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关于合同法的经典真实案例

关于合同法的经典真实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5-25 15:59:50

合同法案例

根据合同法第71条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内权人利益的除外容。在本案中,由于乙公司冷库已满,提前接收蜜桔会导致蜜桔腐烂,损害乙公司利益,因此有权拒绝果农甲的提前履行。根据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本案中,显然蜜桔腐烂是在甲向乙交付之前。同时,乙公司作为买受人在拒绝接受时的保管义务在此时并不能成立,因此,果农甲的损失由甲承担。

② 高分求解,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题,要详细答案,谢谢~

你好。

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4年1月17日作出工伤认定书”,那么目前为止刘小姐应当认定为工伤。

二、根据公司的诉讼理由分析如下:1“提前下班并非为上下班规定时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在正常的上下班时间理所当然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但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也就是说对于“上下班时间”的法律词语解释方法,法律运用了扩大解释的办法,其目的不言而喻的是要拓宽职工“上下班时间”的定义范围,根据这个立法态度,并且在法律没有明确讲“上下班时间”限定为正常的上下班时间的条件下,应当对“提前下班”也认定为属于《工伤保险条例》所指的“上下班时间”

二、“出事地点并非必经途径”,那么就可以对“必经途径”的定义做一番推敲了。应当认为,必经途径不应当认定直线途径,也不能认定为最短途径,更不能认定为唯一途径。只要是一条合理的,通往本人居住地点的路线都应当认定为必经途径。那么在证据采信方面,刘小姐究竟是在何地发生事故就可以据此辩驳。

三、“刘小姐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是公司为刘小姐上了工伤保险。如该职工及所在用人单位已参加了工伤保险的,有关的工伤待遇按当地规定执行;如该职工及所在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的工伤待遇则由该职工的用人单位支付。所以,只要认定为工伤,那么刘小姐就能获得赔偿。

四、“具体如何办理”,在目前的情况下无非就是针对公司的行政诉讼,“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在这个诉讼中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具体也就是刘小姐不必负有举证责任。在获得行政诉讼的认可后可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上海张大律师愿交天下朋友,欢迎加为好友。 祝一切顺利。

③ 新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是如何描述的举一个看似无效实际有效合同的例子

一、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如果在签订合同时有违背他人意愿或者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那么签署的合同就属于无效合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恶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最后还有部分无效的情况。
二、相关案例:
2016年5月29日,原被告三方签订了一份车位买卖合同,约定将所有权为被告张某的位于某地块(19区)东区地下车库T107出售给原告,金额总计150000元。原告于2016年5月29日交付给被告张某20000元定金,交付给被告济南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佣金5000元。诉讼中,经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该买卖合同中车位属于人防车位。原告要求被告张某返还定金20000元, 要求被告济南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返还佣金5000元。
本案的焦点是:人防车位所有权能否买卖,双方签订的车位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若能买卖,则买卖合同有效,原告要求退还定金及佣金即没有法律依据;若人防车位买卖合同违反了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益,则合同无效,两被告应退还定金和佣金。
一审法院裁判认为: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遵循法律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合同,为无效合同,不被法律所保护。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④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1,本案中,胡某等人的劳动关系是胡某等人与劳务公司之间的关系,与建筑公司只是派遣关系
因此,胡某等人的工资应当由劳务公司支付
2,劳务公司与建筑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派遣协议,根据协议,建筑公司应当按时支付足额相当于派遣人员工资的金额给劳务公司,建筑公司拖欠这笔钱,是违反双方之间的协议,根据协议,劳务公司有权向建筑公司追讨这笔钱
本案涉及两个关系:即胡某与劳务公司的劳务关系,劳务公司与建筑公司派遣协议,胡某第一步需要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对象是劳务公司。而劳务公司支付工资后,可以向建筑公司追讨这笔钱。

⑤ 合同法的两个案例,帮着考虑一下,谢谢

案件一中的合同是有效的
根据合同法第54条第2款,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个人认为,本案中原标的物已经灭失,要求撤销合同的意义不大。关于乙所受的损害应由甲负责赔偿的根据,我更倾向于认定为一个瑕疵履行,由于标的物本身不为买受人所知的瑕疵导致买受人遭受损害,根据合同法第148条“标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和第149条“风险承担不影响瑕疵担保”的规定,由出卖人负责赔偿买受人的损失

至于案件二,我不同意楼上的观点
乍一看似乎是一个很典型的“买卖不破租赁”,但关键在于租赁性质的认定
首先,2000年4月双方以口头形式达成租赁协议(题目里面始终没有表示双方有过书面合同,没有给出则视为不存在),到2001年10月李某欲将房屋卖予刘某时,王某已经租住了一年多。我们来看合同法第215条,“租赁期限6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所以此时,既然是一个不定期租赁合同的关系,而对于不定期合同,合意双方都拥有随时予以解除的权力,李某10月底行使解除权解除了不定期租赁关系并通知了王某,11月底将房屋出卖,已经给租赁人预留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楼上先说“李某不能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又说“李某随时可以解除合同,但必须提前告之对方,并给对方足够的准备时间,本案中李某没有这样做,故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对李某留给承租人的一个月准备时间视而不见,而且前后矛盾,容易把人绕糊涂了

同等条件下承租方确实享有优先购买权,但李某已经于卖房前一个月先行对与王某的不定期租赁合同行使了解除权,此时王某已不再是该房屋的承租人,不再享有优先购买权

李某和刘某的买卖合同当然有效,且经过房产登记变更,不动产所有权人已经随之变更,不但有效,且已履行完毕并生效,刘某当然可以要求王某搬出该房屋

⑥ 合同法案例一 甲有4匹马要卖掉,便对乙方说,你先牵回去试用1个月,满意的话就买下,价款5000元,乙牵回了

1.在标的物非因当事人双方的原因而发生意外毁损灭失的情况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风险负担按交付原则确定。标的物的交付可分为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现实交付是指标的物交由买受人实际占有;观念交付包括返还请求权让与、占有改定和简易交付。简易交付又称“无形交付”,是指受让人在动产物权变动前已先行占有该动产的,让与人如设立和转让其动产物权,无需现在为现实交付,让与合同生效时即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此案例中,马1是在试用期间被洪水冲走,也就是马1发生了意外毁损而不是乙的过错,就没有侵权责任也没有违反妥善管理义务,更重要的是,事故发生的是在试用期间,买受人尚未做出购买的承诺,也就没有完成简易交付,风险也就没有发生转移,仍归原所有人甲负担!
2.风险之所在,利益之所在!标的物交付前产生的孳息,一般的,自然归出卖人所有!如上所述,在马的试用期期间,由于马匹还没有交付,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所以甲还是对原来的马匹享有所有权,故作为马匹的自然孳息的小马当然归出卖人甲所有!
3.作为管理人的乙当然具有妥善看管马匹的义务,受管理人管理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以,乙来对该损失进行赔偿!
4.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也就是说,在取得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之前,合同的效力是未定的,也就是效力待定!
5.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作为一道题目“甲向戊说明了与乙之间使用买卖的情况”就算是恶意,但在实务中却难以认定!

⑦ 合同法案例分析

买卖合同、共有关系
个体户张某、王某二人于1999年10月1日从汽车交易中心购得一辆“东风”牌二手卡车,,共同从事长途货物的运输业务。二人各出资人民币3万元。同年12月,张某驾驶这辆汽车外出联系业务时,遇到李某,李某表示愿意出资人民币8万元购买此车,张某随即氢车卖给了李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事后,张某把卖车一事告知王某、王某要求分得一半款项。
李某买到此车后,于同年年底又将这辆卡车以人民币9万元卖给赵某。二人约定,买卖合同签订时,卡车即归赵某所有,赵某某租车给李某使用,租期为1年,租金人民币1万元,二人签定协议后,到有关部门办理了登记过户手续。
赵某把车租赁给李某使用期间,由于运输缺乏货源,于是李某准备自己备货,因缺乏资金遂向银行贷款人民币5万元,李某把那辆卡车作为抵押物,设定了抵押,双方签订了抵押协议,但没有进行抵押登记。
次年11月赵某把该车以人民币1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钱某。12月赵某以租期届满为由,要求李某归还卡车,李某得知赵某把车卖给钱某,遂不愿归还卡车,主张以人民币9万元买回此车,赵某不允,遂生纠纷。
现问:
(1)张某、王某对卡车是什么财产关系?
(2)张某、李某的汽车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李某、赵某约定买卖合同签订时,卡车即归赵某所有,该约定是否有效?为什么?
(4)李某与银行的抵押合同能否生效?为什么?
(5)李某主张买回卡车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6)截止纠纷发生时,该卡车所有权归谁享有?为什么?
答案:
(1)张某、王某对卡车是按份共有关系。
(2)有效。因为张某擅自处分共有财产,该合同初为效务待定合同,后经王某默认而得补正,转为有效合同。
(3)有效。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
(4)不能生效。一是因为李某无权以他人所有之物设立抵押,二是因为未办理抵押登记。
(5)不能。因为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应以同等价格为条件。(6)归赵某所有。因为赵某尚未将卡车交付给钱某,卡车所有权并未转移。
解题思路
本题虽然人物众多,但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比较简明,案情发展脉络呈流线型,考生只要依情节按图索骥,依次回答每个问题即可。
法理详解:
(1)、(2)张某、王某按份投资购买卡车,共同从事运输业务,依法成立按份共有关系。按份共有又称分别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民法通则》第78条规定;“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
既为共有关系,共有财产全属于全体共有人所有,因此,共有财产的处分,必须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一个或者几个共有人未经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擅自对共有财产进行法律上的处分的,对其他其有人不产生法律效力。但如果其他共有人事后追认该行为,则该处分行为有效。《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不效。”本案中王某事后得知后,要求分得一半款项的行为表明,王某是追认了张某的无权处分行为。
(3)、(6)《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超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另有约定的除外。”第(3)问所列情形即属于本条所指的“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情形,即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标的物移转时间,而不受“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的束缚。而第(6)问则应适用“标的手所有权自标的手交付时起转移”的约束,依本案案情交待,纠纷发生之时,标的物尚在承租人李某手中,因而赵某并未将卡车交付给钱某,故钱某并未取得所有权,此时卡车所有权仍归赵某所有。
(4)依《担保法》第41条及第42条第(四)项规定,以汽车设立抵押的,应当办理抵的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另外,抵押人应对抵押物依法具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不得非法在他人之物上设立抵押。(5)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是以在同等条件下为前提的。本案中钱某出价10万元,李某出价9万元,显然不构成“同等条件”。

⑧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答案来自:山东岛城律师事务所诉讼与仲裁法团队负责人陈卓 律师

根据《劳动版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权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李某利用假学历证书骗取公司信任,双方签订的是无效劳动合同。据此,上述公司有权对此劳动合同实施撤销,李某不但没有权利要求得到只有解除合同才可能有的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而且如果李某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公司有权要求赔偿。

热点内容
法律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发布:2025-05-25 19:44:18 浏览:283
入职登记表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5 19:44:05 浏览:400
人力资源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19:37:04 浏览:851
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9:37:02 浏览:685
海淀法院主任 发布:2025-05-25 19:35:36 浏览:437
扰民有关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25 19:33:22 浏览:983
唐山市路南法院 发布:2025-05-25 19:33:15 浏览:274
法治博白网 发布:2025-05-25 19:30:17 浏览:583
劳动法处罚力度 发布:2025-05-25 19:21:26 浏览:580
预借提单和倒签提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19:04:56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