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用矛盾分析法角度看社会现象

用矛盾分析法角度看社会现象

发布时间: 2022-05-13 19:26:16

① 什么是矛盾分析法

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1、必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切忌“顾此失彼”。

2、必须坚持“重点论”,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既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具体情况,也要注意不要使具体的事物脱离普遍联系。

4、必须坚持“发展论”,分析矛盾的动态,防止思想僵化。

(1)用矛盾分析法角度看社会现象扩展阅读:

矛盾分析法要求

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内外因分析法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的原因。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矛盾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② 矛盾分析法的社会现象的矛盾分析步骤

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回多方面的矛盾统一答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③ 列举自己的生活,学习中的矛盾,试运用矛盾分析法,论述如何处理上述矛盾

比如学习的矛盾(好—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怎样正确地应用矛盾分析法,一般说来,应注意:

1、坚持深入地观察和认识问题,忌表面性

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而应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即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分析和把握各种矛盾的特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可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不是单凭直觉就能达到。

相反,只有耐心、细致、艰苦地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分析各种矛盾的各个部分,一步一步地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上去分析,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

2、坚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忌片面性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事物统一体中的各种矛盾及其两个方面的特点,既要了解正面的、肯定的因素,又要了解其反面的、否定的因素;既要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了解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而且还要了解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和互相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对事物的认识既是全面的,又能把握重点和主流,否则就会陷入片面性。

3、坚持从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忌主观性

要做到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对事物矛盾的分析,不能套用统一的模式或先验的根据,只能遵循事物自身的逻辑和矛盾运动的法则。

经验主义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当前事物的矛盾及其性质;教条主义则把某些抽象的理论原则强加在现实事物中的具体矛盾上。这两种态度都是主观主义,脱离具体事物自身矛盾的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3)用矛盾分析法角度看社会现象扩展阅读: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 用矛盾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版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权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即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革命实践开辟的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用矛盾分析法角度看社会现象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⑤ 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们工作生活的指导意义

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5)用矛盾分析法角度看社会现象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⑥ 如何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人类社会的运行与发展

通过考古,发现人类的遗留物是分阶段发展的。从石器的打磨到陶器的制作为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体现的文化只有与动物斗争图形绘画,但没有文字。从陶器的利用到青铜器的为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出现占卜,气象,分配财物文字记载。从青铜器到铁器、磁器、钱币的使用为一个时期,其文字记载有了兵器、兵书、礼仪法律、供奉神灵、医药、思想等内容。从铁器到火药为一个时期,其文字记载涉及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战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火药到原子弹为一个时期,文字记载有了宗教和哲学的特别内容。纵观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可以发现,人类社会一直处于矛盾的斗争之中,其各种矛盾中有两个主要方面,就是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激烈的主要矛盾时,也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灾难和反灾难的矛盾突出之时,即部分人类群体生存资源的匮乏之时。所以,要解决人类社会正常运行还是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自然给予人类的灾难什么时候也不是全球性的,随着技术的完备也完全可以进行安全的转移和资源的调配以解决部分人群与自然地矛盾。但是,世界的大同的主张者马克思至今不能被资本的拥有者们承认。特别是地域性的国家及民族承认。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只能靠日益伤害自然地科学技术来解决,如此下去,终究会被已经解决了的人与自然矛盾重现或扩大。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也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人们再不会被宗教所蒙骗而采取像原子弹式的最终爆炸斗争。

⑦ 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

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矛盾分析:要做到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我们对事物矛盾的分析,不能套用统一的

模式或先验的根据,只能遵循事物自身的逻辑和矛盾运动的法则。经验主义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当前事物的矛盾及其性质;教条主义则把某些抽象的理论原则强加在现实事物中的具体矛盾上。这两种态度都是主观主义,脱离具体事物自身矛盾的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⑧ 矛盾分析法包括哪些具体方法

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性),又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同一性: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接,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构成复杂事物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每一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用矛盾分析法角度看社会现象扩展阅读

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当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

“从统一中把握对立”是指在我们分析事物中,要把事物视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其内在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联结和相互贯通中,把握它们的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对立的性质。

这表明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的对立:

(1)对立不是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把握的A不是-A的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同一中的对立性质;

(2)对立不是外在的反对,而是矛盾统一体自身内在的相互否定,在否定中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这样把握的对立,对于直观思维、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思维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在持直观思维、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思维的人看来,矛盾只存在于悖理的思维中,客观事物是自身同一的,怎么可能“自相矛盾”呢?如美国实用主义着悉尼?

胡克认为,只是判断、论断、证明才可能有矛盾,事物和现象决不可能有矛盾。意大利哲学家卢?乔?科莱蒂认为,矛盾只存在于命题与命题之间,而不存在于事物之间;对于科学来讲,矛盾永远而且只能是应该排除的主观错误,科学包含了无矛盾原理,当理论自相矛盾时,科学会立即宣判理论的虚伪性。

这种看法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客观事物确实具有“自身同一”的一面,或者说具有相对静止、质态的相对稳定性的一面,否则的话,客观事物就不可能被我们“直观”、“经验”。

但是,一个事物如果不包含与它自身性质相否定的东西,那它怎么可能动变、转化为与它正相反的新事物呢?因此,我们必须从事物的“自身同一”(统一)中去发现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其本质,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⑨ 什么是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的步骤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再次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矛盾分析法的特点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要求[1]第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的斗争性是以矛盾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在采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中,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将同一性与斗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
第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内外因分析法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的原因。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内因决定的。正因为这样,事物才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把这一原则贯彻到方法论上,就是要坚持内因分析法。内因分析法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矛盾时,把立足点放在内因上,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坚决抵制忽视外因作用的错误思想。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矛盾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第四、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之所以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矛盾分析方法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的任何矛盾的时候,从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分析问题,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又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二者的差异、排斥甚至对立,全面的研究矛盾双方的复杂关系。同时,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穿于矛盾的分析之中,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采取折衷的、中庸的态度。

⑩ 概述矛盾分析法的原理并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认识和处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正直原则: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平等原则: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

方法特点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矛盾分析法

热点内容
道德经十九章感悟 发布:2025-05-23 10:26:32 浏览:348
2017中华人民劳动法 发布:2025-05-23 10:26:29 浏览:342
最高院关于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3 10:20:46 浏览:989
法律硕士研究生工作好找吗 发布:2025-05-23 10:20:06 浏览:111
民事诉讼法实行81 发布:2025-05-23 10:12:05 浏览:844
劳动法短期病假的规定 发布:2025-05-23 10:04:35 浏览:933
社会与法普法栏2017目剧 发布:2025-05-23 10:03:56 浏览:602
土地局出的证明有法律效力么 发布:2025-05-23 09:53:48 浏览:607
浙江义乌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23 09:51:37 浏览:812
商法的营业自由原则 发布:2025-05-23 09:47:54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