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撤销诉讼时效
发布时间: 2022-06-03 09:23:12
『壹』 可撤销民事行为中的时效问题
是除斥期,典型为撤销权,和继承权
从你知道的时候开始1年起行使
第一,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针对的是“请求权”
除斥期间针对的是“形成权”。
第二,诉讼时效经过后,请求权依然存在,但是,相应的,对方取得“时效经过的抗辩权”。
除斥期间经过后,形成权消灭。
第三,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存在中断,中止,延长的情况,而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
『贰』 申请撤销合同的时效
【法律分析】
申请合同撤销的流程:1、通知对方,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的,在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如果选择解除合同,应通知对方当事人;发生法定情形而使当事人享有解除权的,解除权人如果选择解除合同,同样也应通知对方当事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合同从通知到达对方当事人时起解除。2、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的,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当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对方后,对方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向法院起诉或依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遵守特别程序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