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投毒案
A. 从法律角度看复旦大学投毒案
复旦投毒案给我们更多的是对大学教育的思索。刚进学校之时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内学生好孩子,为什么进了复容旦就学会了浮夸,学会了傲慢和鄙视,学会了草菅人命。这些都是我们社会应该加以高度重视的。
堂堂的国内名校,到底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后传授给他们什么了? 这是导致学生会投毒的根源所在。
从法律角度来看,复旦对生物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存在很大漏洞,应该予以监督整顿,但教育部门却对此遮遮掩掩,复旦媒体校友一味地欲盖弥彰,将责任撇得一干二净。这是复旦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更是媒体舆论包庇的悲哀。
B. 历史上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投毒案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许多多的离奇案件,这些案件也都发生在宫廷之中。“投毒案”更是屡见不鲜,笔者今天就来谈谈清末著名的投毒案:光绪皇帝之死。
那么,这件投毒案的元凶又是谁呢?目前仍然存在的争议!
根据末代溥仪皇帝所说,光绪帝是被袁世凯毒死的。但光绪帝死时,他年纪尚幼,并没有亲历。而是根据一位老太监所说,这位老太监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物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药是袁世凯派人送过来的。”而这个太监又没有参与谋杀计划当中,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肯定。
还有一种说法是光绪帝死于李莲英之手,这种说法主要来自推理!因为光绪在位时期,由于没有实权,一直不被群臣当回事,而这群阉人也是如此。尤其是光绪被囚禁于瀛台时,曾受到慈禧宠幸太监李莲英的百般刁难,而李莲英害怕光绪夺权后进行报复,便将光绪毒死。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证据,而且,李莲英怎么又能料定慈禧太后什么时候去世呢?所以这一说法也只是猜测。
因此,关于光绪帝之死这一件投毒案的真相,还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
C. 复旦投毒案事件对我们有何启示或警示,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
你好,这也算是先前的热点事件了;
首先、说明当代教育体系的失败,对于培养学内生处理生活中琐事能容力缺失;
二,道德品质无从谈起,缺乏爱心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法律底线几经失守,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落后法制观念淡薄;
四,当今社会国人整体的(包括各行各业各阶层)道德品质处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最低点,这么一个社会环境中出现任何怪事都是正常的;
五,我们要好好反思,重塑民族的魂魄,在这个问题上要推行综合治理而且是全方位的;
D. 复旦投毒案的案件经过
2013年3月31日下午,林森浩以取物为借口,从他人处借得钥匙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1号楼204影像医学实验室,取出其于2011年参与医学动物实验后存放于此处的、内装有剩余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的试剂瓶和注射器,并装入一个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中带离该室。
2013年3月31日17时50分许,林森浩携带上述物品回到421室,趁无人之机,将试剂瓶和注射器内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投入该室饮水机内,后将试剂瓶等物装入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丢弃于宿舍楼外的垃圾桶内。
2013年4月1日9时许,黄洋在421室从该饮水机接水饮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即于当日中午到中山医院就诊。4月2日下午,黄洋再次到中山医院就诊,经检验发现肝功能受损,遂留院观察。4月3日下午,黄洋病情趋重,转至该院重症监护室救治。 2013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洋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林森浩在此前,包括在接受公安人员调查询问时,始终未说出实情。
2013年4月12日零时许,公安机关确定林森浩有作案嫌疑并对其传唤后,林森浩才如实供述了其向421室饮水机投放二甲基亚硝胺的事实。
2013年4月12日,林森浩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013年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某某医院去世。经法医鉴定,黄洋系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013年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2013年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2013年5月5日,黄洋父母给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写亲笔信,质疑学校推诿避责,官僚作风。
2013年6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出具《上海市公安局鉴定意见通知书》,诊断称林森浩无精神异常。 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中,检方指控,被告人林森浩因琐事与被害人黄洋不和,竟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害黄洋并致其死亡,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提请法院对林森浩依法予以严惩。
被告人林森浩辩称,其只是出于“愚人节”作弄黄洋的动机而实施投毒,没有杀害黄洋的故意。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不持异议,但提出林森浩系间接故意杀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有认罪表现,建议对其依法从轻处罚。
2013年11月27日下午6时15分,该案庭审结束,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择日对该案作出宣判。
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4年2月25日,林森浩的二审代理律师唐志坚正式受林森浩委托向法院提起上诉。
2015年1月8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布林森浩投毒案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法院没有认可辩方提出的辩护意见,认为林森浩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虽然到案后能如实供述,但不能从轻处罚;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林森浩的死刑判决将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5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的二审死刑判决复核听取林森浩辩护人意见。据林森浩辩护人斯伟江律师介绍,整个过程持续两个多小时,辩护人阐述4点意见,认为判处林森浩死刑的量刑过重,法官表示会依法审理。
2015年6月5日傍晚,“林森浩投毒案”代理律师斯伟江所在的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称,应林森浩父亲林尊耀的要求,该所已与林尊耀解除委托协议。林森浩死刑复核仍在进行中,林父临时更换律师的行动引起各方猜测。林森浩案中,林父在一审结束后已经更换过一次律师,如今是他第二次提出更换律师。
与斯伟江解除合同后,林父或将委托北京律师、中国律师司法网总裁谢通祥接手林森浩案。谢通祥在个人微博简介中自称“专业办理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律师业务、死刑辩护律师”。同时,他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律师网首席律师 。
2015年7月28日,经林父的律师谢通祥申请和沟通,最高法院刑庭主办法官经过请示领导研究和慎重考虑同意了被告人林森浩的父亲与主办法官的会见请求。在最高法院刑事审判庭内,林森浩案件的主办法官和林父交流了部分案情,并告诉林父最高法院已经多次派人到上海方面了解情况了。林父称,整个会见持续了几小时,法官与书记员还详细地作了笔录。
2015年7月31日下午,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和谢通祥律师第二次来到最高法刑事审判庭第三庭,这一次林尊耀向最高提交了一份由谢通祥与多位专家撰写的《请求最高法院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意见书(一)》以及11份和案件有关的申请。
2015年12月9日,“复旦投毒案”出现新进展,林森浩的死刑复核已出结果,最高法已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 2015年12月1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行刑之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安排林森浩与其父亲林尊耀等亲属进行了会见。11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
E. 对于投毒案,法院是如何查到对方的。感觉好强
对于投毒案,法院是如何查到对方的?
想查到投毒的人,是侦查学的范畴。这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侦查的确是很强很厉害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搜集证据,之后交给法院,法院根据证据来判定是不是犯法了。
F. 河南方城特大投毒案始末:女子饱受欺凌起杀心,在侄子家投毒,你怎么看
生活艰难每一步,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由于一生的生活不尽人意,被别人欺负,并且一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报仇为自己受伤害的人,所有人都受到伤害,而不仅仅是造成的,悲惨的结局最终毁了我自己, 楼希凤中年妇女,文化程度不高,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好,相反它充满了荆棘和颠簸,她与周平结婚,并育有两个女儿, 结婚后丈夫的工作做得不好,借钱赌博,饮食和赌博,给原本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他们没有获救,家庭的所有九名成员都死于中毒, 村民向警方报案,警方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在经过法医的初步尸检后,发现死者的胃中仍含有有毒的大鼠成分,警察检查了现场的各种物品,并排除了所有可能, 最终确定此案为中毒案。 经过调查和走访,民警了解到楼西峰和楼小山多次发生纠纷,楼西峰的情绪非常不稳定,警方锁定了对娄希峰尸体的怀疑,经过一番审问,楼希峰认罪,法院判处娄希峰死刑。
G. 对于投毒案,法医是如何查到对方的感觉好强
通过监控或者人际关系比如和谁有过节就会排查社会关系,还有就是有没有激化矛盾可能导致投毒的可能性
H. 复旦投毒案判死刑时事背景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
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在大学宿舍听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愚人节即到,想做节目整人。
林森浩看到黄洋笑得很得意,便联想起其他学校用毒整人的事件,便计划投毒“整”黄洋,让同学难受。
一、案件经过
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2013年4月1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
2013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洋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
2013年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013年4月16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某某医院去世。警方表示,在该生宿舍饮
水机内剩余的水中检验出某些含剧毒化学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
2013年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2013年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
2013年5月5日,黄洋父母给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写亲笔信,质疑学校推诿避责,官僚作风。
2013年6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出具《上海市公安局鉴定意见通知书》,诊断称林森浩无精神异常。
2013年10月3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披露,市检察院二分院对嫌疑人林某的公诉已被该院正式受理,公诉方指控涉案人林某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
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中,检方指控,被告人林森浩因琐事与被害人黄洋不和,竟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害黄洋并致其死亡,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提请法院对林森浩依法予以严惩。
被告人林森浩辩称,其只是出于“愚人节”作弄黄洋的动机而实施投毒,没有杀害黄洋的故意。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不持异议,但提出林森浩系间接故意杀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有认罪表现,建议对其依法从轻处罚。
2013年11月27日下午6时15分,该案庭审结束,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择日对该案作出宣判。
2014年2月25日 林森浩的二审代理律师唐志坚正式受林森浩委托向法院提起上诉。
2015年1月8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上诉人林森浩在法警的押送下走进法庭,在核对了身份、户籍等情况后,法官开始宣读刑事裁定书,裁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林森浩的死刑判决将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5年12月9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复旦投毒案”嫌疑人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处传出消息,林森浩的死刑复核已出结果,最高法已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
二、毒物来源
2013年11月27日,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中,林森浩表示,2013年3月31日他找同学吕鹏,准备向其要曾经做实验时用过的N-二甲基亚硝胺。林森浩从吕鹏处拿到实验室钥匙到实验室将装有75毫升N-二甲基亚硝胺的药瓶和一支已经吸了约2毫升N-二甲基亚硝胺的注射器带走。
三、投毒剂量
检方指控,林森浩将至少30毫升二甲基亚硝胺注入饮水机,超致人死亡剂量10倍以上。
I. 河南方城特大投毒杀人案回顾:凶手因久经欺凌,毒杀一家9口! 你怎么看
2002年9月25日,河南省方城县城郊。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毒杀9人的娄喜凤终于到了她早该去的地方,那压在娄庄村村民心上多年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光,闻听此讯的村民无不奔走相告。
“牛地”再出惊天大案随后警方对周围村民进行走访和排查,获悉娄喜凤此前与娄小山因宅基地多次发生过矛盾,且为人暴躁,遂其有重大嫌疑。之后警方对其进行审问,经过一番心理战后,娄喜凤交代了犯罪事实。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娄喜风因邻里纠纷竟采用投毒的方法进行报复,造成9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投毒罪。且手段残忍,后果及所犯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依法应予严惩。原审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被告人娄喜风的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均不予采纳。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对娄喜风执行死刑。
9月25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对娄庄群众来说,无疑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多活了4年的毒妇娄喜风被全副武装的法警押上了刑场。随着一声枪响,娄喜风终于走上了不归路。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时不报,时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