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中的惩罚性措施

经济法中的惩罚性措施

发布时间: 2025-05-22 08:26:43

1. 经济法的特征

(一)综合性

经济法的综合性表明其不限于单一的范围,主要表现在:

1.在调整手段上,经济法将各种法律调整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法往往运用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程序的、专业及技术的等手段作用于某一经济领域,以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

2.在规范构成上,经济法既包括若干部门经济法,又包括有法律、法令、条例、细则和办法等许多规范形式的经济法律规范;既包括实体法规范,又包括程序法规范;既包括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又包括指导性规范和诱导性规范等。

3.在调整范围上,经济法调整的内容既包括宏观经济领域的管理和调控关系,也包括微观经济领域的管理和协作关系,具体包括工业、农业、商贸、财政、税收、金融、统计、审计、会计、海关、物价、环保、土地等范畴。

(二)经济性

经济法直接作用经济领域,并具有经济目的性,故经济法的经济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行政主导性

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干预、从事经济活动,参与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的过程中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特殊意志。

(四)政策性

经济法是国家自觉参与和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其重要任务是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这就使得经济法具有显著的政策性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法随时根据国家意志的需要赋予政策以法的效力,并根据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在经济法的执法和司法力度方面,也无不受政策的影响。

(1)经济法中的惩罚性措施扩展阅读:

其主要特点有: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五、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纵向经济关系,但对横向经济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取的手段既有惩罚性的,也有补偿性的,既有鼓励类的,也有禁止、限制类的,体现了明显的综合调整的特征。

2. 缁忔祹娉曠殑鐗圭偣

3.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

一.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以及《民法典》,都包含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因此,选项A正确。

理论分析显示,经济法主体的责任内容具有惩罚性。经济法责任与传统民事责任不同,它不仅限于赔偿损失,还通常要求责任主体承担超出补偿标准的法律责任。这一特点旨在奖励受害者,惩罚违法行为,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中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惩罚性赔偿即是典型例子。

在承担责任后,责任主体还会面临来自调制机关的处罚,尤其是对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如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会受到巨额罚款。

此外,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时,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经济法对惩罚性赔偿的设定,强化了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效果。

正确。

二.

公平竞争既是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也是一项义务。经营者在享有公平竞争权的同时,也应对其他经营者负有公平竞争的义务,具体体现在保护其他经营者正当竞争权利和自由竞争权利的义务上。

理论分析表明,公平竞争的义务要求经营者不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规定范围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如商业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有奖销售等。

正确。

三.

美国的独立规制机构并非被称为“无头的第三部门”,这一表述错误。在美国,独立规制机构被视为“无头的第四部门”,代表了在传统政府结构之外进行市场规制的独特角色,如州际商业委员会等。

分析指出,这些规制机构在立法、执行权和司法权方面具有高度独立性,能够在维护市场秩序、调查违法行为和解决争端中发挥作用。

错误。

四.

经济法责任并不仅限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还包括独立的经济法责任。从法律关系的部门法属性出发,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体现在对传统法律责任形式的整合和新创的责任形式上。

理论分析显示,经济法中责任形式的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召回责任等,这些新创的责任类型在传统法律部门中未被涵盖,体现了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错误。

五.

经济法主体权义配置结构的不对称性特点包括根据经济法主体类型、面对的其他主体类型以及交易过程中市场失灵的表现进行不对称配置。D选项“根据交易过程中国家干预的表现进行不对称配置”不属于这一特点。

分析指出,不对称配置体现在主体类型、面对的其他主体类型和市场失灵的表现上,国家干预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其表现与不对称配置并不直接对应。

D选项错误。

六.

宏观调控权决策过程的性质不包括单方性。宏观调控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和长期性,不存在明确的行政相对人,其决策通过影响宏观经济变量实现,而非单方面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

分析明确指出宏观调控权决策的性质不包含单方性,而是具有引导性和长期性。

选项A错误。

七.

国家调制主体的权力包括宏观调控权和市场规制权。宏观调控权具有中央属性、公共物品属性、间接性、诱导性和长期性,而市场规制权则强调实施主体的独立性、直接性、强制性和短期性。

分析表明,国家调制主体的权利范围包含宏观调控权和市场规制权,两者在性质和作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正确。

八.

经济法责任具有以下性质:责任承担的非过错性、责任追究的积极性、责任主体的绝对性和责任内容的惩罚性。这些性质体现了经济法责任与传统法律责任的区别,强调了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分析显示,本题选项全部正确,反映了经济法责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全部正确。

九.

市场规制权的三个层次包括对竞争行为的规制、基于社会公益目的的规制以及基于效益和倾斜性规制目的的规制。这些层次反映了市场规制权在不同方面的应用和功能。

分析指出,市场规制权的三个层次是市场统一适用规则、社会规制和效益倾斜规制,分别针对竞争行为、社会公益和经济效率与公平。

正确。

热点内容
漳县律师 发布:2025-05-22 11:07:32 浏览:429
教师职业道德的答案 发布:2025-05-22 11:07:30 浏览:348
方志平民法讲的差 发布:2025-05-22 11:06:44 浏览:829
2018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发布:2025-05-22 10:57:22 浏览:657
2020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题型 发布:2025-05-22 10:43:12 浏览:677
教育部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网上注册 发布:2025-05-22 10:43:05 浏览:348
农村常用法律知识宣传 发布:2025-05-22 10:40:19 浏览:473
公司委托的相关法律条文 发布:2025-05-22 10:33:23 浏览:462
民法2答案 发布:2025-05-22 10:20:34 浏览:640
行政诉讼法第69条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2 10:02:18 浏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