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关于经济法总论

关于经济法总论

发布时间: 2025-05-29 06:47:50

经济法总论教学设计探讨

经济法总论教学设计探讨

经济法总论理论性过强,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案件的辅助,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法基本理论。在教学中,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基础理论,必须对章节进行合理规划,在讲授中注意突出重点难点。

摘要: 在经济法学的授课过程中一直存在总论和分论的“二张皮”问题,但总论的深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分论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的理解和运用。结合经济法课程的具体情况,介绍经济法总论教学存在难题的基础上,阐述经济法总论的教学设计,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关键词: 经济法总论;教学设计;反思

一、经济法总论教学存在的难题

经济法课程作为法学课程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自我校2002年开办医事法律方向以来,一直作为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的专业课。经济法课程授课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部分包括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等基础理论。分论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包括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法、产品质量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和劳动法等在内的经济领域具体法律制度。经济法课程一直是笔者的主讲课程之一,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讲授总论部分时最为困难。

(一)总论内容过于抽象,不易理解

与分论的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相比,总论内容过于抽象,理论性太强。从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总论内容涉及的都是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十分晦涩难懂。而且经济法作为经济和法律的交叉学科,还有大量的经济学名词需要学生理解,如垄断、市场障碍、国家调节、宏观调控等,还有一些学理问题需要理解,如国家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区别,公法和私法的判定标准等,这也为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经济法学说众多,缺乏定论

与其他部门法相比,经济法出现时间较短,人们对现代经济法的研究不过百年。作为一门独立的部门法,经济法的独立地位至今还受到质疑。而且经济法内部缺乏权威的定论,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可谓众说纷纭,流派众多。笔者发现,对于经济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学者们没有达成一致结论。以基本原则为例,民法学的教材中基本原则几乎一致。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至今没有定论,人大版、北大版、高教版、政法版的经济法学著作都不一致。还有经济法学的调整对象,不同的教材也不太一致,这都让学生难以适从。

(三)学生轻视总论,没有学习热情

由于经济法总论的'高度抽象性和较强理论化,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在司法考试中,经济法分值平均占到40分左右,但只涉及经济领域的具体法律制度。由于司法考试不涉及经济法的总论部分,所以学生不重视总论,没有学习热情。对于不统一、不系统、司法考试不涉及的总论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性。虽然笔者在总论教学中反复强调总论的重要性,但学生的学习态度仍然有待提高。

二、经济法总论的教学设计

(一)合理安排时间

经济法课程作为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的专业课,安排在第六学期,总学时为54学时。由于学时有限,即便经济法总论部分比较重要,笔者只能讲总论部分进行压缩提炼,突出重点。笔者将经济法律关系单独拿出,列为第二章。第一章即为经济法总论,计划安排4学时。本章分为五节,包括经济的含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其中第一节用时最短,主要介绍经济的词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语“经济”的内涵,以及首次“经济法”进行命名是受日本的影响。第二节用时较长,主要介绍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经济法的产生时间和产生原因。第三节用时较短,主要介绍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这部分在讲授中注意扩展,介绍几种流行的学说。第四节用时较长,主要介绍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这部分在讲授中注意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一些实例理解经济法的立法宗旨。第五节用时较短,主要介绍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的关系。

(二)丰富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总论授课,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过于单一,加入讨论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了加强师生互动,笔者在总论部分设计了几个议题。如:在讲授“国家的能动反应”时,首先询问学生“我国哪些行业通过国有产业来替代私有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后,再询问“这些行业发展国有产业是否有必要性,为什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开阔视野。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高等教育的常用教学手段,其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件,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案件的分析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经济法总论理论性过强,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案件的辅助,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法基本理论。比如:以“张明宝酒驾”说明法律受制于社会现实,以“猪肉价格的波动”说明市场缺陷自身无法解决,以“农业学大寨”说明国家干预原则。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相关联的事务,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对比,通过分析其差异性,得以正确认识事务的客观本质。通过比较分析法,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分析同类事务的异同并加深记忆。比如:在介绍“经济法的产生”问题时,要介绍学界的两大争议“经济法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和“经济法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产生”,对比这两大争议的原理并分析阐述理由。在讲授“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的关系”时,从起源、性质、主体、职能和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些部门法的差异。

(三)突出重点难点

经济法总论比较复杂,所包含的内容晦涩难懂。由于经济法课程仅有54学时,时间有限,再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总论部分计划安排4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基础理论,必须对章节进行合理规划,在讲授中注意突出重点难点。笔者认为总论部分的教学重点包括法与经济的关系、市场缺陷的表现、整体公平原则、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的关系,教学难点包括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注意学生的理解程度,使用视频、讨论等辅助教学。

三、经济法总论的教学反思

笔者对经济法总论的教学内容中进行调整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基本完成教学计划,学生也能够适应教学设计总体安排,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总体上教学效果良好。但是,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时间有限,笔者在讲授中稍嫌、语速稍快,而且板书书写不够工整,主副板书在分配上不够合理,缺乏计划性,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内容预先对板书进行设计。其次,在互动式教学中对学生的启发不够,以后注意对互动式教学的问题进行斟酌、设计。在讨论中,有部分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有开小差的情况,说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有待提高。最后,教师应注意多搜集司法实践中真实的案例,应进一步对案例问题进行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

Ⅱ 经济法总论中经济职权与经济权利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简答题

1、经济职权是国家机构依法行使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有的经济管理内权力和经济管容理责任。
2、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Ⅲ 经济法基础有什么内容

经济法基础有什么内容?
经济法基础是初级会计考试的一个考试科目,想要掌握重点,就先要清楚经济法基础的内容分布体系.经济法基础共有八章,有关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和法律、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形式和分类
(二)掌握仲裁、民事诉讼
(三)掌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四)熟悉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五)熟悉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的种类
(六)了解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
【考试内容】
第一节法律基础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法律责任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监督
(二)掌握会计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人员
(三)熟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四)熟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五)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围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六)了解代理记账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会计核算与监督
第三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
第五节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支付结算的原则、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票据的概念与特征、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行为、票据追索
(三)掌握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
(四)掌握银行卡账户和交易、银行卡计息与收费
(五)掌握汇兑、委托收款
(六)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七)熟悉各类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
(八)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九)熟悉预付卡
(十)熟悉结算纪律、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十一)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和支付结算的工具
(十二)了解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
(十三)了解银行卡的概念和分类、银行卡清算市场、银行卡收单
(十四)了解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
(十五)了解国内信用证
【考试内容】
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节银行结算账户
第三节票据
第四节银行卡
第五节网上支付
第六节结算方式和其他支付工具
第七节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_值税征税范围、_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掌握消费税征税范围、消费税应纳税_的计算
(三)熟悉增值税纳税人、_值税税收优_、增值税征收管理、_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四)熟悉消费税纳税人、消费税税目、消费税征收管理
(五)了解税收与税收法律关系、税法要素
(六)了解我国的现行税种与征收机关
(七)了解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
(八)了解消费税税率
【考试内容】
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消费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二)掌握资产的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四)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熟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税收优惠
(六)熟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税收优惠
(七)了解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管理
(八)了解个人所得税税率、征收管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纳税人
(二)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征税范围
(三)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计税依据
(四)掌握本章相关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熟悉本章相关税种的税收优惠
(六)了解本章相关税种的税率(税目)、征收管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房产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契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四节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第五节车船税法律制度
第六节印花税法律制度
第七节资源税法律制度
第八节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
(二)掌握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三)熟悉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税务行政复议范围、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四)熟悉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与受理、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五)了解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税务管理的概念
(六)了解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
(七)了解税务管理相对人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税务行政主体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考试内容】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节税务管理
第三节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
第四节税务行政复议
第五节税收法律责任
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掌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三)掌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四)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五)熟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六)熟悉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
(七)熟悉劳动争议的解决
(八)熟悉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九)了解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十)了解违反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十一)了解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费征缴与管理
(十二)了解违反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考试内容】
第一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二节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题型有哪些?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题型包括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其中单选题相对较为容易,其余三个的要求高所以考试难度也较大,特别是判断题判断错误还会倒扣0.5分,所以考生不可轻易下结论.
具体的题型与内容如下:
1、单选题:1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
2、多选题:2-4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分,少选、错选、不得分.
3、判断题:判断错误倒扣0.5分,本类题目最低得分不低于0分.
4、不定项:1-4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多选、错选、不选的题目不得分.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中两个科目《经济法基础》与《初级会计实务》的题型是一致的,都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了解题型之后,考生需要对题型特点进行掌握后,在做真题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一套自己的做题方式以及题型应对策略.

Ⅳ 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什么

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价值论、论本、体论、规范论。

经济法简介: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中源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要从三点把握这个概念: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闹培胡;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过程液拦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民商法也调整经济关系。

Ⅳ 经济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经济法的内容包括总论(经济法主体、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理念等)、市场规制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固定资产投资法、宏观调控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等内容。

所谓经济法就是调整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

1、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民商法也调整经济关系。

(5)关于经济法总论扩展阅读:

经济法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所干预、管理和调控的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国家规范经济组织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规范组织的法律,是为了防止垄断组织的出现,从组织上保证市场经济顺利发展。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个人投资法等。

2、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干预是经济法的重要调整方式,这方面的法律有证券法、票据法、破产法、金融法、保险法、房地产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

3、国家管理、规范经济秩序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日本学者丹宗昭信认为::经济法是国家规制市场支配的法,现代经济法的核心是垄断禁止法。这方面的法律有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产品质量法。

4、国家在经济调控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此种经济关系的特点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使经济各部门运行协调,使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平稳。这方面的法律有财政法、税法、计划法、产业政策法、价格法、会计法和审计法等。

Ⅵ 经济法有什么推荐书籍

经济法推荐书籍:

一、《经济法教程》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书中对于经济法的各个重要领域进行了详细阐述,如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等,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友好。

二、《经济法概论》

这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法著作,系统介绍了经济法的概念、原则、制度以及实践应用。该书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对于理解经济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很有帮助。

三、《经济法总论》

本书从经济法的全局视角出发,全面论述了经济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发展。该书对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制度构建以及与其他法律领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适合对经济法有深入研究需求的读者。

详细解释:

经济法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涉及众多法律原理和实务操作,因此选择一本合适的书籍对于学习经济法至关重要。《经济法教程》是一本全面介绍经济法原理的书籍,内容涵盖经济法的各个领域,适合初学者入门。而《经济法概论》则更加注重经济法的实际应用,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阐述方式,帮助读者理解经济法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对于希望从全局视角了解经济法的读者,可以阅读《经济法总论》,该书深入探讨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构建,有助于对经济法进行深入研究。这些书籍都是学习经济法的优质资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刑事辩护 发布:2025-08-15 17:56:55 浏览:458
澳大利亚公司法律体系 发布:2025-08-15 17:46:58 浏览:262
涉外法规汇编 发布:2025-08-15 17:45:51 浏览:217
经济法休假天数 发布:2025-08-15 17:43:05 浏览:399
杨欣律师 发布:2025-08-15 17:39:53 浏览:518
怎么样东莞市维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2025-08-15 17:37:03 浏览:66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5-08-15 17:33:14 浏览:119
司法鉴定十级标准 发布:2025-08-15 17:26:47 浏览:295
12小时连班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8-15 17:26:00 浏览:804
艾滋病防治条例自几日起施行 发布:2025-08-15 17:12:30 浏览: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