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测量法主要有哪三种
㈠ 常用的测量方法三种是什么
一、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为了满足各种工程对水准点密度和精度的需要,国家测绘部门对全国的水准测量级别作了统一的规定,分为四个等级。
二、三角高程测量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简称EDM 测高,是利用测得的垂直角和距离推算两点间高差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它具有测定高差速度快、简便灵活、不受地形条件限制等优点,特别是在高差较大,水准测量困难的地区较有利。
三、GPS 高程测量
GPS 测量由于其高效性、经济性、实时性等特点已经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迫切期望能够用GPS 高程测量代替传统水准测量,GPS 技术为确定正高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精度较高,能满足工程测量的要求。
观测误差包括:
整平误差、视差、水准尺的倾斜误差。整平误差是由于符合水准气泡未能做到严格居中,造成望远镜视准轴倾斜,产生误差。只要观测时符合水准管气泡能够认真仔细进行居中,且对视线长度加以限制,与中间法一致,此误差可以消除。
视差的影响是指当存在视差时,尺像不与十字丝平面重合,观测时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读出的数也不同,因此,产生读数误差。所以在每次读数前,控制方法就是要仔细进行物镜对光,消除视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测量方法
㈡ 什么是社会测量社会测量常用的方式有哪四种
社会测量(Sociometric Methods)一种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工具。运用社会测量,可以了解群体内的人们如何选择朋友、选择工作和其他活动,为心理学研究人员提供大量关于群体结构及其变更方式的情况。
方法
一、社会测量分析定量法
最早对社会测量数据进行定量和组织的方法是矩阵法,所有选择被记录下来,并进行概括。个人姓名被列在垂直和水平轴线上,选择结果记录在受测标准的框格内。根据M.L.诺思韦的观点,所有标准的选择总数提供了社会认可情况或社会测量状况。选择被试的实际人数表示此人的社交情况,被试选择的人数表示他的社交扩展情况。根据社会测量数据,可以辨别出人们的选择是否具有互换性,甚至可以辨别出既不进行选择也不会受到选择的社会隔离者其他方法也已应用于社会测量数据。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概率模式。较复杂一些的矩阵包括按尝试错误重新安排横向直列,直到群体的团体结构安置好。同样,因素分析已用于识别和隔离群体结构的基础范围。
二、社会测量数据的图示
社会测量图示生动地描绘社会测量信息,它建立在这样一个原则之上:个人之间的选择可能呈对称性(互换)、非对称性(无互换)和不存在(社会隔离者)。这种社会测量图示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充分处理人数多的群体。有关的研究人员经论证指出,社会测量的理想规模是20人左右。
在莫雷诺的早期图示中,用符号表示团体成员,线条和箭头表示选择的方向。嗣后,诺思韦于1967年介绍了"箭靶社会测量图示"。这种图示包含四个类似射箭靶子的同心圆。每个圆代表四个分位数或概率的四个等级,从圆心向外:显著高于机遇、高于机遇、低于机遇和显著低于机遇。"明星人物"置于中心圆内,"隔离者"处在外圆内。贯穿表格中心的一根垂直线,用以分开男性和女性,通常在每个圆下面标明该圆的选择等级。
描绘四年级A班群体结构的社会测量图示(有影线的圆代表前一年不在三年级A班的学生)近年来,有关社会测量图示的运用倾向于集体而非个人。例如,D.H.哈格雷夫斯在《一所中学里的社会关系》一书中,将注意力集中于群体的团体结构,而不是"明星人物"或"隔离者"身上。上图表现了哈格雷夫斯在英国拉姆利现代中学四年级A班男生分析中所作的社会测量图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团体A控制群体结构;团体A的"明星人物"是阿德里安(29号),他是班长。
㈢ 社会资本的主要测量方法包括哪些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会资本测量方法是同伴提名法、职位生成法、资源生成法版
同伴提名法是一种社会测量权法。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1934)提出的,它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同伴提名法是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同伴提名法的基本实施方法是:让被试根据某种心理品质或行为特征的描述,从同伴团体中找出最符合这些描述特征的人来。
职位生成法:林南和杜敏于1986 CLin & Dumin} 1986)年首次提出,后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的基本假设是:社会资源不是均匀地分布在社会之中,而是按照社会地位高低呈现金字塔分布的,每一个网络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数量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在这里社会地位是以职业来代表。
资源生成法(Snijders} 1999; Vander Gaag &Snijders, 2005)是测量社会资本的最新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提名法/诠释法和职位生成法的缺点,同时又综合两者的优点,既具有职位生成法的经济性,又具有提名法/诠释法的内容效度。它与职位生成法的问卷结构相似,但是它询问的是被调查者在其社会网络中所能获得的具体资源。
㈣ 社会测量法的介绍
社会测量法是心理学家莫里诺(J.L. Moreno)于1934年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谓社会结构,通过社会测量,人们可以了解人的人际知觉方式、团体凝聚力等团体特征。
㈤ 社会测量法的应用
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回群体中有答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
这种方法,可以把群体成员心理上的结合加以数量化,而且揭示出的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不被当事人所觉察的,比如成员之间的好感或情绪方面的联系等。
另外,运用这种方法了解一个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相对比较节省时间,因而,社会测量法一经问世,就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广泛注意,被广泛运用于工厂、机关、学校等团体的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测查和人员选拔、人事推荐等。大量的研究者还为社会测量法的发展作了很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测量方法的改进措施,如现在被广泛运用于儿童群体人际关系测量的同伴提名法,用于测查群体成员选择动机和被成员所重视的人员范围的“参照测量法”和“关系测量法”等。
㈥ 社会测量法的实施过程
1.在确定标准时,需要考虑标准的性质、数目以及可以选择的数目。标准的多少根据研究的要求而定,一般情况下不宜太多。因为太多、太严的标准将会给被试的选择带来困难,如找不到可选的对象。
2.如果按标准的重要性,可以将它们分成强标准和弱标准。
强标准是指对于工作或生活有重要意义和长期影响的标准,例如一起工作、一起学习等;弱标准往往是临时和短期的活动或任务,比如,让受测人选择与谁在一起参加某次活动。
3.选择标准时,应注意使标准尽可能具体,让受测者充分了解标准的内容,如说明一起参加什么工作或活动,避免由于理解不同而导致的偏差。
4.标准可以用积极方式,也可以用消极方式提出。积极方式如:“你喜欢与谁一起讨论工作计划?”消极方式如:“你不希望与谁一起参加某一活动?”消极方式容易引起受测者的焦虑和不安,因而要谨慎使用。
5.每次测量一般使用一个标准;只有在有特殊需要时,才用多个标准和更多选择。 有明确的指导语,指出测量目的;
让受测者在自愿基础上参加测量,并向他们说明,将不公开测量结果,使他们无拘束地参加测量,避免影响正常团体气氛和成员之间关系;
让受试者在限定范围内选择适当对象。同时,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向被测人说明测量意义,熟悉他们的情况,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使测量顺利进行。
根据要求,社会测量常用以下几种方式。
(1)等级排列法。将团体其他成员按喜爱程度排出等级顺序;然后,对等级顺序进行加权记分。例如,给“最好”的同伴记3分,给“第二好”的同伴记2分,给“第三好”的人记1分。再以这些分数乘以被选次数,得出每个人的等级分数。
(2)靶式社会图。这种方式以靶图方式标出被选频次,靶心为频次最高的人,越向外周,被人选择的次数越少。
(3)“猜测”技术。这种方法给受测人呈现一些有关积极或消极特征的简短描述,让他们列出与这一系列描述相匹配的人,然后根据这些选择做出分析。
㈦ 社会调查测量类型包括哪些
测量调查是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其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并进行数量化分析。测量调查包括以下基本类型:
(1)定名测量
定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水平。在这一测量水平上,数字仅是代表或表示事物,而无任何数量大小的含义。学生的学号、机动车的车牌号等属于定名测量。定名测量既无绝对零点,又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量化分析,不能比较大小,也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它适用的统计方法有次数、百分数等。
(2)定序测量
定序测量是比命名量表高一级水平,量表中的数据已有数量大小的含义。例如,体育比赛中的名次、能力等级等。在顺序量表中,数字仅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它既无绝对零点,又无相等单位,故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它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等。
(3)定距测量
定距测量中,数字不但可以按大小排序,而且一定数量的差异在整个量表的所有部分都是相等的,也就是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只有人为定的相对零点。由于等距量表中的数字有相等单位,因此,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由于没有绝对零点,故不能进行乘除运算。它适用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和T检验等。
(4)比率测量
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等比量表中的数字可进行任何形式的运算。
(5)学业成就测量
学业成就测量也称教育测验,旨在测量学生经过学习或训练后,所获得的某科或某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最终以被试取得的学业成绩来表现。
(6)智力测量
智力测量也称一般能力测验,旨在测量被试智力水平的高低,测量的是实际能力。
(7)能力倾向测量
能力倾向测量旨在测量被试潜在的某种能力,以了解被试的发展倾向。智力测量和能力倾向测量统称能力测验,我国最常用的能力测验有中国比内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瑞文推理测验等。
(8)人格测量
人格测量也称个性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和态度等个性特点。个性测验多为典型的行为测验,即测验要求被试按其习惯的方式作出反应,答案无对错之分。这类测验在心理诊断、职业指导、人员选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常用的人格测验有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等。
㈧ 社会测量法的特点
社会测量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涉及社会性的变量。它主要研究人际关系及人际结构特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社会测量是对人的某种评价,因此,它容易引起被测人较强的兴趣与动机。
(3)测量结果特别适合于小团体研究。在研究团体效率和凝聚力方面等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㈨ 测量按测量方式分类和按测量方法分类分别可分为哪些
按测量方式可分:
1、直接测量:无需对被测量与其他实测量进行一定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而直接得到被测量值得测量。
2、间接测量:通过直接测量与被测参数有已知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得到该被测参数量值的测量。
3、接触测量:仪器的测量头与工件的被测表面直接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力存在(如接触式三坐标等)。
4、非接触测量:仪器的测量头与工件的被测表面之间没有机械的测力存在(如光学投影仪、气动量仪测量和影像测量仪等)。
5、组合测量:如果被测量有多个,虽然被测量(未知量)与某种中间量存在一定函数关系,但由于函数式有多个未知量,对中间量的一次测量是不可能求得被测量的值。这时可以通过改变测量条件来获得某些可测量的不同组合,然后测出这些组合的数值,解联立方程求出未知的被测量。
6、比较测量:比较法是指被测量与已知的同类度量器在比较器上进行比较,从而求得被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用于高准确度的测量。
按测量方法可分:
1、直接测量法:不必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能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2、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3、定义测量法:根据量的定义来确定该量的测量方法。
4、静态测量方法:确定可以认为不随时间变化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5、动态测量方法:确定随时间变化量值的瞬间量值的测定方法。
6、直接比较测量法:将被测量直接与已知其值的同种量相比较的测量方法。
7、微差测量法:将被测量与只有微小差别的已知同等量相比较,通过测量这两个量值间的差值来确定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3、准则检验法
马利科夫判据是将残余误差前后各半分两组, 若“Σvi前”与“Σvi后”之差明显不为零, 则可能含有线性系统误差。
阿贝检验法则检查残余误差是否偏离正态分布, 若偏离, 则可能存在变化的系统误差。将测量值的残余误差按测量顺序排列,且设A=v12+v22+…+vn2, B=(v1-v2)2+(v2-v3)2?+…+(vn-1-vn)2+(vn-v1)2。
若|B/2A-1|>1/n^1/2,则可能含有变化的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消除:
1、在测量结果中进行修正 已知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 未知系统误差
2、消除系统误差的根源
3、在测量系统中采用补偿措施
4、实时反馈修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测量方法
㈩ 什么是社会测量
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