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二百零四
① 合同法对借款利息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第二百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2、第二百零一条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3、第二百零四条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4、第二百零七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5、第二百零八条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6、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1)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扩展阅读:
民间借贷利息
民间借贷可以是有偿(有息借款)也可以是无偿(无息借款)的,是否有偿(有息)由借贷双方约定,年息36%内受国家法律保护,超过36%无效。
在有息借贷中,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了利率标准后又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 对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网络-民间借贷利息
② 民法典劳动合同规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对多长时间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没有规定,而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要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适用期内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一条 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自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开始计算。
第二百零二条 按照年、月计算期间的,到期月的对应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没有对应日的,月末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第二百零三条 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期间的最后一日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时;有业务时间的,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为截止时间。
第二百零四条 期间的计算方法依照本法的规定,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③ 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借条诉讼时效在20年内,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2年。有相关法律吗给我引用一下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3)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扩展阅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借款合同怎样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章的相关规定,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内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容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
其中,提供货币的一方称贷款人,受领货币的一方称借款人。借款合同又称借贷合同。按合同的期限不同,可以分为定期借贷合同、不定期借贷合同、短期借贷合同、中期借贷合同、长期借贷合同。按合同的行业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工业借贷合同、商业借贷合同、农业借贷合同。
(4)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扩展阅读:
借款人的权利义务
1.提供真实情况。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2.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合同对借款有约定用途的,借款人须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接受贷款人对贷款使用情况实施的监督检查。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3.按期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当借款为无偿时,借款人须按期归还借款本金;当借款为有偿时,借款人除须归还借款本金外,还必须按约定支付利息。
⑤ 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借款合同的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一百九十六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一百九十七条 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一百九十八条 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二百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二条 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第二百零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二百零四条 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第二百零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二百零六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二百零七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⑥ 租赁合同并未要求单方违约就要支付违约金,房东有权扣违约金吗
【裁判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裁判文号】(2020)最高法民申2309号
【裁判日期】2020年8月11日
核心裁判观点:
1、违约金与损失赔偿可以同时主张
违约金与损失赔偿均系填补违约所致损失的方法,当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当事人遭受的实际损失时,法律并未禁止二者同时适用,华润公司有关违约金与损失赔偿不能同时适用的申请再审理由,不能成立。
2、承租人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损失
损失总额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得利益损失包括再出租前的物业闲置损失、再出租租金与原约定租金的总差额、未能再出租物业的损失;租赁合同中同时约定物业费的,可得利益损失亦包括物业费对应的损失。
3、适用法律确有不当,不代表法律适用错误
二审判决在认定华美公司因华润公司违约行为所受损失为19231029.14元的情况下,判令华润公司支付违约金1000万元并赔偿损失19231029.14元,适用法律确有不当。
综上,原二审判决适用法律虽有瑕疵,但综合全案处理来看,判决结果总体适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条,原二审判决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六项规定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情形
附:完整裁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书
(2020)最高法民申2309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辽宁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住所地: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南八中路73号4楼。
法定代表人:武建威,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韩阳,该公司员工。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丹东华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锦山大街78-8号。
法定代表人:匡远茂,该公司董事长。
再审申请人辽宁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公司)因与被申请人丹东华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美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不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辽民终53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华润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申请再审。主要事实和理由:(一)原审判决认定华润公司违约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华润公司系依据案涉《租赁合同》第1.10条和4.3.1条约定行使解除权,并不构成违约。退一步而言,即使华润公司没有单方解除权,在华润公司表示可以继续履约但希望减少租赁面积仍未取得华美公司同意后,华润公司又表示希望可以继续全面履行《租赁合同》,但此时华美公司明确拒绝并称已经出租给了第三方,故案涉合同解除并非华润公司违约所致,原审认定华润公司根本违约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二)原审判决同时支持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违约金不具有惩罚的性质,一方违约赔偿的相关金额不应超过损失,原审判决同时支持违约金和损失赔偿的违约责任,给予了双重赔偿,违背法律规定,超过了法定的损失赔偿范围。根据《租赁合同》第10.7条和10.8条,华润公司最多仅应以1000万元为限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三)原审判决认定损失的计算方式缺乏法律依据。华美公司与案外人签订的租赁合同和案涉《租赁合同》之间的20年租金及物业费差额19231029.14元与华润公司没有因果关系,且没有可预见性,不应归入赔偿范围。按照20年租期进行计算华美公司的损失,与当事人签订合同时的预期不符,且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案涉《租赁合同》约定有可能在第4年提前解除。华美公司未向华润公司提供物业服务,不存在物业费损失,原审法院将20年期间物业费差价认定为损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华美公司提交书面意见称:(一)原审判决认定华润公司违约完全正确,华润公司称其系依据约定解除合同,没有事实依据。(二)案涉《租赁合同》第10.8条约定了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可以同时主张,且本案违约金的性质为惩罚性违约金,原审判决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同时给付正确。(三)原审计算租金和物业费损失的方式和数额认定有事实基础,符合法律规定。综上,华美公司根据华润公司提出的要求定制建设了案涉物业,并将华美新天地项目从原先的住宅项目变更为商业项目。华润公司的违约,导致华美公司遭受巨额损失,应予以赔偿,请求驳回华润公司的再审申请。
本院经审查认为
华润公司关于原审判决认定其违约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的申请再审理由不能成立。案涉《租赁合同》签订后,华美公司按照约定建设租赁物业并经华润公司确认符合其经营要求,后又应华润公司要求同意其延期开业并减少租金,华润公司在不具备合同约定终止情形的情况下,向华美公司发送《终止租赁合同及相关补充协议的通知》,以“因目前经济下行的市场环境及日趋恶化的零售市场,我司进行了战略调整”为由通知解除《租赁合同》,并且后续拒不接收案涉租赁物业,实质是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合同,其行为已经构成根本违约。在华润公司已于2016年6月15日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合同后,华美公司于2017年4月5日与案外人另行签订租赁合同,该行为属于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为防止损失扩大所采取的适当措施,华润公司以此为由主张案涉合同解除系因华美公司违约所致,缺乏理据。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增加违约金的,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以不超过实际损失额为限。增加违约金以后,当事人又请求对方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据上述规定,违约金与损失赔偿均系填补违约所致损失的方法,当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当事人遭受的实际损失时,法律并未禁止二者同时适用,华润公司有关违约金与损失赔偿不能同时适用的申请再审理由,不能成立。但民事责任以填补损失为原则,当违约金责任与损失赔偿责任均指向同一违约行为且同时适用时,二者之和不应超过违约所导致的损失总额。二审判决在认定华美公司因华润公司违约行为所受损失为19231029.14元的情况下,判令华润公司支付违约金1000万元并赔偿损失19231029.14元,适用法律确有不当。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首先,案涉《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物业面积为13303平方米,华润公司拒绝履行合同后华美公司将其中12272平方米出租给案外人,两份租赁合同约定租期均为20年,华美公司依据两份租赁合同中所能取得的12272平方米租赁物税后租赁对价差额19231029.14元,属于华美公司因违约所受的可得利益损失,华润公司关于二审判决计算该部分损失方法错误的申请再审理由,不能成立。其次,从案涉《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起算日2016年8月25日至2017年4月4日华美公司将相关物业交付案外人使用,案涉13303平方米物业在此期间的闲置损失2926660元,也属于华美公司因违约所受的可得利益损失,对此一审法院已作出认定,二审法院未予否定,但在计算华美公司损失数额时遗漏此项。第三,一审判决认定的华美公司未能租出的1031平方米租赁物的损失7663271.43元,亦系华美公司因违约而实际遭受的可得利益损失,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华润公司应予赔偿。二审判决以该1031平方米租赁物仍具有使用价值、华美公司即使因此受到损失也可从违约金中获得弥补或者另诉主张权利为由未予认定,不符合前述法律规定。因此,华美公司因华润公司违约所受的损失总额为29820960.57元(19231029.14+2926660+7663271.43),二审判决华润公司支付1000万元违约金并赔偿损失19231029.14元,并未不当加重华润公司所应承担的责任。
综上,原二审判决适用法律虽有瑕疵,但综合全案处理来看,判决结果总体适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条,原二审判决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六项规定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情形。华润公司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第六项的规定。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辽宁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的再审申请。
审判长王富博
审判员仲伟珩
审判员李赛敏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一日
⑦ 合同到期没有偿还本金、还能追要利息吗
1,合同中有约定利息的,按约定利息支付。但是利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息的四倍。
2,个人借款合同中未约定利息,视为不支付利息。但是如果逾期偿还,可以要求债务人支付逾期利息。
3,相关规定:
(1)《合同法》规定:
第二百零四条 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2)《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