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
❶ 10.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
A错,法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错,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D错,受规律的影响,这个很明显
❷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1、法的最初本质体现为法的正式性
(1)正式性的定义 也叫官方性、国家性,指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
(2)法的正式性体现:①法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②法总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的。③法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的。法的正式性表明法律与国家权力存在密切联系,法律直接形成于国家权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本质其次反映为法的阶级性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指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体现的国家意志从表面上看具有公共性、中立性;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法体现的国家意志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极大的权威性。
3、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社会性
法的社会性又称法的物质制约性,指法的内容是受一定社会因素制约的,最终也由一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法学理论和学说。是适应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人类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一切剥削阶级法学具有原则的区别,认为法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法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和集团制定出来的,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法不是超历史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阶级意义上的法也将随之消亡。
❸ 如何认识法的本质
所谓本质,与现象相对,指事物的内部联系,而现象是事物的外部。本质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又总是本质的外化。法的现象是法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外露的、变化的。它是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就能够了解到的。法的本质则是法的内部联系,它深藏于法的现象背后,是深刻的、稳定的,它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法的本质和现象有时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直接意义上,法是人们意志的产物。社会成员的意志有不同表现形式,如道德、习惯、宗教、政策等等,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取得了“国家意志即法的一般表现形式”,这也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被奉为法律”的真正含义。所谓国家意志,就是作为“整个社会正式代表”的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所宣布的在形式上代表整个社会共同意志的规则。统治阶级意志只有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具有法律的品格,即在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下取得全社会必须普遍遵行的效力。正如列宁所说,意志如果是国家的,就应该表现为政权机关所定制的法律,否则“意志”这两字只是毫无疑义的空气震动而已。
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志”只是法的社会阶级本质的表现形式,它还不能反映法的社会政治属性。若透过“国家意志”的外衣就会看到,所谓国家意志,也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意志。因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只有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有可能掌握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把自己的意志制定和认可为法律。同时,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意志。
法的性质和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一般是与人类自下而上相关的地理位置、人口状况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法的本质的决定因素。除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之外,法也要受到其他因素,包括上层建筑因素的影响。经济关系以外的其他因素可以影响法的形式,以至法的内容的某些方面。但是它们并不能决定一定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基本性状,而且它们本身的发展归根到底也还是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法的本质特征是法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本体论问题。历史上许多法学家、思想家对法本质问题都作过探讨,由于他们各自研究角度、分析方法以及指导思想的差异,因此他们对法本质的认识复杂而多样。
❹ 法的本质是什么
法的本质就是在法的本体论追问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而法的本质的展现过程,则反映了法的本质的层次性。 第一,法的本质表现为法的正式性。法的正式性又称法的官方性或国家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无论是形成方式、实施方式还表现形式,法都是正式的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法的正式性反映了法的现象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表现。法的正式性体现在法总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越来越具有严格的形式主义特征是现代世界各国的一种发展趋势。这种特定的形式主义不仅要求法律要来自国家机关,而且要求法律来自法定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非经法定的国家机关并按法定的程序而创制的法律文件,自始不具有法的效力。法的正式性还体现在法总是要依*正式的权力机制来保证实现。法的正式性也体现在法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人类早期社会那种神秘法时期已成为过去。法的实现主要依*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但国家强制是必不可缺少的。近代以来,法的表现形式日益趋于规范化,包括法律文件的格式、名称、术语、结构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总之,法的正式性表明法律与国家权力存在密切联系,法律直接形成于国家权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第二,法的本质直接反映了法的阶级性。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国家形成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历史时期,因此,它必然反映阶级对立时期的阶级关系。如此,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也就必然是统治阶级意志,如果说不同的话,就是国家意志成为了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有一个问题我们必然回答,为什么统治阶级要“自愿”去接受法律的约束呢?这是因为,国家是公共权力和普遍权力的一种形式,因此,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也就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统一性表现在,在国家权力高度统一的情况下,统治阶级意志可以通过高度统一的法律形式获得集中的体现,并随着法律的实施,起到将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统治阶级所能接受的范围的作用。权威性在于,任何法律都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任何违法行为都可能受到国家有组织的强力的制裁。鉴于此,统治阶级总是把自己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通过法律加以确认。从这个意义上说,遵守法律,就是对本阶级最大利益的维护。 第三、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其最终也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中心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包括法律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如此一来,说明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仅仅是在表述法律,是将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权威加以保护。 由此,可以看出,法的本质是受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
❺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要正确答案
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法律的性质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并同资本主义法律在性质上根本不同,首先在于初级阶段的法律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它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
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法律的基本特征:
1、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3、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保证实施。
4、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扩展阅读:
法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具体地说,它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的阶级性。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总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2、法只能属于统治阶级的。法只能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即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3、法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政权,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不是统治阶级中个人意志的体现,也不应是统治阶级个别或部分(阶级、阶层)意志的体现。
4、法是统治阶级的基本意志的体现。不是全部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要靠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去体现、去贯彻。法不可能包罗万象。它只规定和调整有关统治阶级基本利益的和社会基本制度和主要的社会关系。
5、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的决定,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统治阶级所代表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
❻ 为何说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
答题不易,麻烦点下右上角【满意】以兹鼓励,谢谢!!
❼ 简述法的本质和特征
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首先可以说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这也就是说,三个私有制社会的法分别代表了奴隶主、封建主和资产阶级的意志。
奴隶主、封建主的思想家也往往说,法代表了神、上帝的意,他们实际上是将奴隶主、封建主的意志披上了神圣的外衣,资产阶级思想家比他们进了一步,他们往往说,法代表了全社会的“公共意志”,实际上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将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意志当作抽象的、超阶级的公共意志。
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7)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扩展阅读
法的效力:
1、空间效力
在中国,凡是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除非有特殊规定,一经公布施行,就在中国的全部领域内发生效力。地方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只在所管辖的地区生效。
2、时间效力
包括法的生效、失效和溯及力等问题。法的溯及力问题,是指该项法律公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或行为是否适用该项法律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反之,则无溯及力。中国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❽ 为什么法代表统治阶级意志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因此,法无可避免地打上了阶级社会的烙印。那么,法的本质是什么呢?
法的本质,是指法这一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是法的根本属性。对于什么是法的本质,剥削阶级的思想家、法学家曾作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说是神的意志,有的说是上帝的意旨,人类的理性等等。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六条规定:“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这个定义成为资产阶级法学家对法的本质所做出的权威性的说明。当然,这种说法掩盖了法的阶级本质,抹煞了法的阶级内容。只有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才真正揭示了法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目的在于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首先,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它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是不可能存在共同的利益和统一的意志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体现“统一意志”的法律。这里所谓的意志,是指人们的愿望和要求,是一种有目的的意识。在阶级社会里,处于不同地位的阶级,都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他们的意志不能都表现为法,只有掌握了国家政权的阶级,才能将本阶级的意志通过法表现出来。被统治阶级由于不掌握国家政权,所以法不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意志。正如列宁所说,“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法也不是统治阶级中某个个人和某个集团意志的体现,而是整个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为了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全社会实行国家领导,巩固自己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维护有利于本阶级的社会秩序,除了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构直接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之外,还需要把全社会成员,尤其是被统治阶级的行为纳入自己的统治秩序的轨道,这就需要有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来约束。统治阶级不仅有这个必要,而且统治阶级也可能做到这一点,即利用掌握的国家政权将这种体现本阶级意志的规范变为法律。因此,法律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次,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但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不一定都是法律。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所谓被“奉为法律”,是指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用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统治,“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以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
列宁也说过:“意志如果是国家的,就应该表现为政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否则,‘意志’这两个字只是毫无意义的空气震动而已。”所以作为法的那一部分统治阶级的意志,只是统治阶级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意志。
法所表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意志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这就是指法的客观性。任何统治阶级都不能离开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去随心所欲地制定法律,而必须使自己制定的法律成为客观物质生活条件的正确反映。如果离开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定出违背经济规律的法律,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实施,甚至会对经济发展起破坏作用。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法的本质是以法律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这一基本原理出发,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发展本阶级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为了建立和维护有利于本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保卫和巩固其国家政权,除了要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来实现其阶级专政以外,还必须把自己的意志以法律形式表现为国家的意志,强迫全体社会成员一律遵行。这就是说,统治阶级若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把依法治国作为其施政的基本方针。
❾ 什么是法简述法的特征与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注意:
第一、法体现的只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第二、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第三、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第四、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法有以下四个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所以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所以法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所以法具有规范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所以法具有明确的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9)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扩展阅读
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在阶级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法律与道德还是有区别的:
1、两者的起源的时间不同。
2、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3、两者的具体内容规定不完全相同。而道德仅具有“一面性”(只重视义务)。
4、两者实现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5、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
❿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的本质体现在:(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3)法律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4)法律所反映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