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姻法以后的趋势
① 2020年婚姻法5月28号以后有哪些改动
2020年婚姻法5月28号以后改动的地方如下: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第三十三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条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第四十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四十二条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1)中国婚姻法以后的趋势扩展阅读: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同时废止。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② 中国新婚姻法有什么变化
1997年—199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青年中,有近.8%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3—4成的青年对结婚和生儿育女的价值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有近5万的青年赞成离婚。有半数的人对“婚前财产公证”表示认同。
对21世纪婚姻的展望
许多学者认为:下世纪婚姻将呈多元化趋势,家庭形式将更为丰富。男人和女人都将不依赖他人而生存,个人的权利将受到尊重,生活将趋于个性化。
中国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妇女解放程度也不同步,因此,城乡婚姻掌握的数据和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具体来说,在城市:
1.核心家庭继续增加。目前核心家庭已达60%,还会继续上升。家庭结构小型化,每家3—4人。
2.晚婚晚育人数增加,单身不婚者增多,自愿不育者有上升趋势。
3.婚前性行为不会减少,随着封建“贞操观”影响的削弱,试婚有可能增多。
4.择偶更注重情趣相投,经济条件重要性降低。同居数量有可能上升。
5.婚姻质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使多数家庭不再凑合。婚姻调适能力的提高,将使家庭生活更丰富、新鲜和幸福。婚姻中男女更加平等,家庭暴力减少,丈夫将与妻子共同承担家务。
6.家务劳动强度降低,时间缩短,夫妻因家务劳动导致的矛盾减少,家务劳动将社会化、家用电器普及化。
7.协议离婚、试离婚将成为离异的首眩离婚率会呈上升态势。知识、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情感越丰富,对爱情要求越高,因此会越不幸福,越痛苦,离婚可能性越大。
8.社会对婚外恋继续保持宽容的态度,人们对婚姻的责任感更多的是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修正,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随着我国对个人自由的管理放宽,机会增加,婚外恋会增加。
9.民众婚姻自由度增加,婚姻不再是从众行为,结婚与否是个人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单身不婚、单亲家庭等生活方式可能成为人们多样化选择的内容。
在农村:
1.婚姻自由将随着经济改善而提高,女性将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尤其是“打工妹”,她们的眼界开阔了,有了自立能力,必然更要求婚恋自主。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她们的要求与农村强大的传统势力之间还在较量。
2.早婚多育现象将随着妇女地位提高、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全而减少。
3.由于贫困和性别比例失调,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男性难以成家。
4.离婚在农村仍是一件困难的事,尤其牵涉到承包地等生产资料,易使离婚女性及子女生计无着。参加乡镇企业劳动的女性比较而言有更多的自主权。
5.婚外恋对于农村妇女既是一种诱惑又包含着危险,往往导致她们承受动荡不安的生活和悲剧的结果。
总之,21世纪的婚姻变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将朝着多元的、理性的、进步的、以人为本的、男女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③ 分析新婚姻法的社会后果
新婚姻法的出台,对我国社会产生三点影响:
一是家庭主妇数量将骤减
中国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主要依靠体力和手工劳动,故而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性别分工。《七仙女下凡》里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俩好比鸳鸯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幸福。但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想要享受这么简单的幸福是多么不容易。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事业、家庭和健康,过往很多女人为了成全和支持丈夫的事业,甘愿事业平淡,甚至完全放弃事业,做回织布做衣、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但是新婚姻法的出台,彻底打破了这些女士安逸的美梦,面对事业蒸蒸日上,忙于应酬,早出晚归甚至不归的丈夫,她们无可奈何。没有经济地位,在家里就没有地位,甚至到离婚,自己为家庭作出的巨大牺牲得不到任何补偿,净身出门,那个房子里很快又会有一位新女主人。试想,除非事前进行协议公证和登记相关财产,哪个女人敢冒此百害而无一利的风险?有一种可能,就是少数不熟悉婚姻法且没有见过“猪跑”的天真可爱女性。
二是离婚率将逐步赶超欧美
虽然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完备的一套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但是众所周知,中国人最善于学习新东西,从而也善于忘记老东西。物欲横流的时代,优秀的伦理道德传统已经被束之高阁。没有物质上的外在约束,没有伦理道德的内在羁绊,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诱惑,男人主动要求离婚的几率将增大。一项离婚调查显示,44对婚外情中丈夫出轨为38对。在老婚姻法下,丈夫出了轨不愿意分割财产离婚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因此,新婚姻法将给不断高涨的离婚热潮添薪加柴,还怕火焰不高么?
三是计划生育问题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歌曲里唱孩子是爸妈甜蜜的负担,自从新婚姻法之后,这个负担将不再甜蜜,面对的将是赤裸裸的现实。由于没有财产分割的羁绊,孩子他爸变心出轨离婚的几率加大,而孩子他妈因为生育和带小孩,还要负责家里养护老人、做家务等工作而影响了个人事业发展和收入,当面临离婚,可怜的孩子要么失去亲生母爱,要么就跟着母亲过没有房子到处蜗居的清苦日子。基于女人与生具来的母性,考虑到这些后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故而会推迟生育甚至不生育。
④ 新婚姻法有什么变动
一、新婚姻法在总则中增加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将法律第三条第二款修改为: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二、在法律责任一章,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对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新修改的婚姻法与以前的婚姻法相比,增设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修改后的婚姻法还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四、新修改的婚姻法确立了离婚的过错赔偿原则。今后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原因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五、新修改的婚姻法确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除婚姻法另有规定以外的继承或赠予所得的财产等,归夫妻共同所有。 不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
(一)、不管婚前婚后,如果由父母出资买的房,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则认定为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二)、婚前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割。
(三)、婚前买的房子,婚后房子的升值部分与配偶无关。
(四)、婚前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如果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离婚时应考虑对方还贷部分进行补偿。
(五)、男方婚前买了房,婚后他擅自将房子卖掉,如果他的妻子想追回该房屋,法院不予支持。
(六)、婚后夫妻以共同财产参与购买一方父母房改房时,离婚后该房子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不参与财产分割。
六、修改后的婚姻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中国婚姻法以后的趋势扩展阅读
婚姻法中离婚相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三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条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⑤ 从社会群体的角度谈谈我国婚姻和家庭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亲属制度中的封建残余进一步被破除;
2、 夫妻的娑地位在形式上渐趋平等。
3、 在离婚问题上,有从限制离婚主义向自由离婚主义发展的趋势。 七,简述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立法重点。
⑥ 中国婚姻法2021新婚姻法
新的婚姻法增加了两条对于离婚的新规定,第一个就是增加了离婚冷静期,夫妻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的,需要经过一个月的冷静期时间,一个月后仍坚持的才给办理离婚手续,第二个就是第一次起诉离婚失败后分居一年的,再次起诉离婚,法院将支持这个诉讼请求。
⑦ 2021年最新版婚姻法
《民法典》即将实施,届时旧版婚姻法即将废止。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到2021年元旦了,万众瞩目的民法典就要正式实施了。
其中,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篇,将取代现行的婚姻法,总结了五点尤为突出的改变。
1,夫妻双方和平分手,也就是法律上讲的协议离婚,要有30天的离婚冷静期了。在夫妻双方在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30天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申请撤回离婚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规定期满后30日内,夫妻双方应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领取离婚证,如果到期夫妻没有去领取离婚证,视为撤回离婚申请!
2,夫妻维持婚姻期间,如果其中一方出轨导致婚姻破裂,无过错方可申请让过错方赔偿。
3,离婚时,夫妻一方都可以因承担较多家务而获得额外经济补偿,就是说如果是全职太太,离婚时受到法律保护。因为全职太太在家庭中负担了比较多的抚育子女,照顾老人的义务,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要求补偿。此补偿不包含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范围内。
4,如果夫妻两人第一次离婚被法院驳回后,只要满足两人分居满一年,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即可准许离婚,也就是没有离不了的婚。
5,夫妻离婚后,不满2岁的孩子直接由其母亲抚养;2~8岁的孩子,如果夫妻协议达不成一致,法院则按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给其中一方;8岁以上的孩子,则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有了这部民法典,相当于掌握了一部日常生活的法律指南,让我们活的更加从容
⑧ 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那些姨太太何去何从
在古代封建社会,我国实行的是“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当时,女性的地位相当低下,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遭到了整个社会的歧视和轻视。而任何一名男子,就算有了妻子之后,依旧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纳妾。
这样的男权封建制度,一直到大清朝灭亡,民国建立后,才第一次颁布了法律规定男性禁止纳妾的条例。但由于当时时局动荡,大家都自顾不暇,更无人会监督这一条例是否生效。因此,表面上来看已经禁止纳妾,但民间富人纳妾的现象依旧泛滥。
解决的办法比想象中的简单,就是尊重这些女子的想法。若不想接受这样的婚姻,那就离开,回老家或者重新找一个丈夫。若想维持现状,那就保证正妻的地位不变,但“小妾”或者“姨太太”的称呼从此被消除。在这样的规定下,那些姨太太们也都十分满意,她们有的重新结婚,有的维持原状,安心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救生圈认为,这样的规定还是非常合理的。毕竟,这些封建制度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全改过来的,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对待。虽然“一夫一妻”制度是必然趋势,但面对旧时的制度,也要先保持尊重的态度,在人性化的规定下,最终达到彻底消除的效果。对此,你如何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