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关于企业改制职工补偿规定

劳动法关于企业改制职工补偿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5-18 02:37:17

『壹』 新劳动法关于国有企业改制职工补偿规定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是根据国家的行政政策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内颁布后根据劳动容合同法的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颁布前的工龄或参照执行。
财企[2002]313号文件精神,"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尽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规定还是参考了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具体标准为,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贰』 国企改制职工补偿标准文件

改制企业面对问题及应履行的义务目前,国企进行改制中存在方案不完善、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不合规等问题,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制后如何被安置问题成为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果职工安置处理不当,必将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损坏企业形象,影响社会安定。
为更好应对和防范企业改制过程中因职工安置问题而引起的法律风险,在国企改制过程中,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国企改制相关政策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履行相关义务。
(一)对于直接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履行劳动合同解除后的法定义务
1.经济补偿。
对于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按照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支付标准为每满1年支付1个月度的工资;6个月以上的而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0.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其中月度工资是指劳动者劳动合同(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前取得的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部分职工的月度工资高于改制企业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本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其经济补偿士付标准按昭职工月度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同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同时,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总工发[2005150号)的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应当以现金形式一次性支付。对于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有困难的企业,在征得职工同意后,可以由改制企业使用国有净资产支付。同时该部分国有净资产,改制企业的工会和上级工会组织应当代表职工,要求政府采取保全措施,如需处置必须在征得职工同意后进行。
2、工资、社会保险费等费用的支付。
确定解除劳动合同,改制企业应确认是否存在拖欠工资、医疗费及是否欠缴社会保险费。对经确认拖欠或欠缴的费用可以从变现的企业资产中全额进行清偿,或从企业净资产及企业有效资产中进行一次性扣除,新企业接手经营后,由改制后企业上缴。一次性补缴有困难的,可由新经营企业与社会保险机构签订分期补缴协议,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a关系解除或终止及转移事宜。在终止劳动关系后,改制企业应当向职工开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并办理社保关系和档案资料转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资料应至少存档2年备查。
(二)对于继续留用的员工,应处理好与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义务L经济补偿。对于国企改制后继续留用的员工,需结合改制后企业的性质不同分类处理:
1改制后仍为国有控股的企业,同时继续与留用的.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留用的员工之前的工龄应合并计算,同时,原企业无需向留用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企业改制后为非国有企业,改制后的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继续留用原国有企业职工。对于继续留用的,可在支付完经济补偿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根据相关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2社保关系的处理。
企业改制后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为继续留用的职工续缴社保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并为职工按时、足额交纳各种社保费用。
(三)特殊情形下的职工安置的义务
1.内部退养(简称内退)人员的安置。内退主要是指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含五年)或在企业工作满三十年的职工,包括企业改制前已办理内退手续和未办理内退手续的在岗人员,等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对于内退职工,改制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内退人员生活费。企业改制时内退职工可自行选择_次性地领职生活费,并由企业一-次性的为其预缴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也可以由改制前和改制后的企业协商,由改制前企业一次性的将内退职工所需资金划拨,由改制后的企业按月发放生活费,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2.出现工伤(含职业病)职工的安置。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执行。因工伤出现残疾或劳动能力受影响的员工,应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的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被认定为工伤,应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对于不同等级的工伤等级,应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
(1)经鉴定为1~4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保留劳动合同关系,可退出工作岗位,由用人单位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费用;达到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经鉴定为56级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不解除劳动关系,伤残抚恤金可从原企业的有效资产或净资产中扣除,由改制后的企业经营并负责发放至法定退休年龄。
(3)经鉴定为7~10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可解除本人申请的劳动合同关系,但需同时发放_次性安置费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国企改制过程中对职工安置的建议:
对国企改制职工的安置是一项具有很强政策性的工作,涉及企业和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所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单独或专门制定职工安置方案
(二)安置方案需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向职工公布
(三)安置方案需上报同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并经审核同意
(四)建立安置、经济补偿等费用保障机制对于支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等安置费用,改制企业应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综合运用中央、省级和市级政府的有关政策,根据当地实际环境,妥善安置内退、离退休职工和工伤职工,坚持合理合法合规的态度,积极处理拖欠职工社会保险等费用问题,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并建立保障机制,对按规定提取的经济补偿金负责,及时发放到位,确保职工台法不受损害。
(五)发挥基工会组织作用
积极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维护广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职工的切身利益,在严格遵守国积极推进员工安置工作。在通过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程序,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公开和程序公平的原则进行操作,同刚时积极发挥工会组组织力重,摸清员工的正当、合理诉求,进而制定多种台合理地安置措施,,并让每位职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安安置方案,使企企业和员工双方;找到最佳安置平自费低从闹达到得定职工队伍。维护社会安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叁』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员工经济补偿问题如何计算

需要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来计算赔偿金。国有企业改制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须按规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由企业按职工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整年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为用人单位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员工经济补偿问题如何计算?

1、国有企业改制,要转换职工劳动关系。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后企业继续履行改制前企业与留用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留用职工在改制前企业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算为改制后企业的工作年限,原企业不得向继续留用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参股用人单位)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改制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再继续留用的职工,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国有企业改制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须按规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由企业按职工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整年计算。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为用人单位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

4、劳动者月平均工资低于本单位月平均工资的,按本单位月平均工资计算;劳动者和企业经营者月平均工资高于本单位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不超过本单位月平均工资3倍标准计算。

5、企业月平均工资超过改制企业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倍的,原则上按不高于2倍的标准确定。

6、企业因生产经营不正常或停产半停产,职工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其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7、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计发经济补偿金的企业月平均工资应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工资统计口径计算。

8、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用。

二、权益维护

(一)企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改制企业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及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支付等,按有关政策执行。

(二)国有企业改制经提取的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和补贴,应以现金形式一次性支付或以资产形式建立职工保障基金。

(三)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对原留在改制后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经济补偿金的安全性负责,建立保障机制,并接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以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我国的劳动法会在各个方面都保障着劳动者的权益,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定劳动关系后,双方也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关系,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要解除劳动关系时,也是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赔偿金会按照工作年限来计算。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