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实质性变更条款
Ⅰ 对实质性和非实质性变更原发价的接受,有何法律规定
对于发盘还盘,只要发生实质性变更而没有作出确认的,合同不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受盘人对货物的价格、付款、品质、数量、交货时间与地点、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的办法等条件提出添加或更改,均作为实质性变更发盘条件。
受盘人的答复如果在实质上变更了发盘的条件,就构成对原发盘的拒绝,其法律后果是否定了原发盘,原发盘即告失效,原发盘人就不在受其约束。可以成立的新合同达成交易。
(1)合同法实质性变更条款扩展阅读:
实质性变更: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合同法领域术语,若受要约人在承诺行为中变更了要约中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条规定的一般条款内容的,则该变更为实质性变更,该承诺行为转化为一个新要约。
第三十条 【承诺对要约的实质性变更】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第十二条【合同内容】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以上法条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参考资料:中国人大网-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Ⅱ 在合同法中,如何区分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
合同法第三十条有针对实质性变更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
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除此之外的变更为非实质性变更。
Ⅲ 实质性变更的法律后果
根据《合同法》第30条规定,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即原要约人和原受要约人身份对调,产生了一个新要约。
Ⅳ 招投标后可否变更合同的实质性内容
招标文件中,对于合同变更事项已做出明确规定的
在招标活动中,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文本往往包含着一些合同的变更条款,并约定了变更规则。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关于变更和价格调整的规定中,对于招投标合同实质性的变更情形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如果双方未就合同实质性内容变更进行约定的,则下列内容应视为可以正当变更的情形
(一)不可抗力: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社会因素:如政府政策的变更,规划的调整等。(二)意外事件,一般是指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外,由于不能抗拒不能预见的原因,因偶然因素引起的后果。(三)情势变更,当事人有理由因自身情况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变更。
承包人的合理化建议导致合同造价的降低或者需要更改方案
实际招标过程中,招标人因考虑不周或者受限于编制招标文件人员的专业水平,招标文件总会有一些瑕疵甚至是错误。
合同双方经协商一致变更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只是加重中标方责任的
在招投标活动公平合理开展的前提下,招标人与中标人依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中标后,双方经协商一致对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进行更改的,且此种更改只是加重中标人责任的,这种更改应视为正当。
Ⅳ 合同法中私自修改或增加条款将受到何处分
这属于合同一方的变更,如果对方不予同意,原合同仍然有效,更改的条款是无效的,如更改后你擅自已经履行,属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予以赔偿,并承担违约责任。
Ⅵ 国际公约买卖合同和合同法的实质性变更的异同的原因
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合同一般无效,造成违约的一方,还要承担回违约责任。根据我答国《合同法》及《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是对合同的实质性条款,订立合同上述条款是必须的,否则订立的合同就是不完整的。如果上述条款有所变更,就构成了整个合同的实质性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才可以成立新的合同。
Ⅶ 中标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了实质性变更,面临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合同一般无效,造成违约的一方,还要承担违约责任。
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是对合同的实质性条款,订立合同上述条款是必须的,否则订立的合同就是不完整的。如果上述条款有所变更,就构成了整个合同的实质性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才可以成立新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投标法);第四十六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第五十九条:“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
根据上述规定,招标人与中标人对双方签订的中标合同合同实质性内容不能进行变更。
(7)合同法实质性变更条款扩展阅读
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中《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罗马法曾规定了“同时成立之原则”,认为法律行为的成立与效力同时发生。
长期以来,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合同成立与生效以及相关的合同的不成立与无效未作出严格的区分,从而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等同起来。
其实,如前所述,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当事人订立了合同,要实现合同产生的权利和利益,就要使合同发生效力;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只有合同成立了才能谈得上无效、效力待定、撤销等问题;合同成立只解决合同存在与否的。
Ⅷ 什么叫对合同做出非实质性变更,
合同非实质性变更是指对合同非必要条款所做的更改。合同的必要条款是指不可缺少的起码条款,有7大要素:合同主体、标的、数质量、价款和酬金、履行方法、违约处理和特别需要的必备条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