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对市场失灵的克服

经济法对市场失灵的克服

发布时间: 2025-07-04 01:08:51

『壹』 市场失灵的表现及政府应如何矫正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缺陷在生产社会化后显露出来并引发的后果。市场失灵的表现:(1)垄断的出现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危机的周期更短,破坏力更强;(2)大企业的亏损和破产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其他企业和部门的连锁反应,甚至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政府的矫正主要要考经济立法,其实这也是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

『贰』 经济法学(马工程)总结


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在于克服公法与私法的局限性与不足,旨在实现社会正义,尤其是矫正市场分配中的问题。经济法的核心是调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其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宏观调控关系与市场规制关系,分别涉及财税调控、金融调控、规划调控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领域。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主要渊源与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等辅助渊源,基本原则涵盖有效调制、社会利益本位、经济安全等。经济法体系主要由财金规划调控法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规制法构成。




宏观调控法主要涉及国家运用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调节经济总量、结构与运行,实现总量均衡、结构优化、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财政调控法律制度旨在实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经济稳定等职能,税收调控法律制度涉及增值税、消费税等18种税种,遵循公平与效益相结合、财政收支平衡原则。金融调控法律制度通过中央银行法律制度、行业性金融法律制度与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等,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规划调控法律制度调整国家制定和实施规划调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通过规划调控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产业与投资调控法律制度等实现规划调控目标。




市场规制法旨在通过反垄断法律制度规制垄断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质量、价格、广告与计量监管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秩序。特别市场规制制度针对具有特殊性的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能源市场等,通过认定依据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利益的保障。特别市场规制法律制度涵盖信贷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房地产市场与能源市场,旨在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促进直接融资、保障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




经济法体系通过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相互配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经济法不仅注重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还致力于克服市场失灵,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与基本人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叁』 马工程教材「经济法学 第三版」读书笔记

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主要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经济法,作为调整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公法与私法之间的中立性,旨在克服公法与私法的局限性,实现社会正义。其调整对象主要分为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亦即“调制关系”。宏观调控关系涉及财税、金融与规划调控,而市场规制关系包括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与消费者保护等制度。

经济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5年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随着经济发展史的深入,人们认识到要弥补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法治化的国家干预,形成混合经济体系。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与宪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领域相互关联,共同维护经济社会秩序。

经济法的宗旨在于通过依法调制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障普遍公正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其基本原则包括有效调制、社会利益本位和经济安全三项,其中有效调制强调调制范围、目的的合理性,调制行为符合实际,并兼顾各类主体的基本权利。社会利益本位则侧重于综合效益与实质公正,经济安全则关注宏观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

经济法主体包括宏观调控行为和市场规制行为的机构,如宏观调控机构与市场规制机构,以及接受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分为调制行为和市场行为,前者是宏观调控机构与市场规制机构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后者是市场参与者在调制环境下从事的活动。

宏观调控行为是市场经济存在前提下的有限调控行为,强调民主与法律约束。市场规制行为则侧重于维护市场秩序,追求社会公共利益,通过干预行为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国家投资经营则在“市场失灵”领域,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等,实现经济调制目标。

宏观调制权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经济稳定运行,推动社会进步。经济法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经济法的本质,还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肆』 接管名词解释经济法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简而言之,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是公法,是调整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随着部门法划分界限的逐渐明确以及法学学科的不断发展,"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法学意义已经被特定化为与民商法相并列的经济法法律部门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经济法学科,而不再是"调整经济法关系的法"或"与经济法相关的法"这样的表面含义。

热点内容
立法权下放 发布:2025-07-04 05:59:21 浏览:509
公司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04 05:48:14 浏览:898
民事诉讼法2014全文 发布:2025-07-04 05:47:17 浏览:518
马化腾法官 发布:2025-07-04 05:36:12 浏览:501
珠宝行业员工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4 05:33:58 浏览:7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网络侵权 发布:2025-07-04 05:16:10 浏览:75
民事诉讼法71条75条 发布:2025-07-04 05:13:58 浏览:581
内蒙王勇律师 发布:2025-07-04 05:13:18 浏览:739
法治素养思修 发布:2025-07-04 05:13:18 浏览:865
劳动法劳务派遣人员的五险一金 发布:2025-07-04 05:02:44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