用,没有用。”
此后一直有人传说,落入军队手中的其实是别人,威尔克斯还活着。传说有人在欧洲和印度看见过他。还有人说,威尔克斯一直在德克萨斯和墨西哥游荡,随后于1903年在俄克拉何马的埃尼德市自杀。
6、纳斯拉姆·古德斯(刺杀圣雄甘地)
纳斯拉姆·古德斯是刺杀圣雄甘地的凶手。他的祖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印度上层知识份子,父亲是一个邮局工作人员,他母亲嫁给他父亲时只有10岁。
古德斯出生于1910年5月19日,是一个右翼印度上层人物。上世纪30年代,一个名为“人民支援部队”的宗教极端组织在印度兴起,并在古德斯所在学校地区有了分部。古德斯加入这一组织,并成为该组织在他所在大学分支的领导人。当时圣雄甘地的“消极不合作运动(就是以绝食等消极抵抗的方式向英国殖民主义者进行抗议)”在印度大地兴起,古德斯就参与领导了前几次的“消极不合作运动”。
但之后,古德斯强烈反对将南亚次大陆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对圣雄甘地调和印度教与穆斯林教之间矛盾的作法也极为不满,认为甘地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出卖印度教。
1948年1月13日,印度政府迫于印度教极端分子的压力,决定停止支付根据和约,应当提供给巴基斯坦的5.5亿卢比资金。甘地因此绝食抗议。甘地的绝食使印度政府立刻又开始履行合同。这使古德斯对圣雄甘地恨到了极点,从而动手杀害这位印度历史上的伟人。
他写的有关自己主张的书籍被印度政府长期禁止出版。在刺杀了圣雄甘地之后,他被审判并且遭处决。与他有联系的右翼组织“人民志愿部队”也因此被政府取缔、查禁。而“人民志愿部队”从未对古德斯表示过同情,并拒绝承认他是他们中的一分子。
7、马克·戴维·查普曼(刺杀约翰·列侬)
马克·戴维·查普曼1955年5月10日出生于德克萨斯州的沃思堡,是父母戴维和查普曼的第一个孩子。父亲在空军供职,为一名技术军士,母亲从事护士工作。
小时候,从外表看上去,大人们都认为马克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的智商达到121,大大地超过了一般水平。他也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活泼天真,具有广泛的爱好,像火箭、飞碟,当然也包括甲壳虫乐队。
然而,马克的内心世界却是另外一种样子。他告诉精神科医生,自己一直生活在害怕父亲的恐惧之中。父亲常常殴打母亲。母亲深夜发出的痛苦的尖叫声有时把马克惊醒,使他毛骨悚然。他很想跑过去把父亲赶走,甚至想象自己能够弄到一把枪,把这个可恶的家伙枪毙掉。
长期压抑的情绪使马克产生了妄想。他说:当时总是幻想自己当上了“国王”,簇拥着自己的都是个子矮小的“国民”;他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每天都在报纸上露面;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所有的人都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无可挑剔;在要款待“国民”时,他总是为他们举办音乐会或者播放唱片;他和他的“国民”最喜欢的乐队,就是甲壳虫……
马克14岁时,进入迪凯特中学念书。他像换了一个人似地,开始吸大麻和海洛因等毒品,把头发留得长长的。马克与父母作对,和学校对抗,常常逃学,深更半夜在外面与“朋友”吸毒,曾经被警察抓过……
成年后,马克曾经被送往黎巴嫩参加慈善事业,但不幸卷入当地的内战。后来又前往越南难民营工作。痛苦的生活使他对人世并不留恋,他曾经将夏威夷视为自己理想中的天国,带上全部的积蓄前往那里,准备挥霍一番后自杀。但最终还是没有自杀的勇气。
1980年12月8日晚10:45分钟,他潜伏在约翰·列侬的公寓门口,向这位甲壳虫乐队著名歌手开了五枪。
开庭受审时,马克先是大呼小叫,跳上跳下,要求旁听者同他一起读一本自己所喜欢的书。但突然有一天,他找来了自己的律师,说他猛地意识到上帝要求他认罪。
最终,马克被判处20年徒刑。
在连续拒绝两次假释之后,马克目前仍然在莱克斯岛服刑。
8、安重根(刺杀伊腾博文)
安重根,旧韩末期的教育家、义兵长、义士。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安重根决心流亡海外,于是只身来到了上海。后来他认识到,只有通过在国内实施教育培养人才,才能高举独立思想的旗帜,于是第二年便回到国内。1906年,安重根在镇南清创办了三兴学校,并兼并了南浦的敦义学校,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管理中去。
1907年,安重根任国债补偿期成官署分部长,从这时起开始参加抗日运动。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满洲哈尔滨刺杀侵略元凶伊腾博文时被日军逮捕,他临危不惧的态度和慷慨激昂的陈辞令日本裁判官和检查官也为之叹服。1910年3月26日上午10时,在旅顺监狱以身殉国。
韩国汉城龙山区孝昌公园内安葬着他的遗骨。另外,龙山区辖区内的南山山腰上还建有安重根铜像和纪念馆。
❺ 《十宗罪》最后那个‘119’碎尸案的凶手是谁啊,有知道的...
楼主是看到结局“凶手是。。”所以比较好奇吧,其实接着看下去就知道,下一个故事就会提到,特案组四人会说这个案子永远会成为悬案。
因为这是根据一起真实的案件改编的。真正现实中的119碎尸案,也未侦破。所以,没有人知道凶手。但是,已经有了各种猜测,网上很多网友对此案都有见解推理,也有人怀疑过网友就在其中,不过目前,凶手仍未有人知。猜测不了了之的原因是凶手是军人,而且还是由于婚外恋。
网络小说名人蜘蛛在他的作品《十宗罪》中,引用了南大碎尸案的典故,但最终的结果也和现实中一样没有结论。
关于网友对于《十宗罪》电视剧中“119碎尸案的”凶手的解析:
包斩说,我想起没有侦破的蓝京119碎尸案,最后也留下了一个七字之谜,这些天来,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我们分析认为,凶手在杀害刁爱青之前,强迫她写下凶手说的话。刁爱青在做笔录的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凶多吉少,所以空出七个字,留下线索。
这七个字,开、五、是、表、人、和、吊。我一直试图破译出来,还研究了莫尔斯密码,也请教过数学家。当时的危险处境,她只能选择最简单的加密方法,以字体的笔画作为密匙,但这样出现的组合也非常多。“开”字4个笔画,“五”字也有4个笔画,应该是对应“凶手”二字,按照这个破译方向,有这么几种组合:
1、凶手是×人和×
2、凶手是×儿和×
3、凶手是×刀和×
梁教授提示说,还有一种可能,我们看到的笔记是残缺不全的,如果少了一页呢。包斩低下头思考了一会,猛的抬起头,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凶手是驼儿和军……最后一个字“吊”是6笔画,6笔画的字共有587个,目击者最后看见刁爱青的地点是青岛路,还有一处较远的抛尸地点在蓝京汤山附近,当地人都知道这两个地方驻扎着……
白景玉打断包斩的话,说道,蓝京警方报告称那个驼子出车祸死了,司机逃逸。画龙说,汤山那地方,有个戒备森严的神秘大楼,非常古老,据说刚解放时,有人发现该楼有一个大型地下室,当地人用探照灯从通气口吊下,但漆黑照不着底。
再用篮子吊一只小狗下去,结果绳子放至百米长仍不能到底。正疑惑间,下面突然传来小狗的惨叫,收上绳子后发现狗已死亡……这栋大楼被称为“恶魔之窟”,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现在那个地方也是禁区,普通人无法进入。我随首长去过一次,楼前的两排松树阴森森的,奇怪的是树枝都向着大楼的方向生长。
整个大楼为三层设计,主要是从军事角度建筑的,据说大楼的所有建筑料材全部从美国空运。大门右侧地面有一处火烧的痕迹,被传为“人形烧痕”,不管怎样洗刷都洗不掉,大楼下有个庞大而神秘的地下室,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外人不得而知。
我当时进入大楼,发现整栋大楼里都暗藏着某种机关,如果没人带路,就会迷失方向。房间的门,非常低矮,门侧安装有暗格。我的手机在那也没有信号,处于被屏蔽的状态。底层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通道口用铁丝网封了起来。走近看,下面漆黑一片,不知道通往哪里。
苏眉说:有些地方,公安人员也无权进入;梁教授说:他们有自己的侦查和审判机构。
白景玉打断大家的讨论,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说:这个案子以后别再说了。大家开始沉默,刁爱青案,也许成了一个谜,永远也无法解开。
(5)社会与法最后的悬案扩展阅读
《十宗罪》作者简介:蜘蛛,原名王黎伟,1978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出版有《十宗罪1-5》系列、《秦书》、《罪全书》、《备忘录》等。《十宗罪》系列、《秦书》和《罪全书》繁体图书在港台出版发行。《十宗罪》系列被翻译成外语,目前有泰国版[4]和越南版。《十宗罪》网剧已于2016年7月27日播出。
这本书写了一些什么样的人呢:
写的是:警察、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
从上帝的角度来说,这些人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夫妻、儿女。
我要将他们拢入怀中,如同簇拥的仙人球收拢花苞,然后将手中的黑暗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使用血迹斑斑的语言和锈迹斑斑的文字,从被人遗忘的天天踩着的铺路石下汲取营养,来完成这部将在地狱和天堂同时畅销的书。
对于黑暗的探索,我从未放弃。为了学习飞翔,我拜鱼为师。我写作的时候,头顶没有太阳,所以我坐在黑暗之中,点燃了自己。借着这点卑微之光,走进地狱深处。正如我在《罪全书》的序言里所说的那样:尝尝天堂里的苹果有什么了不起,我要尝尝地狱里的苹果。
黑暗里有黑色的火焰,只有目光敏锐的人才可以捕捉到。有时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看不见社会底层最悲惨的世界。
罪行的描述是为了表达人性,而不是哗众取宠。
多少个无眠的夜晚,一个巨人,站在街头,牵着木马,等待开花。
我写作,我就是上帝,我赦免一切人,一切罪。
本书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个恐怖变态的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出于善意的提醒,胆小者勿看,未成年者勿看,心脏病患者勿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
极度扭曲的罪案案犯: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者、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
诡异绝顶的十大凶案:地窖囚奴、雨夜幽灵、人皮草人、色狼传说、精神病院、肢体雪人……
❻ 世界十大未解悬案都是什么
1、萨默顿海滩
这起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未决案件涉及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他于1948年12月1日上午在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萨默顿海滩被发现死亡。
尽管世界各地的许多机构和政府尽了最大努力,但这名男子从未被认出,唯一的线索是他口袋里的一张废纸,上面写着鲁拜亚特最后一页的两个字:“Taman shud”,意思是“结束”。
2、库珀劫机事件
1971年11月24日,库珀劫持了美国西北东方航空公司从俄勒冈州波特兰飞往华盛顿西雅图的305航班,并在西雅图机场索要20万美元赎金。
他要求飞行员飞回俄勒冈州,途中打开后门并跳伞了,身上绑着21磅20美元的钞票。除了几年后在哥伦比亚河发现的5580美元外,他和这些钱都没有被找到,这是美国航空史上唯一未解决的劫机事件。
3、乔本特·拉姆齐
科罗拉多州一位六岁选美皇后在1996年圣诞节前后在她家地下室被发现被棍棒打死。家庭与警方和地方检察官之间的冲突助长了媒体的狂热,而公众的猜测主要集中在她的父母约翰和帕齐·拉姆齐身上。
他们多年来一直在媒体上为自己的清白辩护,并要求为女儿伸张正义,直到2008年他们通过新发现的DNA证据被排除在外。然而,真正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仍然是个谜。
4、沙利什海脚下之谜
当几只独立的鞋子被冲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Salish海的海岸时,一些官员认为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可能来自于划船事故或飞机失事的受害者。各种猜测从自杀到海啸受害者都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官方的结论。
5、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
你喜欢间谍故事,这肯定会吸引你的。前俄罗斯联邦安全官员、联邦安全局和克格勃的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联合王国获得政治庇护。
然而,在2006年11月1日,他成为第一个中毒的人。几天后,他去世了,尽管没有人被起诉,但对谁会犯下如此残忍的谋杀的猜测变得猖獗起来。这一谜团只会助长对使用生物和化学武器的恐惧和大规模的歇斯底里。
6、约翰·米德尔顿·克莱顿谋杀案
1889年1月29日,约翰·米德尔顿·克莱顿在阿肯色州平克顿发生臭名昭著的谋杀案,当时他正在争夺国会席位。他在他家门前被枪杀,尽管悬赏5000美元,平克顿侦探进行了调查,还有强烈的怀疑,但没有人受到指控或牵连。在他死后,众议院发现他的对手实际上犯下了选举舞弊。
7、铅面具箱
1966年8月17日,两名修理工米格尔·何塞·维亚纳和马诺埃尔·佩雷拉·达·克鲁兹离开了巴西坎波斯·多斯·戈斯塔塔兹。三天后,他们在文廷山被发现死亡。奇怪的是,这两个人都穿着相同的防渗西装,戴着没有防辐射孔的铅眼罩。
现场发现的是空水瓶、两条毛巾和笔记本,上面写着:“16:30在约定的地方,18:30吞下胶囊后效果保护金属等口罩信号。”这些东西没有提供任何线索,但是导致了更多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
8、加德纳博物馆
以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的名字命名的加德纳博物馆在1990年的圣帕特里克节经历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艺术盗窃。两名男子假扮警察,据称被派去调查某件东西,偷走了13幅画,估计价值3亿美元。
9、安德鲁和艾比·博登
1892年8月4日,丈夫安德鲁和妻子艾比·博登被谋杀一事吸引了媒体的注意,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在马萨诸塞州的法尔河过得很富裕,而且还因为被审判和无罪释放的嫌疑人是名叫利齐·博登的家庭成员。
安德鲁在沙发上打盹时,头上遭到了11次斧头的打击,而早在他去世一小时左右的艾比则遭受了18或19次的打击。关于财产、紧张的关系和食物中毒的猜测层出不穷。
10、黑大丽花
这是一个名叫伊丽莎白·肖特的22岁女明星的绰号,她是一起可怕的、广受关注的谋杀案的受害者。1947年1月15日,在加州洛杉矶的莱穆特公园,她的尸体被发现肢解,切成精确的切片,并排干了血。这一案件轰动洛杉矶,警方发现了许多嫌疑人,但始终没有定罪。
❼ 怎样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分析社会热点案件啊
1、法律方面:结合当前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得出该案件的处理结果及依据。
2、道德方面版:结合社会普遍道德观权念去分析该案件的社会影响是好是坏,聆听不同人群对案件的不同声音,分析案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7)社会与法最后的悬案扩展阅读
道德属于一般性规范,而法律属于强制性规范。所以我们在分析思考问题时,在一般情况下,既要符合道德标准,也要符合法律的意志。
但是当道德与法律相冲突时,我们只能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比如引产,如果站在道德的框架下,这属于非人性的;但如果站在法律的高度上,却又是符合的。这非人性的,却又是合法的,最后应以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来裁判。
以专业背景为基准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专业的知识名人,另一类是非法律专业的知识名人,并就他们对社会热点案件的评论模式做出分析。
❽ 世界未破悬案具体有哪些
世界古文明与历史悬案之谜
一夜消失的亚特兰蒂斯之谜
埃及狮身人面像之谜
胡夫金字塔秘道之谜
古埃及法老的咒语有多邪门?
特洛伊战争究竟是真是假?
庞贝城消失之谜
巴比伦消失之谜
中东玫瑰红——佩特拉的消失
科潘消失之谜
世界十大宝藏传奇之谜
古罗马远征安息的大军流落何处?
秦国军队称霸天下之谜
秦国军队消失之谜
项羽烧没烧秦皇陵?
尼雅王国神秘消失之谜
匈奴帝国消失之谜
谁是西天取经第一人?
契丹族为何集体失踪?
为何富裕的宋朝强盛不起来?
郑和为什么没有地理大发现?
利玛窦扎根中国之谜
中国人的人种之谜
世界政治军事悬案之谜
著名女间谍玛塔·哈丽为何被送上刑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电是谁破译的?
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演习
死亡双星之谜
挑起卢沟桥事变的日本兵的下场
二战中的色情宣传战
“东京玫瑰”之谜
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意图何在?
“纳粹女星”之谜
纳粹“死亡天使”的最后岁月
第三帝国宝藏之谜
托普里塞湖的纳粹黄金之谜
工作在爱因斯坦身边的“燕子”
前苏联“航天试验员”秘闻
前苏联核爆揭秘
新中国送给斯大林的生日礼物
名人伟人身后的悬案之谜
曹操为何至死不称帝?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成吉思汗猝死六盘山之谜
蒙古皇帝蒙哥死亡之谜
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
李自成下落难明
多尔衮叛逆案之谜
民族英雄郑成功猝死之谜
伊丽莎白女王为何终生未嫁?
莫扎特英年早逝之谜
谁是贝多芬永恒的爱人?
林肯被刺背后的隐秘
孙中山遗体到底葬在何处?
列宁的遗体是如何保存的?
斯大林死亡之谜
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在何处?
三岛由纪夫死亡之谜
阿拉法特死因之谜
奇异现象之谜
鼻孔进化之谜
金字塔能量之谜
“鬼屋”之谜
陆地上的“百慕大”之谜
鬼魂别墅之谜
本溪“怪坡”之谜
传说中的悬疑之谜
所罗门王的宝藏是偷来的?
法老图坦卡蒙死亡真相
谁放火烧毁了罗马城?
埃及艳后死亡之谜
屈原死亡之谜
曹操为何要杀华佗?
圣女贞德另有其人?
法国第一美人死亡之谜
马可·波罗是骗子吗?
芳香袭人的香妃之谜
历史上真实的茜茜公主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
俄罗斯人猿之谜
“都灵裹尸布”之谜
“色情皇后”诈死之谜
❾ 韩国三大悬案分别是什么
从人人上找的,我只是知道一个,原来看过《杀人回忆》
1、华城连环杀人案: 80年代中后期令韩国陷入一片恐慌的华城连环杀人案随着上诉时效终结,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杀人回忆”。
华城连环杀人案是从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华城市泰安一带发生的妇女强奸杀人案。在4年零7月内罪犯作案10次。截止到2日,第十起事件的上诉时效(15年)宣告终结。即使今后抓到罪犯,也不能判刑。警方只抓到了与连环杀人案无关的第八起事件(1988年9月)的罪犯。
第十起事件的受害者是权某(69岁,女)。1991年4月3日下午9时左右,在东滩面盘松里荒山上发现了遭到暴行的权某的尸体。当时,权某的脖子上缠着长统袜。此后,杀人案再也没有发生,罪犯仍是个谜。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都被勒死,行凶工具是长统袜、袜子等受害者的衣物。而且从受害女性的阴部发现了各种异物,令国民为之震惊。
根据前五起案件中收集到的凶手的精液、血液、毛发等,确定凶手的血型为B型。据距离第四起事件发生半个月前遭到性暴力后,勉强逃出来的受害者提供的口供,凶手的年龄大约在20多岁,身高165~170厘米,身材偏胖。对凶手的全部资料只有这些。国立科学调查研究所保留了当时在现场采收集的凶手的遗传因子。如果今后抓到嫌疑犯,就可以进行确认。警方说:“从残忍、紊乱的手法看,可能是犯罪时没有罪责感,反而享受杀人的‘精神病患者(psychopath)’所为。”
这起案件是有史以来警方动员人数最多的事件。警方先后投入了205万名警察,嫌疑犯和证人达到21280人。40116人接受了指纹鉴定。另有570人和180人分别接受了遗传基因(DNA)鉴定和毛发鉴定。调查记录装满了5个大塑料袋。警方和检察机关决定,与上诉时效终结一年后销毁所有记录的其他事件不同,永久保留该记录。这是考虑到事件的重大性和国民的关注程度,为了上诉时效结束后也能查明真相。该事件还成为迫使警方尽快引入科学调查方法的契机。在第八起事件中首次采用了毛发中子分析法。第九起和第十起案件委托日本对凶手的精液进行了DNA鉴定。DNA鉴定法正是从这时开始引入。
目前,华城警察署的暴力第三组接手该事件,收集线索。2003年上映后吸引500万名观众的影片《杀人回忆》证明人们仍很关心华城连环杀人案。
随着该事件的上诉时效终结日期的接近,再次掀起了延长重大犯罪的上诉时效的争议。
开放的我们党议员文炳浩在去年8月向国会递交了把杀人罪的上诉时效延长至20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法案目前搁置在在小委员会。
华城警察署署长崔元一说:“即使上诉时效结束,也要追查到底。一定要查明真相。所以暂时将保留专门调查组。”
其中朴海日演得是最后一个被怀疑的嫌疑人,一度被我怀疑成是真正的犯人,但是影片最后还是没有说谁是凶手。
2、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电影《那家伙的声音》是15年前轰动韩国的“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的真实案例为题材制作的。1991年1月29日,在首尔鸭欧亭被绑架的9岁小孩李炯浩,44天后在汉江边上他的尸体被发现。这起案件中罪犯用周密的计划摆脱了警察的搜捕,并用威胁电话沉痛的打击了李炯浩的父母。当时这起案件同“青蛙少年失踪案”和“华城连环杀人案”被称为是三大未破要案。所以当时警方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搜捕,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共累计投入了15万人力和10多万警力,但连罪犯的样子都没能查出,并在1月份很遗憾的诉讼期限也到了期。1992年SBS纪实节目《想知道真相》节目中导演朴镇彪作为副导演参与了“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的制作,当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他决心要把这件事情拍成电影,要让国人不要轻易忘记这件事情。
“怎么喝酒也感觉不到醉。杀死炯浩的那家伙一定还在哪里快活的活着,一想到这些我几乎要窒息。我还没有原谅那家伙,但怎么已经有人说被原谅了……”
——炯浩父亲
根据韩国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死刑犯的诉讼期限为15年,2006年1月“李炯浩被诱拐事件”诉讼期已满,这意味着人面兽心的罪犯即使是被抓到已经无法用法律来处罚他。但一夜间失去儿子的父母在心中已经留下了永远的痛,炯浩的父母怎能会原谅罪犯呢?电影《那家伙的声音》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最后发起的通缉令,除了商业电影本身,这部电影还加入了它的社会性。以感动剧情唤起人们对“诱拐儿童”和“诉讼时效”的理解,通过实际罪犯留下来的唯一线索,让全国民记住这件事情,通过全国民去解决这件事情是电影《那家伙的声音》的主要意图。
3、青蛙少年失踪案:青蛙少年是指1991年5名小学生去抓青蛙时失踪,过了11年6个月的2002年9月才发现他们的遗体的事件。
1991年3月26日,因为地方议会的议员选举30年来第一次举行,全市放假一天。最后一个目击证人说在卧龙山附近见过孩子们, 但到处都找不到他们。当时孩子的父母为了找孩子走遍全国, 也有不少以青蛙少年为主题的电影和歌曲,小学生们也展开了“寻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动。
当时的警方根据卢泰宇总统的特别指示,搜查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动员的警力据说31万8千之众,创单一事件动员警力最多之记录。社会团体发了7百多万张的传单,企业界也在商品包装上印刷了失踪少年的照片,悬赏达4200万元。
曾经甚至还有人说外星人绑架以及北朝鲜间谍诱拐还有用于疑难杂证实验品等等。但2002年失踪少年的遗骨却在卧龙山被发现, 死亡原因确定是他杀, 但目前为止并未抓到犯人。
韩国杀人案的诉讼时效为15年, 也就是说2006年3月25日就到期, 即使抓到犯人也无法惩处。
青蛙少年案的疑点:
一、文化日报称25日下午6时左右,有一位40多岁男人打电话过来说大邱卧龙山埋有青蛙少年,警察以打电话来的这一天正巧发现遗体,而且地点准备等关键点为由正在追查这个男人。
二、 警察发表死因为“迷路后冻死”,而少年的家人讲遗体发现处离村子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发现遗体的吴鹉根先生也说遗体上压着大石头,尸体是互相压着的,能看出分明是他杀。
三、 发现遗体现场的附近发现了多种子弹,警察认为有可能是当时附近军队的射击场上的子弹误伤孩子, 但军部极力反驳。
四、 几个孩子的衣服以独特的形态被系住,专家们都说这种系法是见所未见的一种。
五、 其中有四具尸体的头部有类似枪伤的洞,附近也发现弹头及弹皮,更加重他杀的可能性,但也有法医不认同此观点。
六、 现场并没有头发令人疑惑,很多人猜测发现处并非死亡现场。
七、 牙齿也少了很多,更加证实了遗体是被搬到此处的可能性。
❿ 最令人恶心的悬案:男子死在女厕便池内,结果如何
1989年2月28日,日本福岛县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发生了一起离奇的案件,当天,在此小学任职的女老师回到宿舍,准备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连接蹲便器下的管道内有一只鞋子,因为此卫生间仅女老师一人使用,之前也没有发现过鞋子之类的物品,女老师感到很诧异,但因管道口太小,看不清里面具体的情况,她便绕到屋子外面,打开了与此管道相通的U型排污池的另一边盖子。
女老师打开盖子后,发现管道内藏着两条人的腿,惊慌失措的她,赶紧叫来校长和教职工,校长及教职工到场后,对管道内喊话,却一直没有回应,此人也一动不动,担心出事的人立即报了警,警方到达现场后,尝试拽着此人的双腿,将他拉出来,但管道内过于狭窄,无论怎么拉都拉不出来,警方只能找来重型设备,挖开管道附近的土地,并且通过破坏管道的方式,将此人救出。
以上都是巧合吗?未必,我们来整理下上文分析出的东西看下:
1. 我们上文提到,死者有可能是裸露着上身,被凶手追赶。
2. 死者生前曾在女老师宿舍待过(死者于24日出门,26日死亡,这中间的某一个时间应该就是死者来到了女老师的宿舍,死者没有女老师宿舍的钥匙,也就是说是女老师在的情况下,让死者进入的),并且死者还曾在宿舍内弄丢了一只鞋,我们上文讨论过死者的另一只鞋子,出现在土坡的原因,这只鞋子出现在宿舍的原因也是大同小异。
所以,如果死者是裸露上身进入便池的情况下,整个案件可能的情况是:
死者与女老师的关系不一般。
死者24日离开家后,于25-26日的某一天,来到女老师宿舍,与女老师缠绵,被前来找女老师的男朋友W发现,W于是追打死者,死者裸露上身,只来得及穿上一只鞋,随手抓起自己的上衣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穿上上衣,W紧追不舍,在死者逃到土坡时,又跑掉了另一只鞋,死者赶忙往停车场方向跑,想开车逃跑,死者插上车钥匙,因为惊慌加上没有穿鞋,一直没法打着火,没法启动车子,此时W追了上来,死者只能被迫弃车逃离。
匆忙中,死者慌不择路,又往女老师宿舍的方向跑去,而后失足跌入了便池中,W赶到后,发现死者一头栽进便池,一动不动,以为他死了,W一下子清醒了,害怕被人发现,赶紧将死者的下半身全部塞进便池内,盖上盖子,而另一边的女老师,因为与死者的感情事暴露,趁W出门追死者的时候,也偷偷的跑了。W回屋来找女老师,但不见她,却发现了死者逃跑时掉落的鞋子,想到死者就在便池内,于是顺手将鞋子通过管道塞了进去,因为管道口较窄,塞了一半,就卡住了,而W也赶紧逃了。
跌落进便池的死者并没有死,只是晕过去了,但是因管道内狭窄,出现挤压,人卡在图示B处位置,死者只好挪动身体,让自己保持一个比较舒适的姿势,因为气温低的缘故,死者出现低温反应,达到身体极限时,发生“反常脱衣现象”,腿部蜷曲,上身赤裸,出现了最后呈现死状时的样子。
而女老师,26号以后躲在外面,一直不敢回宿舍,28号再次回来后,发现了尸体,这才报了警,但警方断定此起事件是由偷窥引发的意外事件,女老师便选择沉默,闭口不谈自己出轨的事实,其男朋友也可能早就躲到别处了。
以上只是根据现有资料进行的推测,不能进一步细化,所以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起交流讨论,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