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拒认
A. 合同法中不可抗拒因素对建筑承包安包双方 影响
依据清单规范GB50500-2013,9.11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费用,发承包双方应按以下专原则分别承担并属调整工程价款:
1、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
2、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3、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害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4、停工期间,承包人应发包人要求留在施工现场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5、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B. 公司员工拒绝指纹打卡考勤,公司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不用经济补偿
劳动者拒绝指纹打卡考勤,公司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开除、解雇劳动者,是否应该支付补偿或赔偿,分以下3种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N;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N+1;
3、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C. 合同法有没有规定客户拒不验收货物导致无法收款的条款吗就是签收后多少天未验收又未书面提出异议则视
建议参照以来下法律依据: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第一百五十七条 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没有约定检
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
第一百五十八条 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
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
者质量符合约定。
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
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
收到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对标的
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两年的规定。
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
通知时间的限制。
D. 哪些情况下,债务人提供担保,债权人却不能拒绝(行使不安抗辩权时除外)
关于提供担保的义务:
在合同法中,可以发现三个条文:
《合同法》第69条:当事人回依照本法第68条(行答使不安抗辩权)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104条第1款: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合同法》第152条:买受人有确切证据证明第三人可能就标的物主张权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应的价款,但出卖人提供适当担保的除外。
在这些条文中,都涉及了合同当事人一方的“提供担保”的义务。但是,对于应该提供的担保的类型和提供担保的方式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因此,合同法中一共有三处。
E. 合同约定开具发票,但对方不开具发票,可以拒绝付款吗
我个人认为:
第一,此种情况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九届第15号,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第七章 违约责任”(即第107条至第122条)的规定。
第二、根据《合同法》第107条、第112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也就是说,合同约定开具发票,但对方不开具发票,属于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对方应当依法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开具发票。如果因对方没有及时开具发票给您带来经济损失的,对方还应当赔偿相应损失。
第三、前述第二点是法律上的规定,目的只是想告知您这件事的道理在哪一方、各方当事人应当怎么办才符合法律规定。您可以根据以上情形对对方提出警告,让对方清楚继续违约的法律后果。
如果对方仍然不开具发票,您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问题,即到合同履行地所在的区县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尽管诉讼持续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两审完成需要约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是您会胜诉的,法院会判决对方开具发票、或者赔偿因没开发票给您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四、根据《合同法》第120条的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也就是说,根据法律规定,双方都应该履行,如果对方不开具发票,您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您的合法权益;同时,您还是应该继续履行合同,向其付款;人民法院会依法判决您的每项付款都会得到对方开具的发票。但是如果您拒绝付款,就同样也构成了违约,那么也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假设真的因为拒绝付款而引起对方经济损失而向对方赔偿的话,那这笔赔偿款项确实太得不偿失了。所以,就这个合同来说,建议您还是继续履行,通过诉讼要回发票;等合同全部履行完成之后,别再和这个企业合作。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F. 求合同法中先行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名词解释和区别
先履来行抗辩权,是指源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合同法》第67条)。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可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之权。
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先后顺序以及提起抗辩的主体。
G. 关于合同法的解读
这个问题来实际上你要搞源清楚什么叫要约人,什么叫受要约人,你自然就会明白这个法条,这里给你举例说明一下:
甲有一批轮胎要出卖,于是向乙提出要约,在这里甲叫做要约人,乙叫做受要约人。然后乙对甲发出拒绝,当拒绝到达甲时要约失效,简单说就是乙很干脆的说我不要你的轮胎,甲当然是另寻买家
而你说的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受要约人,也就是说拒绝通知是从甲发出的,他自己要别人买他的轮胎干吗还要拒绝,如果非是要拒绝也只能算第二种情况要约人依法撤消要约
H. 合同法四十七条第二款中,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会怎么样
拒绝追认,合同无效。
I. 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依照劳动合同法哪条处理呢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J. 员工书面声明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崇文区某家具制造公司,有员工数十人,一直也未签订劳动合同。2008年后由于《劳动合同法》宣传的不断深入,公司也逐渐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于是要求员工都与公司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其中有洪某,拒绝签订劳动合同。他认为劳动合同是对自己的束缚,因此不愿意签。公司方面无奈,让洪某写了一个声明,声明上说:本人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后面是洪某签名。于是公司方面也就未再要求洪某签订劳动合同。一年后,洪某因为加班费的问题,向崇文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请求,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2万余元,同时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3万余元。就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公司方拿出了洪某签名的声明,认为未签订劳动合同完全是由于洪某的原因,公司不应该再对其支付赔偿。洪某承认声明的真实性,但认为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是由于公司拿出的劳动合同条款不公平。因此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实质原因还在于公司这一边。仲裁委经审理后作出了裁决,就双倍工资问题,认定公司属于违法未签订劳动合同,应依法向洪某支付双倍工资近3万元。后公司向法院提出起诉,法院仍然维持了该项裁决。律师分析:这个裁决恐怕会让很多人感觉意外。然而其法律依据却是充分的。如果说《劳动合同法》还没有对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的处理作出规定的话,《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则提到:员工如果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只能终止劳动关系而不能继续留用该员工,否则就要支付双倍工资。法律在这里没有考虑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动机,而直接规定用人单位不得留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所以,本案中,不论洪某说的“公司拿出的劳动合同条款不公平”的说法是否属实,都不会影响本案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