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员工飞违反了劳动合同法
①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须提前一个月提交书面申请书”的约定违法:劳动者提前一个月递交辞职专书的,不需要属向单位申请,也不需要单位批准,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力而不是用人单位给予的权力,劳动者只要尽到提前通知的义务就行,单位没有是否批准的权力。这是属于无效的。
“乙方须承担合同期限内甲方为乙方缴纳的所有社保费用”、“并承担合同期限内甲方为乙方缴纳的所有社保费用”的约定违法:缴纳社保本来就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没有权力将其义务转嫁到劳动者身上。这是属于无效的。
“如未征得甲方书面同意擅自离职的,视为乙方严重违约,乙方必须向甲方支付一定的违约金”的约定违法:只要劳动者提前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辞职的,就不存在单位同意的说法,不需要单位同意。并且违约金的约定也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这是属于无效的。
“违约金标准按甲方擅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近三个月内甲方付给乙方的平均月薪收入乘以未履行的合同期限计算(以月为准,未履行的合同期限超过三个月的按三个月计算)”的约定违法:一方面违约金的约定本身就违法,另一方面其计算方法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②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怎么办
员工和用人单位在确定劳动关系时需要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保护双方的劳动关系。它不仅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护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一、员工的法律责任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用人单位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如果用人单位因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法》造成经济损失的,员工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向该员工提出经济补偿。
那么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一般如何确定呢?首先,用人单位必须存在实际损失,用人单位遭受的实际损失通常有招收录用劳动者的费用损失,来源:网页链接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等。这里要提醒用工单位注意平时应收集相关证据,因为一旦发生纠纷,经济损失的举证责任是在单位一方的,如单位举证不能,则很容易出现败诉的结果。其次,用人单位的损失应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如上述两项条件不具备,用人单位不能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员工希望能找到好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找到好的员工,但有时往往不能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员工和用人单位彼此都提高法律意识,懂法尊法守法,尽量避免发生纠纷。一旦发生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时,用人单位也应追究员工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 职工违反劳动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
职工违反劳动合同不一定要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可以要求职工承担违约责任的,只有二种情况:
1、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并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了服务期。如果服务期未满而职工离职的,职工应承担违约责任。
2、职工与单位签订了合法的竞业限制协议,并且单位规定支付了竞业限制补偿的,则如果职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除此二种情形之外,在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由职工承担违约责任,职工也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④ 员工违规被解除劳动合同有补偿吗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被辞退是没有补偿金的,除非员工能证明劳动合同的条款不合理,否则的话,劳资双方都要遵守劳动合同当中的约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影响公司合法利益的,公司都能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如果员工违法的话,用人单位可以考虑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一般来说,员工违法行为是影响到工作,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没有影响到工作,而是其他原因触犯的法律,用人单位还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在用这条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的时候要注意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是民主、合法的,而且是经过公示送达了劳动者的。用人单位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一般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要在职位上有重大违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才可以开除员工。但是如果员工和工作岗位没有关系而有违法行为的话,用人单位可以以此理由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还是需要给予员工一定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⑤ 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单位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对于什么是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需要向全体员工通告,才能作为认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依据;
2、需要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该行为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否则,不能给予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处罚;
3、以下情形可认为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妨碍、影响、破坏生产经营秩序的;故意损毁公司或他人财产的;侵占公司财产的;不服从管理,打骂、纠缠相关人员,情节恶劣的;连续矿工或累计矿工达到一定时间的;其他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等。
⑥ 员工违反法律规定 解除劳动合同的 该怎么赔偿
1、首先解除权来属于员工的应有权利,自因此员工无论解除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员工均可以解除合同;但如果原告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合同,那么需要看是否给公司造成损失,如果公司无法证明员工的解除合同给公司造成了损失,那么员工是不须赔偿的。当然,如果劳动合同中有约定违约金(符合约定服务期以及竞业禁止的),那么员工需要按照规定支付违约金给公司。
2、如果你的赔偿是指公司支付给员工的,那么可以明确告诉你,公司不须支付任何赔偿给员工。
⑦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法中第三十九条公司是否要给予经济补偿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⑧ 没有签订合同就发现员工有违法行为应怎样处理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的违法行为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不能以此解除劳动合同。
2、没签订书面合同也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只是为以书面的形式把双方的权利义务固定下来。所以还是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走。
3、如果是在试用期内可以直接辞退,过来试用期就的协议解除,提前一个月通知或者给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合同。
4、当然如果瑕不掩瑜的话也可以继续留用哦。
⑨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我该怎么办
员工违反劳动合同我该怎么办: 员工在和你合同期内,违规承接其他劳动合同的,可版以视为员工违约,除权了违约金因为劳动法明确规定禁止的,其他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予补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