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增值税率
1. 经济法基础增值税问题,为什么答案公式不一样
1、不管账面成本还是采购成本,区别在于,金额是否含税,含税和不含税,计算内税额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容需要看题目的前置条件,看是否含税
例如,117万是含税金额的话,税率是17%,不含税成本是100W,税额是17W,含税金额等于两者相加,117W
如果117万是不含税的金额,税率是17%,不含税成本就是117W,税额是117*0.17=19.89,含税金额是117+19.89=136.89万元
2、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混淆不清楚,
179-5 如果是不含税的,(179-5)÷(1-13%) 这个公式可以求出含税金额,但是(179-5)÷(1-13%)*13% 这样确是错误的。求税额应该直接用(179-5)*13%就可以的。
2. 初级经济法增值税问题
2009.1.1是增值税的大日子,实行了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
也就是说版2009年之前,购买的设备的增值税权不能抵扣,所以这些旧设备出售时享受4%减半的优惠;而2009年之后,进项允许抵扣,那么出售时就正常按照税率计算了。
3. 初级职称的经济法基础考试里会考到税率吗
会考到,只不过不是单纯考理论,一般会出计算题考
4.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中一道关于增值税的问题
答案是B。根据增值税的规定,对向购买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中就包括运输装卸费等。版
电视机厂本权月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300*100)*17%+(1170/1.17)*17%-9000=30270元
5. 我在看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增值税发现了一个问题,《增值税》这一
营改增抄相当于对原来的增值税做了袭完善和补充,自然对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划分和以前的行业有不同。税率也不同,这些只能加强记忆,建议学习的时候做成EXCEL表,看着会比较的清晰。一些辅导书也是以表格的形式来帮助学习和记忆的
6. 经济法基础,求增值税,进项税,消费税
增值税以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计税。
实际应用中,增值额难以精确计算回。国际上答通用做法是,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税率计算出销售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
消费税跟增值税一样属于流转税,但是消费税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即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目的是为了调整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