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教科书

经济法教科书

发布时间: 2020-12-24 19:45:22

㈠ 西南财经大学考研 经济法 需要用哪些参考教材啊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法学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法理学》(面向版21世纪课程教材) 张文显主编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或最新版 《宪法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张千帆、肖泽晟
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
《民事诉讼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谭兵主编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刑事诉讼法》(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基础课系列) 徐静村主编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民法原论》 马俊驹、余延满著 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经济法》 高晋康主编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版
近三年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劳动法学》
近3年有关经济法和民商法的研究动态

㈡ 我想自学经济法,可能吗学习经济法要看的教材可以推荐几本吗拜托了

大学本科的教材一般用的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内,成本会计学,管理会容计学,高级会计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财务管理

如果你没有任何会计基础,从头开始自学,可以直接购买会计从业证的——会计教材~这个里面的会计讲得很浅。但是你看了以后可以顺便考一下会计从业证。一次类推,再高级一点的,你就可以看初级会计师考试里面的会计教材~

财务管理的书籍再有就是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成本管理了~这个就比本科教材难一些

经济法在初级会计师考试里面也有教材滴~同时注册会计师也有经济法教材~同样,比初级会计师教材中的经济法难一些!

㈢ 哪本经济法教材,口碑好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应用型教材:经济法》,由李玉基编著。

主要内容:经济法专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属法学学科,相较其他法学教材,经济法学教材在介绍经济法知识方面显得个性有余而共性不足。在近几年的法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日益感受到司法考试对法科学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但现有的经济法教材几乎没有涉及司法考试问题。为了使学生对本学科知识所涉及的实践性问题有初步的了解,并能够为步入实践操作打好基础,李玉基的这本《高等院校法学本科应用型教材:经济法》对理论内容的阐述以通说为主,尽量避免理论争议对学生造成的误导。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应用型教材:经济法》每章前设有知识结构图,每节前以司法考试试题或者简短而又较有启发性的案例、事例提出问题;在介绍知识点的时候也插入一些历届司法考试真题,并附有答案和解析;个别重点章节后增设延伸阅读部分,以弥补教材中理论性内容阐述较少的不足,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引。

㈣ 推荐几本法律基础用书(法律入门教材也可)

1、《法的门前》——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推荐
作者:彼得•德恩里科 邓子滨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26
简介:《法的门前》是美国法律经典著作《法律之门》的精编本,是由《法律之门》的编著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教授与《法律之门》的译者邓子滨教授针对中国读者重新编撰而成。《法律之门》(Before the Law)是美国法学院比较通用的一本法理学教科书,也可以看作一部英美法的微型网络全书,英文原版多次修订再版,广受推崇。
2、《走不出的风景》——清华大学冯象教授推荐
作者:苏力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20
简介:《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是作者苏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0年任期内各种致辞的汇集,主要是迎新和毕业致辞。因为苏力的致辞一洗官腔套话,贴近年轻学生的心灵与生活,这些致辞在当时就引起了校园轰动,并逐渐成为每年6月(毕业)和9月(迎新),学生以及毕业生们翘首期待的一道风景。并且从苏力开始,引发了一系列大学院校长们的清新致辞风气。在书中,苏力还专门写文章讨论了大学致辞与政治修辞,表示他表里如一的致辞理念,对于教育界的同仁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3、《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清华大学刘瑜教授推荐
作者:安东尼•刘易斯 著;何帆 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简介: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
4、《政法笔记(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刘星教授推荐
作者:冯象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30
简介:《政法笔记》是冯象先生在《读书》开的专栏文字,以英美中古文学博士的笔意,言说国内法治领域的大小故事,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方方面面,就文章而言,都称得上汉语法学随笔写作的巅峰之作。这些随笔也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普法观念",通过学者言说本身去影响一种现实的语境,以期普法之目地。
5、《法学思维小学堂——法律人的6堂思维训练课》——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推荐
作者:英格博格•普珀(Ingeborg Puppe) 著 蔡圣伟 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25
简介:法律人的技艺就是论证。法学方法论的学习之于法律人的重要性,可用一句话说明:与其一直要鱼吃,不如自己学钓鱼。学会思维说理的方法,才能独立得出自己的法学论证;在面对从未思考过的法律问题时,才不至于完全没有头绪。本书作者在德国刑法学界享有盛名,这本小书,可说是她集自己数十年的教学写作经验,为法学初学者撰写的一本思维导引手册。本书内容不同于传统方法论教科书的叙述方式,而是重在各种方法的实际操演。相信您加入这个方法论密集班之后,可在短时间内了解各种不同方法的运用,并有心领神会的喜悦。
6、《寻找法律的印迹2: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推荐
作者:余定宇 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简介:本书是一本“游记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
继本书的姊妹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环球法旅”之后,作者三年前又再次孤身上路,去展开了另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法律之旅”——从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到长城内外的万里戈壁,从“铁马秋风”的塞北,到“杏花春雨”的江南,作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找着5000年来中国法律的遥远故事,聆听着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依稀足音。翻开这一部文笔生动而思想深沉的法学游记,你可以看到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一幕幕悠长的《月光》和《悲怆》,读出了中国文明进化史上一个个跌宕起伏的《命运》与《英雄》……而读完本书之后,对“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特色”,和“今日中国立法改革和司法改革的道路方向”等现实问题,读者或许可以产生出许多更明晰或更深刻的感悟。
7、《论犯罪与刑罚》——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教授推荐
作者:〔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 黄风/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简介:该书原著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自1993年第一次由黄风教授翻译成中文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刑法学研究和学习者的必读书目,当时翻译依据的是原著的法文版(也称42章版,由法国学者对原著重新编排章节而成)。本次再版依据的是贝卡里亚原著的47章版,力图完整再现贝卡里亚的著作原貌,同时增加了黄风教授撰写的导读:贝卡里亚及其刑法思想,方便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贝卡里亚的刑法学思想。
8、《政法往事—你可能不知道的人与事》——上海政法学院田涛教授推荐
作者:陈夏红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7
简介:近世以来,西风东渐,冲突碰撞,法治徘徊,中国是个茶几,上面摆满杯具,每个法律人的精神家园都在政治博弈的角斗中飘摇。本书试图拂去遮蔽历史真相的尘埃,以史学之眼光、文学之笔法、法学之思维,研究、访谈、阅读等多般器械轮番上阵,在政法舞台上钩沉往事,呈现一部可思可叹的政法史。
9、《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陈有西律师推荐
作者:龚祥瑞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7
简介:本书是一代宪法学名师龚祥瑞先生生前亲笔所写的自传,因各种原因尘封达15年之久。龚祥瑞先生出生于辛亥革命之年,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又公派至英国学习宪法、行政法,师从著名政治学家拉斯基和宪法学大师詹宁斯等人,归国后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解放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文革中被发往江西鲤鱼洲劳改农场教育改造。上世纪80年代重新担任教职,任教外国宪法和比较宪法,并招授研究生。其后数十年,其弟子如姜明安、王绍光等都成为政界、学界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物。本书完整记载了龚祥瑞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和20世纪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
10、《黑暗之旅:西方法律前史》——清华大学江山教授推荐
作者:王立杰/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简介:这既不是一本严格意义的法学著作,也非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史学。这是一场探索之旅,探索在人类光明、理性的法律丰碑树立之前,世界又循着怎样的秩序。在那片人迹罕至的黑暗之中,有眼如同盲目,我们只有凭藉神话、史诗和典籍的微弱光亮,再乘上诗人灵性的翅膀缓缓飞翔。这旅程尽管有些迷茫,也不提供结果和答案,但绝不缺少阅读的愉悦、智识的灵光和游历的诸般感受。
阿波罗真的是“太阳”神吗?
正义女神为何要蒙上双眼?
没有身体的亡灵为何却要在地狱中遍受肉刑的惩罚?

㈤ 经济法学教材哪些较好

1.《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专业用书),1986年版,20万字,法律出版社,司法部内统编教材; 2.《经济法教程容》(司法部规划大专法学试用教材),1987年版,39万字,法律出版社; 3.《经济法学》(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1994年版,48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经济法学》(高等政法院校本科用书)1997年版,52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获司法部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5.《经济法学》(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1999年版,69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获司法部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优秀教材二等 奖; 6.《经济法学》(2002年修订版),70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获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7.《经济法学》(J.M.法律硕士教材)2004年版,67万字,法律出版社。

㈥ 2010年《经济法基础》最新教材到底是哪个版本

首先,要解决“心里明白”的问题。拿到一个综合题,要看得懂题目的大概意思,大方向要搞清。综合题的考点一般都是重点章节的重要考点,只要您认真复习了,总不至于整个题目都看不懂(如果考生真的没看懂,只能向足球守门员学习,下定决心向一个固定方向死扑,全部判断成“不符合规定”)。

其次,要解决“纸上明白”的问题。把您心里明白的事情给别人说清楚,让阅卷老师看明白。综合题的答题步骤包括两步:第一步作出明确的判断,第二步说明理由。我们以2007年综合题的第5个小问题为例,题目的要求是“甲公司认为其房产已抵押,税务机关无权查封其房产的观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本小题2分)。

第一步,作出明确判断(1分)。如果时间允许,考生可以完整地写出“甲公司认为其房产已抵押,税务机关无权查封其房产的观点不符合法律规定”。为了简明清楚,节省时间,也可以简写为“甲公司的观点不符合法律规定”。由于综合题不倒扣分,“是否符合规定”总可以“给出”一个答案来,没必要坚守孔子的“不知为不知”。

第二步,说明理由(1分)。标准答案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执行”。首先,“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只是过渡性的语言,考生可以简单地写成“根据有关规定”或者“根据规定”即可,这不是评分的要害。其次,是否要求考生一字不差地引述法律条文,这是考生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毫无疑问,标准答案给出的都是法律原文,但考生是闭卷考试,只是一个初级考生,还是考会计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考生表述的意思与标准答案基本一致,即视为正确答案。也就是说,考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进行适当地变通,但法律条文中的关键词必须准确到位。

再退一步,如果考生根本就不会说法律语言,也可以针对题目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说明理由时,如果考生写出“甲公司欠缴税款的行为发生在其财产设定抵押之前,税收应当优先于抵押权执行,因此,税务机关查封甲公司房产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或者,考生只要写出“税务机关享有税收优先权”,也可以拿到这1分。

由此可以看出,在做综合题时,并不要求考生100%地引述法律原文,只要判断正确,理由说得“基本靠谱儿”,基本上就可以拿到分。但考生应清楚的是,到底什么叫“基本靠谱儿”,既然是主观题,阅卷老师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可能存在一个严格的标准。总而言之,如果您的复习时间非常充裕,单选题、多选题已经都会了,您最好把有可能出综合题的考点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这是最稳妥的复习方式。如果您的复习时间不多了,首先解决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的复习标准只能是力争“基本靠谱儿”。

必须指出的是,考生做主观题时务必要保持卷面整洁、行书工整、条理清晰,又涂又抹、乱成一团的卷面没有人会有好心情瞪大眼睛去帮您找其中的得分点。如果您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字写得难看,卷面比自己的字还难看,又不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答题,您对自己都不负责任,您又能指望谁对您负责任?

三、复习方法

1、看书与做题的时间分配

先说两个极端的情况,如果考生能确信自己通过看教材可以充分、准确、完整地理解教材的主要考点,况且2010年教材中也补充了一定数量的例题,考生可以只看教材,考前再辅之以几套模拟试题,这样做的风险并不大,毕竟自己踏踏实实地看了几遍教材,到了考场总会有用武之地。另外一个极端,有个别考生根本不看教材,把全部精力用于做题,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这样做的风险极大,因为考生拿到的并非题库,其结果无异于舍本逐末,此时,天道不一定酬勤。

对于大多数考生,看教材与做习题的有效结合,复习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具体到看教材与做习题的比例,我认为,考生至少应拿出40%的时间踏踏实实地把教材看一遍,对重点章节至少应认认真真地看两遍,对一些重要考点至少应反反复复地背三遍。对于做习题,考生至少应拿出30%以上的时间做一些典型例题。高质量的典型例题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排除疑点、消化难点、提炼重点,的确可以帮助考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通过做典型例题(毫无意义的重复题目不在此列、与考试难度完全不匹配的偏题怪题不在此列、与考试命题思路南辕北辙的题目不在此列、含有毒成分的破题不在此列),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更形象、更准确地消化教材内容。但是,任何辅导资料的功能仅限于“帮忙、辅助”,无法承受考生过分的奢望。任何辅导资料都并非“题库”,它只能帮助考生去掌握一个一个的考点,就算是“像模像样”的模拟试题(粗制滥造的不在此列),也只是编写人假设自己是出题老师时的一厢情愿。因此,准确把握教材和辅导资料的主从关系,合理分配看教材和做习题的时间,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2、看书的方法

(1)通读。《经济法基础》的试题涉及到100多个考点,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复习,对整个教材至少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1-2遍。

(2)精读。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必须精读,加深理解。考生应清楚的是,《经济法基础》80%的重要考点集中在教材20%的篇幅内。因此,考生应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上,切不可搞“地毯式轰炸”。

(3)死记。《经济法基础》并非一门完全靠死记硬背的考试,但又离不开“死记硬背”。

3、做题的方法

(1)要保证做题的数量。只有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才能逐步把握不同题型的命题形式、答题步骤和应试技巧。别人的经验听了1000次,最多能钻进自己的耳朵里;自己做了1000道题总结摸索出来的经验,已经融入自己的双手中。

(2)要保证做题的质量。每做完一个题目,考生都应该总结一下,这个题目涉及了哪些考点,哪些考点是自己已经会的,哪些考点是自己通过这个题目新学到的,这些考点自己是否会举一反三,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因为做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3)要真正去做题。许多考生习惯一边看题,一边看答案。这个习惯最好能改掉,因为能否看懂答案和自己是否真的会做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否则,平时复习时感觉《经济法基础》很容易,因为答案全都看得懂(看不懂就麻烦了,都是简单的汉字);到了考场上没有答案可以看了,傻了,晚了。

四、考试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150分钟的考试时间基本够用,前面75分的客观题一般在60分钟之内做完(包括涂答题卡的时间),3个计算分析题50分钟可以解决,1个综合题大概需要25-30分钟。考生应清楚的是,前面的客观题是考生能否通过经济法考试的关键,要充分保证客观题的答题时间和得分率(如果客观题可以拿到50分以上,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看南非世界杯了)。

2、头脑务必要清醒,务必要保持必胜的信心

通过考试的学生都是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苦心经营”拼下60分的,那些稀里糊涂、胡乱答完的考生大多得了59分以下。

3、不能出现“致命的错误”

(1)客观题的“答题卡”、主观题的“答题卷”都要求考生填写“姓名”等信息,这些工作在开始做题之前必须完成,别忙了几个月连自己的名字都没留下,计算机没有兴趣去识别您的指纹。

(2)在2009年的职称考试中,试卷分为A卷、B卷(试题内容完全相同,但题目的顺序、选项的次序不一样),希望考生在填涂试卷类型时,千万不要出错,不懂立刻问监考老师,不要出了考场后再在网上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涂错了试卷类型,您的客观题将颗粒无收。2010年考试是否这样做,敬请拭目以待。

(3)在“答题卡”上填涂客观题答案时,必须用合格的2B铅笔(山寨版的2B铅笔计算机有可能出现误判),“对准题号”再下手。如果您涂串行了再改,有可能时间不够用。即使您有足够的时间,您准备的橡皮有可能擦不干净以前的痕迹,影响计算机的正确识别。就算您的橡皮非常好用,但“答题卡”的厚度是有限的,千万别把“答题卡”擦破了皮,影响计算机的情绪(不是人的东西要生气麻烦就大了)。

(4)在单选题、多选题中,经常要求考生选择“不正确”或者“不符合规定”的选项。在一个多选题中,如果别人选了AC,您选了BD,肯定有一个人犯了致命错误。

(5)别忘了主观题是人工阅卷,注意是别人阅卷,不是您自己。首先要尊重阅卷老师,才有可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尊重、同情甚至手下留情。把阅卷老师气得火冒九丈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只能买回个教训。

(6)主观题必须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这没有商量的余地,考完后跟我商量,我只能安慰您明年继续努力。

(7)强烈建议您在做主观题之前先把客观题的“答题卡”填好,然后再踏踏实实地去做主观题。即使最后的综合题没有做完,您仍有机会通过考试;但如果没填答题卡就出了考场,啥也不说了。

五、2010年命题趋势预测

1、由于2010年教材本身的难度提高,2010年的试题不会很轻松。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把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搞清楚、弄扎实,然后再掌握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某些特殊行业的“特殊规定”,不同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无疑是考生必须翻越的障碍。

2、税法部分(第3-6章)的分值估计在55分左右,3个计算分析题肯定来自税法部分,也不排除税法部分出综合题的可能性(2007年、2008年综合题均来自第6章)。在计算分析题中,考生应重点关注“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3、经济法部分(第1、2、7章)的分值估计在45分左右,综合题非常有可能出自第2章、第7章,考生应重点关注“劳动合同法”的综合题。

略有经验的考生可能知道,以上预测对任何一个略有教学经验的辅导老师而言,的确是“小儿科”。希望考生理解的是,要具体预测别人在几个月后怎么出《经济法基础》的试题,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挑战(难度大于体育彩票中的36选7),是一次注定会贻笑大方的冒险。既然如此,以上的预测权且当作“猜测”,还是让我们从第一章慢慢开始吧。

根据目前的通知,《经济法基础》考试将于2010年5月15日9:00-11:30进行,提前预祝所有的考生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轻松过关!

㈦ 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应该先看哪本课本比较好啊是实务还是经济法呢

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先学《初级会计实务》、再学《经济法基础》。回
理由:
1、《初级会计实答务》着重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也是培养会计思维的过程,掌握了,就能灵活运用,一般不容易遗忘。
2、《经济法基础》是法律条款,虽然也要理解记忆,但是记忆成分比较多,靠后复习比较合适。

建议分三轮复习:
第一轮,主抓各科基础知识;
第二轮,疯狂做题;
第三轮,留一周查缺补漏。
第一轮主要是掌握知识,脑袋多装知识点。第二轮,知识点的梳理,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第三轮准备考试了。

㈧ 大家觉得哪个版本的本科经济法教材比较好

个人觉得人大版的比较好,简明扼要
虽然我是政法大学的,但觉得本校的这本教材太烂了

热点内容
外企经济法 发布:2025-05-12 18:24:03 浏览:311
存单司法冻结 发布:2025-05-12 17:09:56 浏览:414
江苏警官学院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12 16:45:02 浏览:194
法存在于那个社会 发布:2025-05-12 16:16:43 浏览:971
合同法17自考 发布:2025-05-12 16:04:41 浏览:752
中国合同法第141 发布:2025-05-12 15:11:57 浏览: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顾问 发布:2025-05-12 15:09:55 浏览:953
吓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13:46:40 浏览:174
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 发布:2025-05-12 13:16:31 浏览:422
宁波司法淘宝网 发布:2025-05-12 12:49:07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