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具有社会规范性

法具有社会规范性

发布时间: 2025-05-09 06:53:30

⑴ 法律具有哪些特征

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强制性:

法律是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实施和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它具有行政机关的强制力和司法机关的裁判力,可以迫使人们履行其规定,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2.广泛性:

法律是适用于整个社会的普遍规范,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对所有的公民和组织都有约束力。

此外,法律作为社会规范还具有普遍性和公正性的特点。它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规范,而不会对任何一个群体或个体偏袒或忽视。法律是无私的,旨在维护公正和平等,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与利益。

作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保障和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法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权力分立、司法独立等制度安排下,法律可以对政府和行政机构实施有效监督与约束,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同时还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总之,法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种特征,如强制性、广泛性、规范性、稳定性、普遍性、公正性等。这些特征使得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断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发展。

⑵ 下列属于法的特征内容的是( )。A.法具有社会规范性B.法具有统一性和普遍适用性

【答案】:ABC
法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法是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故本题选ABC。

⑶ 法的特点

法的特点为: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这是法律来源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权利和义务,它是由国家确认或认可和保障的一种关系,这是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的强力部门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

5、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因为社会是指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而结成的人们的总体,法律的调整是指向人们的行为,是对人们行为所设立的标准,即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⑷ 法律有哪些基本属性

法律还抄具有普遍性,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规范是一种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不针对具体事或具体人,而是为人们规定一种行为模式或行为方案,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反复适用。(易出单选)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社会全体成员有效,人人必须遵守。
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国家暴力机关,这些机关的执法活动使法律实施得到直接保障。国家强制力使法律获得了对全社会的普遍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不仅对敌对阶级存在,而且在本阶级内部也存在。当然,并非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常常是“备而不用”(单选题)。但是,法律如果失去了国家强制力,就无异于“一纸空文”,也就失去了法的属性。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法律,其国家强制力具有不同性质和目的。

⑸ 法律的五个特点

法律分析:应该有五项显著特征:

1、法律是调整人行为的社会规范。

2、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4、法律是规定人们权利义务的社会规范。

5、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解除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09 09:54:34 浏览:178
2016厚大钟秀勇讲民法 发布:2025-05-09 09:28:45 浏览:347
法治三大刊 发布:2025-05-09 09:23:17 浏览:866
原刑事诉讼法九十六 发布:2025-05-09 09:21:55 浏览:79
民法典规定约定 发布:2025-05-09 09:13:31 浏览:776
新民事诉讼法新证据 发布:2025-05-09 09:13:30 浏览:454
陈锡亮律师 发布:2025-05-09 09:01:05 浏览:825
社会与法心刺下集视频 发布:2025-05-09 08:58:43 浏览:54
芦淞区法院张 发布:2025-05-09 08:50:38 浏览:82
河北承德市法院 发布:2025-05-09 08:48:46 浏览: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