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新婚姻法恋爱期间的财产

新婚姻法恋爱期间的财产

发布时间: 2025-07-27 17:56:01

⑴ 新婚姻法规定: 新婚姻法彩礼有哪些明确规定

新婚姻法关于彩礼的明确规定如下

  1. 彩礼退还条件

    •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彩礼应予退还。
    • 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彩礼也应予退还。
    • 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在离婚时彩礼同样应予退还。
    • 这些退还条件均以双方离婚为前提。
  2. 恋爱期间的彩礼与赠送

    • 在恋爱阶段给予对方的物质或结婚礼物,不属于彩礼范畴,而是被视为赠送,不能要求返还。
  3. 彩礼返还额度判定

    • 若双方未登记结婚而分手,彩礼返还额度将综合考虑双方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过错大小等因素来判定。
  4. 婚宴彩礼规定

    • 男方支出的婚宴费用,属于消费性支出,女方没有责任和义务返还这些费用。

请注意,以上规定旨在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彩礼成为婚姻中的经济负担或纠纷源头。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合理解读和应用。

⑵ 新婚姻法对退还彩礼如何规定的

一、新 婚姻法 对退还 彩礼 如何规定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 结婚登记 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 结婚 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 离婚 为条件。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 财产分割 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第五条、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 夫妻共同财产 ,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第十九条、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 二、哪些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从法律角度审视彩礼给付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彩礼的目的,是彩礼予以返还的一个基本条件。“作为给付彩礼的代价中,本身就蕴含着以对方答应结婚为前提。如果没有结成婚,其目的落空,此时彩礼如仍旧归对方所有,与其当初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司法解释规定彩礼予以在一定条件下返还,在法理上体现了对对价行为公平性的保护。 三、结婚彩礼的历史由来 结婚彩礼钱是现代中国保留旧时结婚风俗,由男方支付给女方的聘金。 法律对于彩礼钱没有明确规定,可认为属彩礼范畴。 结婚彩礼钱是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 结婚彩礼钱多用于买家具、家电、衣服等等,也可用来支付女方的酒席费用,还有的将彩礼钱直接作为女方嫁妆由其自由支配使用。 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 我们国家在经过了多年后,都会保留下一定的民俗和风俗,比如就会在双方结婚后,男方会支付一定的彩礼给女方,如果在办理 结婚手续 后,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导致双方无法继续生活,那么需要将彩礼归还给对方的,如果双方因为此事产生纠纷,还是建议通过协商来解决。

⑶ 新婚姻法不允许要彩礼

一、新《民法典》规定不许收彩礼吗?

新《民法典》并没有规定不许收彩礼,《民法典》规定没有规定不许收彩礼,法律规定不能借婚姻索取财物,如果不给彩礼就不能结婚,那么对方就是违法行为。

根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二、彩礼钱归父母还是子女的?

结婚彩礼钱一般都选择在订婚的时候,双方家长都在场的情况下,给女方父母。如果选择不订婚直接结的话,那只要在结婚前,方便的时候给了就好了。至于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

1、彩礼钱是男方对女方表达诚意的一个体现。所以彩礼钱一般都是归女方所有。但是,有些女方家庭比较宽裕,并不会收取女儿的彩礼钱,一般都会把这笔彩礼钱转给自己的女儿,当做是他们建立新家的血汗钱。

2、根据上面这样的情况,应该肯定的是彩礼钱一定都是归女方父母所有的。但是至于这笔彩礼钱要如何分配,女方家是有权把控的!

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交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从法律角度审视彩礼给付的目的,不难发现彩礼的目的,是彩礼予以返还的一个基本条件。作为给付彩礼的代价中,蕴含着以对方答应结婚为前提。如果没有结成婚,其目的落空,此时彩礼如仍旧归对方所有,与其当初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司法解释规定彩礼予以在一定条件下返还,在法理上体现了对对价行为公平性的保护。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在当代的社会,现在能否收取彩礼应当是根据当地的习俗来进行判断的,法律对此也没有做出一个过多的干涉,但同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是假借结婚来收取财物肯定是非法的。

⑷ 新婚姻法对于男方给女方的彩礼离婚后该怎么处理

礼金又称彩礼,在一些地区又称聘礼,是指男女双方恋爱关系基本确定以后,按照当地习俗,男方在婚前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财物,表示其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诚意,中国古代的法律将由此形成的婚姻称做“聘娶婚。”1、结婚彩礼需要返还的几种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第2、不应认定为结婚彩礼的行为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⑸ 2023民法典婚姻法新规彩礼是什么

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民法典》对婚姻索要彩礼方面有了新规定,主要是规定禁止父母包办婚姻、不允许进行婚姻买卖以及禁止以婚姻的名义索要财物。里面也规定了恋爱阶段所赠送的东西,不应要求其返还,属于赠予。
一、民法典婚姻法新规彩礼
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
《民法典》对婚姻新规定禁止以结婚的名义索取彩礼,禁止父母包办婚姻以及进行婚姻买卖。恋爱阶段的东西不应在分开后索要。
1、在民法典对于彩礼的规定:“禁止包办婚姻,紧止靠婚姻索取财物”。
2、关于返还彩礼,只要是以结婚为目的索要的彩礼,一般不予退还,除非有这三种情况。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3、其他常见的彩礼纠纷:
(1)民法典对恋爱前的彩礼规定 恋爱阶段送的东西,一般是被列为赠送关系,不能要求对方返还。
(2)民法典对彩礼返还的额度规定 两人在一起之后,没有登记结婚,这种要视双方过错以及生活时间的长短来定返还多少比例彩礼。
(3)民法典对男方出给女方的婚宴彩礼的规定 女方邀请宾客的婚宴费用要是全部由男方支出,这行闭种费用不能返还,因为不是真正的金钱实物。
二、民法典对婚姻彩礼的规定
1、《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法律没有禁止彩礼,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和给付适当数额的彩礼是两码事。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反对借婚姻强行索取彩礼,或者以巨额彩礼作为结婚的条件。
3、但是男方按照当地习俗支付适当数额的彩礼,或者结合自身经济条件承受能力自愿给付女方的金钱的行为是可以的。
4、《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5、《民法典》正迹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举带并婚姻法新规彩礼是什么”的问题解答。民法典对婚姻彩礼规定禁止父母包办婚姻、禁止买卖婚姻以及以婚姻的名义索要金钱财物。规定恋爱阶段送的东西属于赠予,可以不在分开后返还。

⑹ 婚姻法关于彩礼退还的法律规定

一、婚姻法彩礼返还新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二、哪些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三、彩礼返还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
未对婚约及彩礼的给付标准作出规定,都只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中,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一旦婚约解除,便引发纠纷。这种基于婚约所发生的财产流转关系在婚约存续期间,当然不发生返还问题;一旦婚约解除,此财产流转就失去了其合法性基础,接受彩礼的一方就应当返还其所接受的彩礼;如果双方已经结婚,婚约的法律效力就一直延续到双方的婚姻缔结,只要不符合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彩礼退还的规定的,就不存在彩礼的返还问题。
彩礼满足返还条件,并不代表一定要100%返还。人民法院一般根据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是否有子女、财产的用途、双方的经济状况、赠与的金额、哪一方提议解除,确定返还金额婚约等,酌情决定返还比例,一般在60%~90%之间,接受礼物解除婚约的一方返还率会高于支付一方的返还率礼物比例。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第五条、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第十九条、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

热点内容
关于开展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 发布:2025-07-27 20:08:15 浏览:39
1935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发布:2025-07-27 20:07:32 浏览:268
婚姻法取消婚姻怎么保证 发布:2025-07-27 20:02:35 浏览:524
四川大学在职法律硕士 发布:2025-07-27 19:47:53 浏览:567
对章条例 发布:2025-07-27 19:47:45 浏览:200
中午休息时间上班违反劳动法 发布:2025-07-27 19:47:12 浏览:500
依法治国的简报 发布:2025-07-27 19:14:25 浏览:728
万宝法院 发布:2025-07-27 19:12:20 浏览:835
道德与法制2017节目 发布:2025-07-27 18:58:29 浏览:535
水在道德经 发布:2025-07-27 18:57:10 浏览: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