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用工合同法

劳动用工合同法

发布时间: 2025-05-22 17:14:46

劳动法对临聘人员是怎样规定的

1. 根据2013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订案,被派遣劳动者,即“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
2. 修订案还授予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劳务派遣业务的行政许可权利。
3. “临时工”通常指短期合同工、非全日制合同工或以完成特定任务为期限的合同工。
4. 劳务派遣工与传统意义上的“临时工”不同,前者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后者则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5. 临时工通常是在用工单位暂时工作,其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可能是临时性或季节性用工,但也存在续约的可能,需双方达成共识。
6.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劳动合同是企业基本用工形式,而劳务派遣是补充形式,仅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岗位。
7. 临时性岗位指的是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岗位是为主营业务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岗位是指在劳动者脱产学习、休假等期间可以由他人替代的工作岗位。
8. 用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出规定的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9. 根据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10. 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后签订的合同不影响先前的合同履行。
11. 根据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不得约定试用期。

⑵ 1、《劳动合同法》中对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我国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需要书面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签订多个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可以随时终止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⑶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⑷ 劳动法第82条新劳动合同法规定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这一规定,一旦出现用人单位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就视为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应该支付前11个月的双倍工资,且立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此时用人单位仍不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或不补偿前11个月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根据《劳动法》第98条之规定,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第二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由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则适用《劳动合同法》第82条2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但第82条2款没有确定两倍工资的支付期限,笔者认为,从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这个期限,应从双方应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起,直至双方将劳动合同期限变更为无固定期限时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热点内容
担保法与合同法 发布:2025-05-22 21:13:07 浏览:202
建筑业合同法 发布:2025-05-22 21:12:54 浏览:417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 发布:2025-05-22 21:10:31 浏览:473
劳动法关于开除 发布:2025-05-22 20:55:49 浏览:682
从化法院执行局 发布:2025-05-22 20:55:09 浏览:405
上海政法学院法硕分数线 发布:2025-05-22 20:55:03 浏览:803
司法考试依法治国 发布:2025-05-22 20:54:17 浏览:4
打60岁老人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2 20:53:14 浏览:1
基层法律服务收费吗 发布:2025-05-22 20:40:06 浏览:203
法官选来 发布:2025-05-22 20:33:26 浏览: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