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汪某
A. 39.汪某于2008年6月1日与甲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月工资2000元,试用期8个月,试用期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使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甲公司约定的试用期违法,多出回的2个月试用期应答该按照正式员工的待遇支付工资和相关待遇。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B. 合同法案例
1、服装抄厂有权解除合同,因为服装袭厂行使的是法定的合同解除权。法定的合同解除权的事由之一是迟延履行,按《合同法》第94条第(三)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相对方催告后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对方得解除合同。本案中约定的履行交货义务的期限是4月15日,但纺织厂经服装厂几次催告,并在8月10日之前一直未履行合同,应视为在催告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合同,因此服装厂有权解除合同。
2、法院不应支持纺织厂的主张。因为按照《合同法》第96条,法定合同解除权是形成权,形成权是单方意思即可发生法律效力的权利,因此服装厂的解除合同的意思(即5月20日的通知)到达纺织厂即发生解除合同的效力。形成权的行使不须对方同意。
3、服装厂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因为按照《合同法》第97条,合同解除后,解除权人有损失的,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本案中服装厂因对方迟延履行而从别的渠道进货造成损失,该损失因纺织厂违约而起,因此有权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C. 合同法判断题
★是非题:> A公司与公司签订一买卖合同,约定2004年9月2日由A向M供货。同年6月初,A公司所在地发生洪水灾害,A公司未及时通知M公司,至9月2日M公司催促交货,A公司未交。同年l0月9日,A公司发货并函告遭灾一事。M公司因货物迟到被发包方扣罚工程款5万元。有关该案的正确表述是由于A公司未能及时通知M公司不能按时交货,故应向M公司承担5万元损失的赔偿 Y、对。
★是非题:> 下列各项中,债权人可以代位行使的债权是继承财产的权利。 N、错。
★是非题:> 撤销权行使的客观要件是指债务人实施了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的行为,但不包括为本企业正常运转支付必要费用。 Y、对。
★是非题:> 买卖汽车变为买卖拖拉机属于合同变更。 N、错。
★是非题:> 2003年2月,A公司与M公司签订一份货物订购合同,后来因为M公司违约致使合同的履行对A公司而言已成为不必要。则A公司无权解除合同。Y、对
★是非题:> 2001年3月甲向乙借款5000元,约定2004年3月偿还,2002年3月乙向甲借款5000元,约定l年后偿还。2004年3月,甲向乙表示,各自债务都不用偿还了,乙表示同意,其后果是合同变更。 Y、对。
★是非题:> 借贷合同可以适用继续履行责任。 Y、对。
★是非题:> 租赁合同是实践合同。 N、错。
★是非题:> 实际履行与解除合同可以并用。 N、错
D. 《合同法》案例题
不可以,物来权的风源险转移到了甲方,当初到货时甲方有检验产品质量的义务。
合同未履行部分可以解除。因为乙方违反了约定的时间,在甲方实施催告权后乙方仍然未能及时供货,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
乙方造成的违约甲方可以选择继续履行提供合格产品,或者延迟履行,或者要求赔付违约金,或者要求双倍赔付定金。甲方在选择违约赔付的时候有选择权,但不能同时主张违约金和定金一起赔付。
乙方应承担延迟交货给甲方造成的可预见损失,包括利润。
乙方还应承担赔付合同规定的违约赔付责任。
乙方应该
E. 《合同法》中未明文规定的合同是什么活动,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
只要是符合一般合同的要件,便应当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特征
1.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将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2.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须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3.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4.合同是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条件下而达成的协议,故应为合法行为。
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可撤销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合同可以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成立的合同;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
(三)因欺诈成立的合同;
(四)因胁迫成立的合同;
(五)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合同无效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法律性质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F. 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食品公司向三家水泥厂分别发函的行为在合同法上属于要约邀请;三回家水泥厂回函的行答为是要约;食品公司第二次向新华水泥厂发函的行为是承诺;食品公司与新华水泥厂之间的买卖合同成立,因为合同自承诺时生效。
建设水泥厂与食品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不成立,因为建设水泥厂发出的是要约,并未得到食品公司的承诺;食品公司无义务接收建设水泥厂发来的货物;建设水泥厂的损失由自己承担。
G.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
个人看法,合同法规定大部分为任意性规定,充分尊重当事人自治。而当事专人对合同变更,是意思自属治的表现。如果推定为未变更,就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排斥,否定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自由。所以此时,应该由当事人重新协定。
H.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比较难懂的条文
又问一遍?难易程度,都是相对的,你所谓的较难,是什么标准?我认为都很简单。
I. 合同法第几条规定,如有一方有欺诈行为可终止合同
《合来同法》五十二条关源规定,有欺诈行为的合同,是无法律效力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J. 合同法案例分析 ,急求答案
这个案件应该请相应的律师给给予明确的答复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