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顾功耘

经济法顾功耘

发布时间: 2022-05-17 18:44:56

㈠ 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

(一)经济法是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
关于这个命题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正确性进行了论证,从经济法的产生过程和背景、从学者们对经济法所下定义中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另外,通过前文分析,我们知道经济关系是指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作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国家经济管理关系是众多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即经济法也是众多的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中的一个法律部门。如此一来,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个结论,即经济法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
但上述结论并不是本文论证的重点,本文的论证重点在于:
(二)经济法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这种调整是一种二次调整
为什么说经济法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是一种二次调整呢?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 从经济法的产生动因来看
经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而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是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社会前提 。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私权自由向私权限制的演变、契约自由向契约限制的演变以及自由竞争向垄断的演变 促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制度――经济法的逐渐产生与形成。可见,经济法是在调整原来由私法无法调整的领域以及虽由私法可以调整但又不宜由其继续调整的领域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与上面我们对二次调整的范围的分析一对照,我们可以直观的发现,这个领域也就是属于二次调整的领域。
2、 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范围来看
依笔者在理论准备部分所分析的,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这种调整对象的范围可以具体区分为宏观调控关系、微观规制关系、国有参与关系、涉外管制关系以及市场监管关系 。这些由经济法调整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其实也都可以纳入二次调整的范围内,比如宏观调控关系属于民法商法和其他法律(诸如劳动法等)不能调整的经济关系范畴;微观规制关系属于民商法或劳动法等法律可以调整,但调整结果可能会违背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经济关系;国有参与关系是国家自身参与的经济关系;涉外管制关系以及市场监管关系则是从政策目标出发,国家认为有必要调整的经济关系。可见,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范围来看,它与二次调整的范围也是一致的。
3、 从经济法的价值来看
根据顾功耘教授的观点,经济法的价值最终可以表述为“可持续发展的社
会整体效益”。 这显然是与民商法不同的。民商法是以弘扬私权神圣与契约自由精神的面目出现在商品经济中的。它鼓励经济个体为追逐自己的利益进行生产与交换,反对外力的不法干预。很显然,民法关注的是个体的效益。尽管民法在一定阶段为适应需要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张,但由于其基本内核的自我约束,无法进行太大的突破。当资本经济达到了相当规模后,个体极度的扩张的积累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平衡,进而威胁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制约也个体效益的实现。这时人们不得不注重整体利益的重要性,于是经济法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对经济格局作出统筹安排,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对经济机制的有害因素进行排除等等。
可见,经济法的价值定位于社会的整体效益,而这种整体效益的重视正是在民商法的一次调整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才越来越凸显的。这种价值定位的过程也就是对经济法二次调整的作用的认可的过程。
4、 从经济法的社会功能来看
民商法以个体理性为基础,侧重保护个人自由和基本财产权,反映市场交换的自然法则,其主旨在于提供给市场主体平等身份和均等机会;经济法则以社会整体理性为基础,呈现社会效率和公正秩序的规则,其主旨在于为整个社会市场运行提供和谐发展的秩序。如果说民法的基本精神在于平等,那么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在于协调,这是经济法的核心和灵魂。
可以说,经济法是在民法过去完全自治的领域内增加了国家或政府管理和调节的内容,是对有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意思自治的限制;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法律从个体权利本位过渡到社会权利本位的过程,经济法是实现社会权利本位的法律手段。所以民法是市场的基础法,经济法产生于民法的基础上,是对个体权利的限制,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二次调整。

综上所述,经济法是一种对社会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但是这种调整又是不同于民商法调整方式的一种再调整,即二次调整。经济法不论是从其产生与发展的动因、从它的调整对象、还是从它的社会功能来看都处处体现着这种二次调整的特质而这种特质也决定了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独立存在。

㈡ 华政民商法怎么样

华政的民商来还可以,源但不是华政最好的专业,华政强势的是四个学科,法史,经济法,刑法,国际法。
就单从民商这个专业来说,人大是很好的。其他当然中政,武大这些都非常不错。一般来说,政法院校的民商都还是不错的。只是相对于本校的其他专业来说,有些是强势科目,有些是比较一般的。

㈢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系好吗将来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都差不多的,在华政都不是容易考的专业。不过从实力上讲,华政的民商法是很弱的,而经济法在全国都很有实力。民商法中几乎没有全国有名的学者,但经济法中有顾功耘、罗培新、董保华、郑少华等一大批学者,而且各有所长,所以经济法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㈣ 顾功耘的个人履历

顾功耘,1957年7月生,江苏靖江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为华东政法大内学副校长,教授,容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院长,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自1986年开始从事经济法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商法,其中经济法的研究重点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和国有经济法律制度,商法的研究重点为公司法和证券法。顾功耘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会长、上海市金融法制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上海市委党校客座教授、上海外贸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㈤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学)考试的联考的科目和参考书目怎么选择啊

030101法学理论18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1法学理论④802法学综合802法学综合(含法理学、法律史、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030102法律史01中国法制史02中国法律文化03外国法制史04西方经济法制史2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2法律史④802法学综合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中国宪法02行政法学03立法学04教育法学30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④802法学综合 030104刑法学01刑法学02犯罪学03青少年犯罪研究6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4刑法学④802法学综合 030105民商法学94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③605民商法学④802法学综合 030106诉讼法学01刑事诉讼法02民事诉讼法03刑事侦查学5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6诉讼法学④802法学综合606诉讼法学包括①刑事诉讼法②民事诉讼法③刑事侦查学。报考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方向的考生均选考①刑事诉讼法②民事诉讼法报考刑事侦查学方向的考生选考①刑事诉讼法③刑事侦查学。030107经济法学01经济法02商法03劳动法9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07经济法学④802法学综合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2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8环境法学④802法学综合 030109国际法学92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09国际法学④802法学综合报考日语语种的考生需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030120司法鉴定01法医02物证技术03司法会计04计算机与声像资料鉴定 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10司法鉴定④803法学综合(鉴定) 803法学综合(鉴定)包括:①《法学概论》、②《刑事诉讼法学》、③《民事诉讼法学》、④《诉讼证据法学》该专业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培养。有医学、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背景或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优先,本专业同时招收委培生。司法会计方向需有会计相关专业背景,复试时加试一门专业课。计算机与声像鉴定方向复试时加试一门专业课《计算机网络》。★030121知识产权22①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11知识产权法学④804法学综合(知产)804法学综合(知产)包括①法学基础(含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②专业基础(民法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任选其一)。同等条件下有法语背景的优先。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020205产业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版);《现代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030101法学理论: 《现代西方法理学》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法理学导论》徐永康主编、顾亚璐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法理学专论》徐永康主编、苏晓宏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030102法律史:《中国法制史》王立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法律制度史》丁凌华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法制史》(第四版)(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外国法制史》何勤华、李秀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宪法学教程》殷啸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沈福俊、邹荣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030104刑法学:《刑法学》刘宪权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补充修改规定。 030105民商法学:《民法学》(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彭万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或《民法学》高富平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许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近两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商法学》(高等政法院校教材)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或《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30106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叶青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2000—2005年)叶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民事诉讼法案例与图表》叶青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诉讼证据法学:指引、案例与文献》叶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侦查学》杨正鸣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侦查学原理》杨正鸣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030107经济法学:《经济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保护法学》(第四版)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环境法原理》吕忠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自然资源法学》张梓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生态主义法哲学》郑少华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030109国际法学:《国际公法学》(第二版)王虎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国际私法学》丁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国际经济法学》朱榄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近两年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 ★030120司法鉴定:《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杜志淳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司法鉴定相关法律法规(截至2008年10月1日之前);《法医学》闵银龙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物证技术学》徐立根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2版第1次印刷。《法学概论》(第十版),吴祖谋李双元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叶青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诉讼证据法学》叶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030121知识产权: 《宪法学教程》殷啸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俞子清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民法学》高富平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或《普通物理学》黄新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或《普通化学》马家举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知识产权法学》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2法学综合我校提供法学综合课考试大纲。 法理学部分:《法理学导论》徐永康主编、顾亚璐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四、六、九、十四、十五、十六章。 法律史部分:《中国法制史》王立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章第一、二 、三节,第七章第二、三、四节,第十三章第一、二、三节;《外国法制史》(第四版)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第十章。 宪法学部分:《宪法学要义》殷啸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 刑法学部分:《刑法学》刘宪权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十章第二节、第四节,第十一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十二章第二节、第五节,第十三章第二节,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十七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第四节,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第二十八章第二节、第三节。 民法学部分:郑云瑞著《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二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五节、第八章、第十章第六节。 诉讼法学部分:《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叶青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五章、第七章、第十五章;《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六章、第十二章。 经济法学部分:《经济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六章第二、三、四节,第九章第一、二、四节,第十四章第一、二节,第十六章第一、二、三节。 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9d6db0100bqf6.html

㈥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经济法律应有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是对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以及经济法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思想。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规所体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是经济规律与法律科学结合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确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健全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还要体现我国信守对世贸组织的承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应随之注入新的内容.在中国,经济法学在1979年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实行而产生的。在20年来的学说争论和法治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法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理论界相当普遍地承认了经济法是一个独立而且重要的法的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体系渊源、地位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正在日益深入。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基础来讨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一、经济法基本原则提出的理论依据和背景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已经一致承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整个法学界绝大多数人也承认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是确立的。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 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不同法律规范的总和”。①法律所调整的对象无非是以各种形态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等等。法律部门就是以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作为依据来划分一部法律属于哪个部门的。那么,一个法律部门地位的确立,必须有其特有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简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或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②具体分为:宏观调控关系,微观规制关系,国有参与关系,对外管制关系,市场监督关系五个方面。③而且,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可以分开的。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法的立法工作紧密结合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对一些重要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制定了一大批经济法律和法规。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已初具规模,为经济法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法的分类(divisions of the law)是指“在任何一个已有合理的,成熟的理论和已形成内容丰富的原则和规则的法律体系中,法学家为了评注和研究的方便,总是把所有规则分成一定数量的部门和次部门,并不断寻求合适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和分组”。④由此可见,法的部门的确立和法的分类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形成内容丰富的原则”。民法作为一个完善和重要的法的部门,有以《民法通则》为核心的规范性文件体系,有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等基本原则。相对应的,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的部门,也应该有其基本原则和核心基本法。二、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学说明确经济法原则的含义是评判学说的前提和基础。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原理或出发点”。⑤基于这个论述,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能够全面反映它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寓存于整个经济法体系中的指导思想。首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作为其工具性的一面,是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服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主权者有不同的利益追求,那么经济法所调整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其指导性原则也就随之变动;第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带有国别色彩的,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法往往着重于国家干预,而我国需要的是开放自由的市场,防止行政垄断的干预;第三,原则必须是高度概括性的,若确立得过于具体化,就是属于法律规则的范畴了。当前学术界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有⑥: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和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经济民主和经济法制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等等。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上述学者提出的观点,有其可取的部分,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我国经济法学界一般认为,传统民法强调“私法优先”,传统行政法强调“公法优先”,而经济法则是将私法和公法放在“互为优先”的地位。这个“互为优先”反映的即是一种社会本位思想,即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兼顾;然而像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就不应该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因为这个思想不仅仅是经济法要贯彻的,同时也是商法、行政法等部门法都应坚持的,故应该将其视为宪法原则。笔者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协调经济原则。市场管理法,如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等等都是国家对经济的调整管理,“国家之手”在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是协调本国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应该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注意客观经济条件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主动灵活地发挥经济法的调节作用。第二、效率公平原则。“效率是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公平是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⑦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往往是不能兼顾的,一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要么重效率轻公平,要么重公平轻效率。经济法的作用就在于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公平。在某一个阶段可以促进其中的一面,但就整体而言必须兼顾二者。第三、利益兼顾原则。要贯彻利益兼顾原则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国家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企业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⑧经济法的任务就在于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兼顾地方、企业、个人等各种利益,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和治理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因此,经济法必须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为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四、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的意义上述四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联系着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贯穿了国家调控经济的全部过程,使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得到结合,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基本原则的确立,巩固了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法的部门的地位,完善了经济法学理论体系,有利于抵制“大民法观念”和“经济法学说”,有力驳斥“经济法没有理论”的观点。其次,在实务上,原则的确立为经济法规则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对新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经济法律具体条文亦有指导意义。经济法原则可以作为未被法条规定的疑难经济案件的断案依据和审判依据,并且为制定《经济法纲要》指出立法方向。经济法学界、整个法学界,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会因基本原则的确立而受益。]

㈦ 经济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 2003-8-18 作者:唐 勇
摘要:该文从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出发,针对现行教材的不足,通过对学者已有观点的总结,提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此完善经济法体系,有助于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并为制定《经济法纲要》指出了立法方向。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

在中国,经济法学在1979年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实行而产生的。在20年来的学说争论和法治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法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理论界相当普遍地承认了经济法是一个独立而且重要的法的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体系渊源、地位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正在日益深入。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基础来讨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提出的理论依据和背景
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已经一致承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整个法学界绝大多数人也承认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是确立的。
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 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不同法律规范的总和”。①法律所调整的对象无非是以各种形态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等等。法律部门就是以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作为依据来划分一部法律属于哪个部门的。那么,一个法律部门地位的确立,必须有其特有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简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或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②具体分为:宏观调控关系,微观规制关系,国有参与关系,对外管制关系,市场监督关系五个方面。③而且,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可以分开的。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法的立法工作紧密结合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对一些重要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制定了一大批经济法律和法规。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已初具规模,为经济法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
法的分类(divisions of the law)是指“在任何一个已有合理的,成熟的理论和已形成内容丰富的原则和规则的法律体系中,法学家为了评注和研究的方便,总是把所有规则分成一定数量的部门和次部门,并不断寻求合适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和分组”。④由此可见,法的部门的确立和法的分类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形成内容丰富的原则”。民法作为一个完善和重要的法的部门,有以《民法通则》为核心的规范性文件体系,有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等基本原则。相对应的,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的部门,也应该有其基本原则和核心基本法。

二、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学说
明确经济法原则的含义是评判学说的前提和基础。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原理或出发点”。⑤基于这个论述,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能够全面反映它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寓存于整个经济法体系中的指导思想。首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作为其工具性的一面,是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服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主权者有不同的利益追求,那么经济法所调整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其指导性原则也就随之变动;第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带有国别色彩的,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法往往着重于国家干预,而我国需要的是开放自由的市场,防止行政垄断的干预;第三,原则必须是高度概括性的,若确立得过于具体化,就是属于法律规则的范畴了。
当前学术界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有⑥: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和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经济民主和经济法制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等等。

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上述学者提出的观点,有其可取的部分,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我国经济法学界一般认为,传统民法强调“私法优先”,传统行政法强调“公法优先”,而经济法则是将私法和公法放在“互为优先”的地位。这个“互为优先”反映的即是一种社会本位思想,即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兼顾;然而像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就不应该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因为这个思想不仅仅是经济法要贯彻的,同时也是商法、行政法等部门法都应坚持的,故应该将其视为宪法原则。
笔者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协调经济原则。市场管理法,如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等等都是国家对经济的调整管理,“国家之手”在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是协调本国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应该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注意客观经济条件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主动灵活地发挥经济法的调节作用。
第二、效率公平原则。“效率是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公平是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⑦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往往是不能兼顾的,一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要么重效率轻公平,要么重公平轻效率。经济法的作用就在于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公平。在某一个阶段可以促进其中的一面,但就整体而言必须兼顾二者。
第三、利益兼顾原则。要贯彻利益兼顾原则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国家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企业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⑧经济法的任务就在于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兼顾地方、企业、个人等各种利益,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和治理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因此,经济法必须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为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四、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的意义
上述四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联系着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贯穿了国家调控经济的全部过程,使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得到结合,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基本原则的确立,巩固了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法的部门的地位,完善了经济法学理论体系,有利于抵制“大民法观念”和“经济法学说”,有力驳斥“经济法没有理论”的观点。
其次,在实务上,原则的确立为经济法规则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对新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经济法律具体条文亦有指导意义。经济法原则可以作为未被法条规定的疑难经济案件的断案依据和审判依据,并且为制定《经济法纲要》指出立法方向。
经济法学界、整个法学界,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会因基本原则的确立而受益。

注释:
①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8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第1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③ 顾功耘、刘哲昕著《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载《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和前瞻——2000年全国经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精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④ [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第264页,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编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⑤ 同注①第74页
⑥ 主要参考 刘隆亨著《经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肖平主编《中国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李昌麒主编《经济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⑦ 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第5页,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⑧ 刘隆亨著《经济法概论》第5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资料:http://www.51lw.com/article/law/3217.htm

㈧ 华东政法法律考研

华东政法大学
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招生人数、学制及学习方式
我校 2009 年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 850 名(含统考生、联考生、推荐免试生),具体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三年,学习期限可延长到五年。

三、报考条件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四十周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往届本科毕业生。
2 、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条件: A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 2007 年 9 月 1 日以前毕业); B 、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425 分以上)或者取得普通高校专升本或自学考试本科六门以上主干课程合格证书(由本科院校教务处或自学考试部门盖章证明)。
3 、对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上述同等学力的报考条件报考。
4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只招收非法学专业毕业的考生(下列 13 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5 、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6 、在校研究生、国防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

四、报名办法
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网上报名 考生在网报时间内( 10 月 10 日— 31 日)通过互联网登录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http://www.yz.chsi.com.cn ),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选择方便的报考点。考生必须在相应的栏目内正确填写所报考专业的研究方向、选考科目及其对应的代码。
2 、现场确认 考生在现场确认时间内( 11 月 10 日— 14 日)携带本人的身份证(或军官证)、本科毕业证书(应届生凭学生证,同等学力者提供相关材料)确认报考资格,并办理交费和现场图像采集等手续。 在上海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华东政法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3 、如考生在报名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而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资格。

五、考试
1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 、考试时间由教育部在当年招生通知中规定(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3 、考试地点由报名点另行通知。
4 、全国统考的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详见招生目录)。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余的业务课由学校自行命题(学校提供考试参考书目或大纲)。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 3 小时。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 100 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 150 分。
5 、法律硕士联考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含刑法、民法)专业综合(含法理、宪法、中国法制史)。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使用全国统考试卷,两门业务课的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承办。
6 、复试办法和程序一般在 4 月中旬公布,复试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复试采取差额复试,方式为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7 、除“法律硕士联考”的同等学力考生外,其他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六、调剂
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但因招生名额限制无法复试的考生,可以申请调剂。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当年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七、体格检查
考生复试时按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八、录取
1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2 、录取类别分为计划内(非定向、定向)、计划外(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形式。录取前,定向、委托培养的考生需单位、学校和考生三方之间签署培养合同,入学时其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不转入学校;非定向、自筹经费的考生需签署录取协议书,入学时其人事档案必须转入学校,户口可按需要同时迁移。

九、培养费用
产业经济学、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六个专业对录取为国家计划内硕士生每学年收取学杂费 5000 元,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每学年收取培养费 8000 元。 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律硕士五个专业对录取为国家计划内硕士生每学年收取学杂费 7000 元,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每学年收取培养费 10000 元,其他法学各专业上述费用分别为 6000 元和 9000 元。

十、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均回原定向或委托单位。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与用人单位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负责办理就业派遣手续。

十一、其他
1 、学校为研究生设立“助教、助研、助管”等三助岗位,研究生可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相应的津贴。学校为在校生设立多种奖学金,为困难学生设立困难补助和银行贷款等,资助研究生完成学业;学校另设新生奖学金,对被录取的第一志愿的优秀硕士研究生,给予奖励。
2 、我校所有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接受推免生的人数不超过我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百分之十。
3 、有关招生信息请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主页 www.law.ac.cn ,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信息为准。

十二、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长宁校区万航渡路 1575 号 17 号楼 103 室
联系部门: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 200042
电话: 021 - 62071672 62071561 62071605
传真: 021 - 62071672
email : [email protected]

200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0205 产业经济学
1 1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303 数学三④ 801 经济学
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下同)。

030101 法学理论
1 8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01 法学理论④ 802 法学综合
802 法学 综合(含法理学、法律史、宪法学、 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 )。

030102 法律史

01 中国法制史

02 中国法律文化

03 外国法制史

04 西方经济法制史
24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法律史④ 802 法学综合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1 中国宪法

02 行政法学

03 立法学

04 教育法学
3 0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④ 802 法学综合

030104 刑法学

01 刑法学

02 犯罪学

03 青少年犯罪研究
65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04 刑法学④ 802 法学综合

030105 民商法学
9 4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③ 605 民商法学④ 802 法学综合

030106 诉讼法学

01 刑事诉讼法

02 民事诉讼法

03 刑事侦查学
55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06 诉讼法学④ 802 法学综合
606 诉讼法学包括① 刑事诉讼法 ② 民事诉讼法 ③ 刑事侦查学。

报考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方向的考生均选考 ① 刑事诉讼法 ② 民事诉讼法

报考刑事侦查学方向的考生选考 ① 刑事诉讼法 ③ 刑事侦查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1 经济法

02 商法

03 劳动法
94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607 经济法学④ 802 法学综合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 2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08 环境法学④ 802 法学综合

030109 国际法学
9 2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609 国际法学④ 802 法学综合
报考日语语种的考生需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 030120 司法鉴定

01 法医

02 物证技术

03 司法会计

04 计算机与声像资料鉴定

20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10

司法鉴定④ 803 法学综合 ( 鉴定)

803 法学综合 (鉴定)包括:①《法学概论》、②《刑事诉讼 法学》、③《民事诉讼法学》、④《诉讼证据法学》

该专业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培养。 有医学、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背景或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优先,本专业同时招收委培生。司法会计方向需有会计相关专业背景,复试时加试一门专业课。计算机与声像鉴定方向复试时加试一门专业课《计算机网络》。

★ 030121 知识产权
2 2
•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611 知识产权法学④ 804 法学 综合( 知产)
804 法学 综合( 知产)包括 ①法学基础(含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②专业基础(民法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任选其一)。同等条件下 有法语背景的优先。

030201 政治学理论
7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12 政治学原理④ 805 行政学原理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7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1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④ 806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7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14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④ 8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0401 行政管理
1 8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③ 615 公共管理学④ 805 行政学原理

120404 社会保障
1 2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 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616 社会保障学④ 808 劳动法与人力资源管理
808 劳动法与人力资源管理(含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 。

030180 法律硕士
2 20
① 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 398 法硕基础④ 498 法硕综合

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020205 产业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三版);《现代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030101 法学理论 : 《现代西方法理学》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法理学导论》徐永康主编、顾亚璐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法理学专论》徐永康主编、苏晓宏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030102 法律史 : 《 中国法制史》王立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中国法律制度史》丁凌华主编,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外国法制史》(第四版)( 21 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外国法制史》何勤华、李秀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宪法学教程》殷啸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沈福俊、邹荣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030104 刑法学 : 《刑法学》刘宪权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补充修改规定。

030105 民商法学 : 《民法学》(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彭万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或《民法学》高富平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婚姻家庭继承法学》许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近两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商法学》(高等政法院校教材)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或《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030106 诉讼法学 : 《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叶青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 2000—2005 年)叶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民事诉讼法案例与图表》叶青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诉讼证据法学:指引、案例与文献》叶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侦查学》杨正鸣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7 年版;《侦查学原理》杨正鸣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7 年版。

030107 经济法学 : 《经济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环境保护法学》(第四版)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环境法原理》吕忠梅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自然资源法学》张梓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生态主义法哲学》郑少华著,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030109 国际法学 : 《国际公法学》(第二版)王虎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国际私法学》丁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国际经济法学》朱榄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近两年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

★ 030120 司法鉴定: 《 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杜志淳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第 1 版;司法鉴定相关法律法规(截至 2008 年 10 月 1 日 之前);《法医学》闵银龙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年 2 月第 1 版;《物证技术学》徐立根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5 月第 2 版第 1 次印刷。《法学概论》(第十版),吴祖谋 李双元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叶青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诉讼证据法学》叶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 030121 知识产权: 《宪法学教程》殷啸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俞子清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民法学》高富平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或《普通物理学》黄新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或《普通化学》马家举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年版;《知识产权法学》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030201 政治学理论 :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政治学概论》孙关宏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公共行政学》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秉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7 月第 1 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08 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2 月第 3 版。

120401 行政管理 :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近年来印刷的版本均可);《行政管理学》(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或者类似教材)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公共管理学》黎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公共管理学》(或者类似教材)第二版,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20404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社会保障法论》方乐华著,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1 年版;《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董保华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叶向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劳动经济学》曾湘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030180 法律硕士 :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第八版,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曾宪义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2008 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法规教育司联合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 802 法学综合我校提供法学综合课考试大纲。 法理学部分: 《法理学导论》徐永康主编、顾亚璐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二、四、六、九、十四、十五、十六章。

法律史部分: 《中国法制史》王立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二章第一、二 、三节,第七章第二、三、四节,第十三章第一、二、三节;《外国法制史》(第四版)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三章、第十章。

宪法学部分: 《宪法学要义》殷啸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五章。

刑法学部分: 《刑法学》刘宪权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十章第二节、第四节,第十一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十二章第二节、第五节,第十三章第二节,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十七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第四节,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第二十八章第二节、第三节。

民法学部分: 郑云瑞著《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第二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五节、第八章第二节、第十章第六节。

诉讼法学部分: 《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叶青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五章、第七章、第十五章;《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六章、第十二章。

经济法学部分: 《经济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三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六章第二、三、四节,第九章第一、二、四节,第十四章第一、二节,第十六章第一、二、三节。

㈨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很多很来多很多。
最好的源自然是顾功耘,现在罗培新也很抢手,陈康华门路蛮多的据说会帮忙介绍工作但是属于放羊管理,徐诗英是我同学的导师据说不错,唐波票据法不错但是强不过民法那儿的傅鼎生,杨忠孝搞破产法的,吴弘信托法商法什么的,孙效敏貌似不带了吧具体也不清楚,其他就不了解了,经济法老师老多了。。。

㈩ 想考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看什么书

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

1.研究方向:
01经济法
02商法
0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

2.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属论②201英语③607经济法学④402法学综合

3.参考书目:
《经济法教程——新世纪法学教材》顾功耘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第1版
《商法教程——新世纪法学教材》顾功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第1版

热点内容
普会村法院 发布:2025-05-20 13:45:23 浏览:378
关于退伍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17 发布:2025-05-20 13:44:37 浏览:844
2014一建法规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05-20 13:44:28 浏览:660
民法典演戏 发布:2025-05-20 13:31:37 浏览:474
司法辅拍书 发布:2025-05-20 13:31:30 浏览:4
二建法规mp3 发布:2025-05-20 13:25:02 浏览:464
婚姻法34条中中止妊娠 发布:2025-05-20 13:24:46 浏览:168
劳动法年假界定 发布:2025-05-20 13:18:02 浏览:684
会计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区别 发布:2025-05-20 12:39:14 浏览:88
欺负残疾人法规 发布:2025-05-20 12:39:04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