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雇佣法适用于合同法吗

雇佣法适用于合同法吗

发布时间: 2021-01-18 02:00:16

㈠ 什么情况下适用劳动合同法93条什么情况下又只能认为是雇佣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九十三条讲的是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责任的规定。版其所指的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权主要指该单位没有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获得相应的营业执照,具备相应的经营资格。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无营业执照经营行为主要是: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
如果是以上五种情况一般适用九十三条其余的一般按照雇佣关系对待。

㈡ 雇佣合同 法律依据

你这个是事实劳动关系,不是雇佣合同,也即,虽然你没有和企业签订劳内动合同,但容是存在事实用工关系,你的合法权益仍应得到保障。
由于你已经工作满3年以上,因此,你的工龄当在2008年1月1日之前。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存在如下违法行为,第一,未签劳动合同,应从2008年2月1日到12月31日为你支付双倍工资,其仅支付一倍,还应支付一倍。第二,到了2009年1月1日,你已经与企业形成推定的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关系。后来企业又非法解雇你。因此,企业应支付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计算标准为: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未满一年的,按一个月计算;如果企业拒绝支付,还应支付你相当于上述金额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2008年1月1日以后的,每满一年支付你两个月工资标准的赔偿金,未满半年的,按一个月工资计算;未满一年的,按两个月工资计算。第三,如果企业还存在拖欠你工资的情况,也一并要了。

㈢ 雇佣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雇佣法律关系,一般是指雇佣人与雇工约定,雇工利用雇佣人提供的条件,在雇佣人的指示、监督下,以自身的技能为雇佣人提供劳务,并由雇佣人支付报酬的劳务法律关系。即雇佣合同是一种劳务合同,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主体的广泛性与平等性

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是法人、组织之间签订,也可以是公民个人之间、公民与法人组织之间,一般不作为特殊限定,具有广泛性。同时,双方完全遵循市场规则,地位平等。双方签订合同时应依据《合同法》的公平原则进行。

2、合同标的的特殊性

劳务合同的标的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的活劳动,即劳务,它是一种行为。劳务合同是以劳务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只不过每一具体的劳务合同的标的对劳务行为的侧重方面要求不同而已,或侧重于劳务行为本身即劳务行为的过程,如雇佣合同;或侧重于劳务行为的结果即提供劳务所完成的劳动成果,如承揽合同。

3、内容的任意性

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合同双方当事人完全可以以其自由意志决定合同的内容及相应的条款,就劳务的提供与使用、受益双方意定,内容既可以属于生产、工作中某项专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属于家庭生活。双方签订合同时应依据《合同法》的自愿原则进行。

4、合同是双务合同、不要式合同

在劳务合同中,一方必须为另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则必须为提供劳务的当事人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故为劳务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大部分劳务合同为不要式合同,除法律有做特别规定者外。

㈣ 为什么我国不把雇佣关系列入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

雇佣关系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回。
可以参看:
第二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㈤ 什么情况下适用劳动合同法93条什么情况下又只能认为是雇佣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肯定是劳动关系啦
他并非是以自然人来雇佣你
他是一个公司实体来雇佣你
劳动版合同法权解释一
第四条 不具备经营资格和挂靠情形下的主体确定
劳动者与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因用工关系发生争议,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作为共同当事人。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的,还应当将出借营业执照的一方作为当事人。
所以你理解有误

㈥ 个人雇佣个人需要签劳动合同吗

分两种情况:

1、如果是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也就是劳动合同法里所说的个体经济组织,那么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2、如果虽以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但没有招用雇工,如同人们通常所称的“夫妻店”等,这样的个体户没有雇工,全靠自己家里人提供劳动,相互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6)雇佣法适用于合同法吗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㈦ 雇佣合同是否需要书面订立

书面形式不是合同生效必须条件。合同订立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除版非是法律规权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否则口头达成一致的合同同样成立。合同的形式即合同的表达方式,作为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载体,对合同的效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而未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不能当然认定其为无效。根据立法精神,对合同书面形式的要求主要是基于证据上的考虑,以便更容易地解决这类合同纠纷。也就是说,这里的“应当”不同于“必须”,即使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而未采用,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也成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合同的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㈧ 合同法关于雇佣关系的合同内容是如何规定的

合同法里没有专门规定雇佣合同的内容。可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

㈨ 雇佣法律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

雇佣法律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是: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雇佣法律关系主主体是雇员和雇主的平等关系,雇员向雇主提供劳务,雇主向雇员支付报酬的民事法律关系。2、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关系产生的“劳动利益”,适用《劳动法》,劳动者享有较多权利,承担较少义务;雇佣关系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遵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享受较少保障。3、争议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关系主体间发生劳动争议后,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起诉。雇佣关系主体之间产生劳动纠纷,则适用民事争议处理程序,采取仲裁或诉讼。

雇佣关系适用法律条款:
《民法通则》第八十五条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八十八条 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一百零六条 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
请仲裁。
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关系适用法律条款: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二十六条 第四款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五十六条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七十八条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㈩ 什么情况下适用劳动合同法93条什么情况下又只能认为是雇佣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应该这么说:如果聘请的是个人,一般是适用雇佣关系;如果是单位,一般适用劳动合同法第93条。是单位还是个人要综合工作方式、规模、是对外营业等因素判断。

热点内容
民法典实施重大意义 发布:2025-08-22 02:10:18 浏览:687
劳动法解雇保护 发布:2025-08-22 02:03:33 浏览:129
电子商务法的法律责任有什么 发布:2025-08-22 01:54:08 浏览:253
上海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发布:2025-08-22 01:53:58 浏览:187
cctv12社会与法频道二维码 发布:2025-08-22 01:53:08 浏览:546
四治法治 发布:2025-08-22 01:48:56 浏览:70
准则条例选人用人 发布:2025-08-22 01:48:02 浏览:905
黑明星要付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2 01:35:54 浏览:5
司法局是干什么的地方 发布:2025-08-22 01:24:24 浏览:930
刑事诉讼法第82条内容 发布:2025-08-22 01:10:27 浏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