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送达
❶ 在劳动法中如何规定送达
1、劳动法没有单独的送达的规定,所有程序上的问题,如果没有特别规定适用民事诉讼法中有关送达的规定。
2、民事诉讼法关于送达的规定:
一、向法人和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人或收件的人签收或盖章,拒绝签收或盖章的,视为送达;
二、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视为送达;
三、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为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适用留置送达;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当事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代收人签收。
四、邮寄送达,应当附有送达回证,挂号信回执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达回证没有寄回的,以挂号信回执上的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五、委托其他人民法院送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六、送达的诉讼文书交有关单位转交的,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七、公告送达的,可以在人民院的公告栏、送受达人原住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对公告送达的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公告期满,视为送达;
八、人民院在定期宣判时,当事人拒不签收判决书、裁定书的,应在宣判笔录中记明,视为送达。
❷ 劳动法中关于辞退中告知,送达,本人签收的规定为什么没有了
觉得不适应社会,然后就更改后修改掉了。
❸ 民诉法的送达期间司法解释为从次日开始计算,那么劳动法的裁决送达时间应从什么时间开始计算
计算方法相同。
❹ 如何证明辞退通知已经送达
企业辞退员工,员工是否签字不是必经程序。
企业辞退员工,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内职工是否签字不是必经程序。企容业可以采用留置送达、公示送达的方式送达辞退通知书,告知其权利与义务,以及要办理的手续。辞退行为生效。
(4)劳动法送达扩展阅读:
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九条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辞退:
(一)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第十条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并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严重疾病或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内的。
❺ 劳动合同的送达方式与劳动合同里约定的不同是否可以否认该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❻ 劳动法的劳动合同解除送达程序有哪些
1.事先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专、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属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2.送达劳动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只有送达劳动者,始发解除效力。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往往拒签相关文件,那么用人单位在招聘用人过程中就应当做好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比如说在招工阶段可以要求劳动者在提交员工登记表时确认送达地址,或是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文件的送达地址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❼ 劳动法,谢谢!
你的问题有些复杂,建议你找个当地律师替你进行去维权。
❽ 最近看了劳动法,请问劳动监察送达回执是什么
劳动监察部门在向当事人(行政相对人)送达相关文书时会有一个回执,让当事人签字。
❾ 解除劳动关系送达的问题有新规定吗规定
你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企业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必须将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
直接送达或者邮寄送达或者公告送达劳动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