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后履行抗辩权
⑴ 合同法关于先履行抗辩权的规定有哪些
合同法失效后关于先履行抗辩权的规定主要有:依照我国现行《民法典》第526条的规定,先履行抗辩权属于后履行一方当事人,适用的情形是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按约定履行其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⑵ 后履行抗辩权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抄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后履行抗辩权是我国《合同法》所独创的一种抗辩制度,该抗辩权的名称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称为先履行抗辩权,也有人认为应称为后履行抗辩权。这一条所设定的抗辩权是为后履行的一方设定的抗辩权,比较而言,将之称为后履行抗辩权更为合理。
创立后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辩制度。三种抗辩权同时存在:即负先履行义务者有不安抗辩权,负同时履行义务者有同时履行抗辩权,负后履行义务者有后履行抗辩权。
⑶ 合同法中有后履行抗辩权吗
没有后履行抗辩。
如果有所谓后履行抗辩,那么就是一个和先履行抗辩相对应回的概念。而先答履行抗辩权是指在非同时履行的双务合同中,后履行的一方有权在负有先履行义务的对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时,拒绝履行自己的在后义务的权利。可见,先履行抗辩是在发生了对方应当履行在先义务而没有履行的情况,对方存在违约,交易造成风险,故法律赋予后履行义务人抗辩的权力。如果有所谓后履行抗辩,那么应当是负有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以后履行义务人没有履行在后义务而拒绝履行自己在先的义务。这个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但要注意,在后履行义务人出现法定的情形,如死亡、破产、抽逃出资等情形时,先履行义务人可以以对方预期违约的名义向法院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但要注意,这是一种请求权,不是抗辩权。
所以,不存在所谓后履行抗辩权。
⑷ 合同法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怎样的
合同法顺序履行抗辩权也称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得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得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⑸ 合同法中有后履行抗辩权吗
先履行抗辩权,又叫后履行抗辩权,也叫顺序履行抗辩权,只是理论界的叫法不一样而已!
合同中的履行抗辩权有三种:1、不安抗辩权2、同时履行抗辩权3、顺序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
⑹ 合同法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情形是什么
法律分析:合同法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情形是双务合同的当事人应同时履行义务的,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前,有权拒绝对方请求自己履行合同的权利。需注意同时履行抗辩权只有双方的债务同时届期时,才能行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二十六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⑺ 什么是后履行抗辩权
后履行抗辩权一般指的是在双务合同中,应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针对这一行为有权利拒绝应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请求履行的一种权利。
⑻ 合同法中先履行抗辩权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该法已废止。依据最新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