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与经济法
❶ 企业发展的四个周期
出生、成长、成熟、衰退。
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出生期,注重生存管理。产品不应太复杂,产品关联性集中,以最快速度抢占市场,获得生存的权利。
成长期,注重安全管理。不应急于扩大产品组合,应集中于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巩固市场,避免巨大机会成本。
成熟期,注重企业的自我实现管理。成熟的企业,组织结构庞大,要优化企业流程,注意培养企业新的增长点,在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企业品牌的延续性和社会回报。
衰退期,注重创新发展。企业在经过成熟期之后,即停滞发展和膨胀并存,各种问题随之而来,企业应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经济、政治环境,对企业的发展重新定位,并打破旧的环境的束缚,重新焕发生机。
TCL的老板曾经讲过一个鹰的故事: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年龄可达70岁。但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困难而又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翱翔十分吃力。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的漫长蜕变。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不得翱翔。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鹰会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根地拔掉。5个月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才能重新开始翱翔,再度过以后的30年岁月!
❷ 我国目前各行业的生命周期、行业的竞争程度以及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是什么
由于所处行业不同,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行行业分析,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行业本身所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对行业影响的力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行业的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0�2
1、行业与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的运行呈现周期性特点,一个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由于不同行业对于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不同,其业绩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根据行业与经济周期变动关系,可将行业分为增长型行业、周期型行业和防守型行业。增长型行业的运动状态与经济活动总水平的
❸ 产品生命周期是怎么界定的
1、产品开发期
从开发产品的设想到产品制造成功的时期。此期间该产品销售额为零,公司投资不断增加。
2、引进期
新产品新上市,销售缓慢。由于引进产品的费用太高,初期通常利润偏低或为负数,但此时没有或只有极少的竞争者。
3、成长期
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已有相当知名度,销售快速增长,利润也显著增加。但由于市场及利润成长较快,容易吸引更多的竞争者。
4、成熟期
此时市场成长趋势减缓或饱和,产品已被大多数潜在购买者所接受,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下坡路。此时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为保持产品地位需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
5、衰退期
这期间产品销售量显著衰退,利润也大幅度滑落。优胜劣汰,市场竞争者也越来越多。
(3)企业生命周期与经济法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市场营销学定义的产品生命周期为:导入、成长、成熟、衰退。这个已经不能概括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就像人的生命周期也绝对不会是从出生着地到死亡的过程。我们把这个四个阶段定义为:产品市场生命周期。
随着PLM软件的兴起,产品生命周期开始包含需求收集、概念确定、产品设计、产品上市和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管理。近现代很多优秀的企业觉得上述两种生命周期并不能完全的概括产品生命周期。
优点
产品生命周期(PLC)提供了一套适用的营销规划观点。它将产品分成不同的策略时期,营销人员可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此外,产品生命周期只考虑销售和时间两个变数,简单易懂。
缺点
1、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起止点划分标准不易确认。
2、并非所有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都是标准的S型,还有很多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3、无法确定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到底适合单一产品项目层次还是一个产品集合层次。
4、该曲线只考虑销售和时间的关系,未涉及成本及价格等其它影响销售的变数。
❹ 行业经济周期有哪些,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分析
行业经济周期
增长型行业
增长型行业得运动状态与经济活动总水平得周期及其振幅无关.这些行业收入增长得速率相对于经济周期得变动来说,并未出现同步影响,因为它们主要依靠技术得进步、新产品推出及更优质得服务,从而使其经常呈现出增长形态
在过去得几十年内,计算机和复印机行业表现了这种形态.投资者对高增长得行业十分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对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说,提供了一种财富“套期保值”得手段.然而,这种行业增长得形态却使得投资者难以把握精确得购买时机,因为这些行业得股票价格不会随着经济周期得变化而变化
周期型行业
周期型行业得运动状态直接与经济周期相关.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这些行业会紧随其扩张;当经济衰退时,这些行业也相应衰落.产生这种现象得原因是,当经济上升时,对这些行业相关产品得购买相应增加.例如消费品业、耐用品制造业及其他需求得收入弹性较高得行业,就属于典型得周期性行业
防御型行业
还有一些行业被称为防御型行业.这些行业运动形态得存在是因为其产业得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并不受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得影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其投资便属于收入投资,而非资本利得投资.有时候,当经济衰退时,防御型行业或许会有实际增长.例如,食品业和公用事业属于防御型行业,因为需求得收入弹性较小,所以这些公司得收入相对稳定。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变化规律是以12年为周期的长程循环。它由4个不同阶段的小周期组成,每个小周期为3年。如果再往下分,一年12个月可分为4个微周期,每个微周期为3个月。
生命周期法认为,任何行业根据所表现的特征,可划分成下列四个阶段:孕育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在划分行业成熟程度时,一般考虑下列因素:增长率、增长潜力、产品线范围、竞争者数目、市场占有率分布状况、市场占有率的稳定性、顾客稳定性、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技术等。
确定一个经营单位的战略竞争地位需要一定的定性判断,这种判断一般基于这样的多项指标:如产品线宽度、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的变动以及技术的改变等。应用生命周期法,一个经营单位的战略竞争地位可划分成:主导地位。强劲地位、有利地位、可维持地位和软弱地位五种类型。
1、主导地位:能够控制竞争者的行为;具有较广的战略选择,且战略能独立于竞争者而做出。
2、强劲地位:能够遵循自己的战略和政策,而不会危及到长期的地位。
3、有利地位:可能具有~定的战略优势;有能够保持其长期地位的好机会。
4、可维持地位:具有证明其运营可继续存在的满意的经营绩效;通常以忍耐来抵御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有能够维持其长期地位的一般机会。
5、软弱地位:令人不满意的经营绩效,但有改进的可能;可能具备较好地位的特点,但有主要的弱点;短期内能够生存,但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则必须改进其地位。
以行业成熟度为横坐标,竞争地位为纵坐标,这样组成一个具有20单元的生命周期矩阵。按照咨询公司的建议,有四种战略选择,即发展类、选择类、抽资转向或恢复类放弃类。
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
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试图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找到能够与其特点相适应、并能不断促其发展延续的特定组织结构形式,使得企业可以从内部管理方面找到一个相对较优的模式来保持企业的发展能力,在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内充分发挥特色优势,进而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有两种主要的生命周期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相当机械的看待市场发展的观点(产品生命周期/行业生命周期);另外一种更富有挑战性,观察顾客需求是怎样随着时间演变而由不同的产品和技术来满足的(需求生命周期)。
产品/行业生命周期
产品/行业生命周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根据行业是否处于成长、成熟、衰退或其他状态来制定适当的战略。
这种方法假定,企业在生命周期中(发展、成长、成熟、衰退)每一阶段中的竞争状况是不同的。例如:发展——产品/服务由那些早期采纳者购买。他们对于价格不敏感,因此利润会很高。而另一方面,需要大量投资用于开发具有更好质量和大众化价格的产品,这又会侵蚀利润。
在这种方法中,由于假定事情必然会遵循一种即定的生命周期模式,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可预测的而不是有创意的、革新的战略。
需求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概念更有建设性的应用是需求生命周期理论。这个理论假定,顾客(个人、私有或公有企业)有某种特定的需求(娱乐、教育、运输、社交、交流信息等)希望能够得到满足。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产品来满足这些需求。
技术在不断发展,人口的统计特征随着时间而演变,政治环境则在不同的权力集团之间摇摆不定,消费者偏好也会改变。与其为了保卫特定的产品而战,倒不如为了确保能够继续满足顾客需求而战。
❻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下面分别介绍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1、幼稚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用户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产品、市场、服务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对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业进入壁垒较低。
2、成长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3、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不高,需求增长率不高,技术上已经成熟,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买方市场形成,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新产品和产品的新用途开发更为困难,行业进入壁垒很高。
4、衰退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从衰退的原因来看,可能有四种类型的衰退,它们分别是:
(1)资源型衰退,即由于生产所依赖的资源的枯竭所导致的衰退。
(2)效率型衰退,即由于效率低下的比较劣势而引起的行业衰退。
(3)收入低弹性衰退。即因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而衰退的行业。
(4)聚集过度性衰退。即因经济过度聚集的弊端所引起的行业衰退。
行业生命周期在运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生命周期曲线是一条经过抽象化了的典型曲线,各行业按照实际销售量绘制出来的曲线远不是这样光滑规则,因此,有时要确定行业发展处于哪一阶段是困难的,识别不当,容易导致战略上的失误。而影响销售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关系复杂,整个经济中的周期性变化与某个行业的演变也不易区分开来,再者,有些行业的演变是由集中到分散,有的行业由分散到集中,无法用一个战略模式与之对应,因此,应将行业生命周期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不至于陷入分析的片面性。
❼ 企业生命周期的含义,意义和阶段划分
所谓“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死亡的过程。虽然不同企业的寿命有长有短,但各个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却具有某些共性。了解这些共性,便于企业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从而修正自己的状态,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寿命。[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关于企业成长、消亡阶段性和循环的理论。企业生命周期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自然生命周期,另外一种是法定生命周期。自然生命周期是我们前面这些生命周期理论所研究的范畴;法定生命周期来源于各个国家对不同企业形式在工商登记时对企业有效期限的限制。[2]
企业生命周期间题所运用的基本思想——生命周期的思想,不仅仅运用在理解企业生命现象上而且运用在企业经营有关的很多方面上。例如最常见的是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探讨,产品生命周期间题会自然影响企业的寿命周期,尤其是对那些单一产品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2]
❽ 什么是企业生命周期
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
划分生命周期的方法不一,基本都是根据企业发展中出现的特征判断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极限。我国的严志勇等通过设计技术平衡表、市场平衡表、人力资源平衡表和财务能力平衡表的促进指标和障碍性指标,来确定高技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发展期、成熟蜕变期,各阶段企业具体表现如下:
种子期: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种子期也称创意期、创业前期,是科技人员提出高新技术设想(创意),通过其创造性的探索研究,形成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发明或进一步开发的阶段。此阶段具有强烈的知识创新特征,核心的投入要素是科技人员的智力和技能。这一阶段主要的风险是技术风险,这种风险水平相当高,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从创意提出到开发成功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项目仅占5%左右。
初创期:也称孵化期,是科技创业人员或机构将其经过种子期研究所形成的具有商业价值的项目成果,通过产业创业来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变的阶段,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立形成的阶段。这阶段不仅涉及科技人员将实验室成果向工业生产环节转移的技术行为,更涉及到科技创业者的企业家行为,即把原来较为松散自由的科研团体转化为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和严密组织结构的经济实体,是取得、整合、运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种经济资源并创立企业的过程。从资金需求和来源看,这一阶段资金需求数量大,投入密度强。这一阶段的风险更多地表现为创业风险,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营风险、技术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等。成长发展期: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过艰苦创业,实现科技成果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化后,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开始进入其正常的成长发展时期。这时,企业营业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生产规模向规模经济发展,市场由企业独占或只有少数同行,竞争不十分激烈。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大量的追加资金投入。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运营的风险和市场环境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由于科技型企业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特征,其经营风险比普通企业高。
成熟蜕变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会步入成熟期。此阶段企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5%,企业达到规模经济。对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的生命不仅仅是成熟而已,更重要的是蜕变。这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蜕变(也称之为转型或第二次创业)不仅仅表现在规模能力由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品质内涵上的转变,即企业经营的高科技业务水平和档次,企业的人才素质、组织结构、信息管理、设备技术、营销服务等各方面都发生深刻的质变。这种转型蜕变成功与否,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企业生命今后是进一步成长壮大还是成熟衰亡的转折点。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转型风险,即转型过程中,因涉及大量资源的重组和转换而带来的企业经营收益上的波动和企业转型失败的可能。
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呈现各不相同的特点。相应地,在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融资需求和所需要的工具也各不相同。
❾ 如何判定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所面临的周期现象有四类:经济周期、行业生命周期、企
业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对企业来说,进行周期分析要解决 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准确判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一 旦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就可以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可比的比较 标准。下面就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确定企业生命周期。
一、确定企业生命周期的思路
Michael T. Dugan等(1991)将三类活动现金净流量及总的 现金净流量之间可能出现的规律排列组合成 8 种类型,见下表 1 的下半部分。为了较为准确地确定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本文细分 为 9 个时期:初创期、成长前期、成长后期、成熟前期、成熟中期、成熟后期、衰退前期、衰退后期和深度衰退期。这样就出现 了 16 种变化,排除 2 种不可能的情形,还有 14 种变化。当然这
14种变化最终还是归结为上述8种类型。全部情况如下表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Clyde P. Stickney & Paul Brown, A Strategic
Perspective:,4thEdition,pp.
69~78, The Dryden Press, 1999和 Michael T. Dugan, Benton E. Gup & William D. Samson, Teaching 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cation, Vol.9, pp.33~52, Table 1综合整理而成。
1.非常稳定,经营活动现金流十分充裕,既可以支持固定资
产等长期投资,也可以偿还债务。
2.多方收拢资金,多见于准备收购和兼并其他企业的企业。
3.靠外部筹资和出售固定资产等以弥补现金流的不足,企业 持续经营能力恐有问题。
4.严重衰退,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有问题,只能大量消耗前期 现金存量。
本文判定企业生命周期的思路为:首先从主营业务的销售收 入和毛利增长状况推定各主导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再通过叠加 推出企业生命周期。而后从另一方向即现金流量表上三类现金流 的变动规律另外再推断出企业生命周期。最后参考行业周期并剔 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得出最终结论。这种相互验证的做法能保证结 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如何判定企业生命周期 - 实例说明
下面就以QH 公司1999 年~2004 年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来具 体说明如何运用财务分析法判定企业生命周期。
QH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制造和销售;网络、 软件、系统集成与信息服务;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设备;精细化 工及制药等。图 1 和图 2 分别列示了 QH 公司 1999 年~2004 年间 各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和毛利的构成。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 业 1999 年~2004 年间收入占比处于 61%~81% 之间,毛利占比 处于 50%~70% 之间;能源业同期收入占比处于 18%~26% 之 间,毛利占比处于 27%~36% 之间。显然后者的盈利能力强于 前者,即 QH 公司的利润增长点主要在第二类业务即能源与环境工程与设备上。但这两类主营业务中以信息业占更主要地位,论文网而信息业中又以网络、软件、系统集成与信息服务占绝对主要地 位。所以从根本上看,QH 公司的生命周期主要由第一类业务中 的第二类服务的生命周期来决定。图 3 和图 4 分别列示了 QH 公 司 1999 年~2004 年间各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和毛利的变化情 况。从中可以看出第一类业务的增长趋势和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的增长趋势高度一致,都是在 1999 年~2001 年间高速成长,属 于成长期;2002 年增长放缓,属于成熟期;2003 年~2004 年间 又有所恢复,重新进入成长期。能源与环境工程与设备业 1999 年~2000年间高速成长,属于成长期;2001年~2002年间放缓, 属于成熟期;2003 年~2004 年间又有所恢复,又重新进入高速成长期。由此可见,QH公司最终的周期规律如下:1999年~2001 年间处于高速成长期,2002 年属于成熟期,2003 年~2004 年间以上是从销售收入和毛利的角度运用叠加法推断QH公司的 企业生命周期。下图 5 是从合并报表上所展示的三类活动的现 金流量的状况来推断 QH 公司的企业生命周期。不过,首先要 说明的是,现金流量表只能用于反推企业整体生命周期。推 断产品生命周期还是要根据上述收入与毛利的数据来进行。从 图 5 可以看出,1999 年~2004 年间 QH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 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一直是正、 负、正的规律,根据表 2,这表明 QH 公司始终处在成长后期或 成熟前期。再观察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2000 年筹资额剧增, 随后在 2001 年又剧减,此后 2002 年~2003 年间又小幅回升,直至 2004 年又剧增。最后再观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额 1999 年~2002 年间一直在大幅增加,2003 年有所减少,
2004 年又再度大增。企业只有处于成长期时才需要大量筹资 并大量投资于固定资产,如果这一速度放缓,则表明企业已 进入成熟前期了,因为这时企业本身已能产生较为充裕的经 营现金流了。所以,QH 公司最终的周期规律可判定如下:
1999 年~2001 年间处于高速成长期,2002 年属于成熟前期,
2003 年~2004 年间又重新进入成长期。这一结论与上述根据 收入和毛利所判定的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