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律师与社会律师
1、适用性不同:法律援助只适用于特定人群、特定案件,,社会律师适用全部人群、全部案件。
2、特点不同:接受法律援助的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公司,社会律师可以代理自然人、公司、其他组织民事法律主体及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
3、针对性不同:法律援助只针对诉讼案件,社会律师可以将触角伸到诉前,避免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4、人员不同:法律援助一次只指派最初始的一个审级(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再审、执行分别为一个审级),一个审级结束产生下一审级的,可能就不会指派,即使指派,也要重新提交申请、重新指派别的律师,即一个法援律师只能参与案件一部分,而不可能参与全程。社会律师如果不是当事人主动解除委托,可以一直做到强制执行阶段,即拿到钱为止。
(1)法援律师与社会律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因为申请人的错误或者责任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而引起的诉讼案件。
2、申请人不能提供诉讼案件的相关证据和材料。
3、不需要诉讼的案件而直接由行政机关处理。
4、申请人不如实提供证据,出具虚假证明来欺骗法律援助工作者。
5、需要诉讼的案件是属于不足3000元的债权债务类的纠纷。
6、其他经过管理部门认定,法律援助机构对外声明不受理的案件。
Ⅱ 法律援助好还是自己请律师好
法律分析:这个并没有可比性,两者都属于专业律师,无法对比出谁好谁差。不论是申请法援还是自行聘请律师,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请求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只是聘请律师的花费有所不同,所以诉讼案件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还是请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经济能力尚可的公民不得申请法援只能自行聘请律师,因为法援主要是针对那些经济贫困需要法律帮助的公民而设立的。
法律依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Ⅲ 如何成为法律援助律师
成为法律援助律师需要首先成为一名社会律师,然后接受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因为实际上我们国家所说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一般是从社会当中来进行选派的。当然也可以自己向司法局提出申请。
一、如何成为法律援助律师?
成为法律援助律师需要首先成为一名社会律师,然后接受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包括接受指派从事某一案件法律援助的律师,也包括专职法律援助律师。
1、社会律师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为某一个案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即某个案件的援助律师。《律师法》规定: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2、申请程序如下:取得执业律师资格,并向司法局申请,得到法律援助中心的接收就可以成为法律援助律师库里面的候选律师。法援中心接受请求援助当事人的请求,分派给具体的律所,由律所委托援助律师。
3、受聘于司法局下属法律援助机构专门从事法律援助服务的专职律师(公职律师),实际上是机构工作人员。
4、申请程序如下:去市法律援助中心进行申请,申请通过之后进行面试,面试通过会有通知,可能会进行选拔考试,考试合格就可以进去实习,实习通过了才可以成为专职法律援助律师。
二、相关的要求是什么?
1、资格证书
要想成为一名律师,最基本的就是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了。司法考试每年的7月1-15日报名,9月的第二个周六、日考试。
不过提示一下,司法考试素有“中国第一考”之称,通过率历年都是比较低,平均大概在10%左右。
2、学历条件:
做律师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而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的,必须是本科或大专的法律专业学生。国家之所以对律师做一个学历上的要求是因为律师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职业,对业务要求很高,还对整个法律体系及流程有很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3、律师执业证
当然,想要成为律师不是你学历要求达到也通过了司法考试就可以达到的。通过司法考试以后你还需要去律师事务所实习,实习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司法机关才会颁发律师执业证给你,然后你就成为了一名执业律师了。
执业证分为ABC三个等级。A证是本科学历报名并通过全国线;B证是法律专科学历报名并通过全国线;C证是法律专科报名并通过照顾地区(贫困县)线。A证可以在全国使用,B、C证可以在当地使用。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是社会律师当中进行选派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话,如果想要成为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律师,那么首先是需要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然后,还需要提出申请成为援助中心的律师。
Ⅳ 法律援助律师和自已请的律师有什么不一样吗
说到律师这个行业,我想起了去年挺火的一档综艺节目。透过节目,我了解到原来律师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系统外,更需要时刻保持对律师行业的敬畏之心,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案件。近年来,法律援助律师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么,法律援助律师和自己请的律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Ⅳ 司法局的法律援助有用吗
法律援助中心一般是专门为需要律师服务但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弱势群体及其法律规定必须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而自己又没有聘请律师的特定人员(如刑事案件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等人员)提供无偿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种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是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法律援助中心",省市及各区、县均应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暂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区县,由各区县司法局指定职能部门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职责。
法律援助中心是由出于人权保护和维护司法公正与平衡的目的而设立。
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门设立的)是律师除律师事务所之外的法定执业机构。
(5)法援律师与社会律师扩展阅读:
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第三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地方律师协会应当按照律师协会章程对依据本条例实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协助。
第五条 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条 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七条 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
第八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条 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有关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援助中心
Ⅵ 法援律师一定比花钱请的律师辩护效果差吗
不一定。要看案件情况。
1、法援律师和非法援律师的区别:
其他案件嫌疑人请的律师有可能是你的法援律师,你的法援律师也有可能被其他案件嫌疑人委托为辩护人。一个律师是否成为法援律师和他的水平无关。法援律师和自己请的律师区别在于一个自己没花钱,一个自己花钱了,仅此而已。
有人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更何况是关乎生命与自由的刑事案件,肯定是自己花钱请的律师更加上心,辩护效果会更好。
2、影响辩护效果的因素:
辩护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案件本身的辩护空间、辩护律师隐返的技巧和水平、认真程度以及法官灶销饥对于辩护意见的认可程度,其中辩护空间是最重要的。
有可能花钱请的律师会更加认真一点,这并非说是法援律师不认真。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拿多少钱出多少力是正常情况,有些地区法援律师做一个刑事案件不到1000元,从经济角度讲,为1000元浪费太多精力确实不值得。而且有些情况不是认真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罪量刑的证据都没有问题,那无论是法援律师还是自己请的律师辩护效果差不多,根本用不到律师的专业水平,大多数都是“套路辩”,流于形式,甚至可以说有没有辩护律师都对最终的判决结果没有多大影响。
总结如下:
如果案件的事实及证据有争议,那就意味着有辩护空间,这时候律师的技巧和水平、认真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自己请的律师价格肯定会比法援律师贵,这种存斗蠢在辩护空间的案件。
自己请的律师无论是从专业的法律角度还是对客户负责的角度都会尽最大努力辩护,有时会对法官的最终判决产生很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就起到了良好的辩护效果。
Ⅶ 法援律师申请条件
法律援助律师的申请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状况:申请人因经济困难,无力或无力完全承担法律服务费用。
2. 案件性质:申请的案件类型属于法律援助的范畴,例如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请求发放抚恤金、救济金、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等。
3. 特殊人群:盲人、聋人、哑人和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若未委托辩护律师,则有权获得法律援助。
4.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对于遭受虐待、遗弃或家庭暴力影响的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对于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
申请法律援助律师的程序通常包括:
1. 确认资格:核实是否满足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条件和案件性质要求。经济困难公民、特殊案件当事人等可申请法律援助。
2. 准备材料:准备必要的申请文件,如身份证明、经济状况说明、案件相关材料等。法律援助机构需公示法律援助的条件、程序、申请材料列表和申请样本。
3. 提交申请:将申请材料递交给所在地区的法律援助中心。
4. 审核过程:法律援助中心将审查提交的资料,以确定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若审核通过,将指派律师为申请人提供服务。
5. 服务提供。
申请法律援助律师所需材料因地区和案件类型而异,但通常包括:
1. 身份证明: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如户口簿、暂住证等。
2. 经济困难证明:提交证明申请人经济状况的材料,如低保证明、下岗证、待业证等,以满足法律援助的经济条件。
3. 案件相关材料: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案件材料,如合同、协议、法律文件等。
4. 法律援助申请表:填写完整的法律援助申请表,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申请法律援助理由、经济状况等。
5. 授权委托书:若申请人委托他人代为申请,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
6. 法律援助公函或委托协议:法律援助律师会见时需携带的法律援助公函或与当事人签订的委托协议。
7. 律师执业证书:法援律师的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以证明律师的执业资格。
8. 会见函或介绍信: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可能需要的文件,由律师事务所出具。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七条,申请法律援助需提交以下文件和证明材料:
1. 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需提供授权证明。
2. 经济困难证明。
3. 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者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应进行审查。对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可要求补充或说明;未按要求补充或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对需要查证的证明材料,由法律援助机构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符合条件的,应及时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