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森
Ⅰ 纳粹德国“人民法院”
在纳粹德国时期,尽管当时许多法官都是在纳粹德国统治之前所任命的,但是纳粹党扔人是轻易的将其控制了起来。要归究其原因,首先就是德国当年的法院是没有更高的宪法标志的,因而无法对法院的政策规定作评判,当事人也缺乏上诉的根据。纳粹党执政后,国家社会意识形态成为了法院裁决的唯一标准。其次,行政与司法部门没有完全分开,而希特勒握有绝对的行政大权随时可以干预司法决断,其党羽甚至可以直接干涉司法程序,更改审判结果或提前决定审判结果。而国会作为德国国家行政中心,1942年已经完全沦为希特勒的工具。国会依官方文件式通过希特勒的要求,于是整个司法系统在处理重大案件时,都必须征得希特勒的同意。
纳粹得以干涉并操纵司法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在于,尽管当时在任的法官不一定都是纳粹党员,但他们大多数都有较强的专制意识,这使得他们并不需要有太大的观念转变便可接受纳粹的观点。
人民法院,比其他任何机构都能体现纳粹司法系统的特点。希特勒出任元首的第二年,便设法建立一个独特的高级法院,用以专门审理那些被指控叛国罪或被定义为叛国罪的人,人民法院就是这一构想的集中产物。最初由弗里茨·雷恩任院长(1934.7月至9月),后奥图·提拉克接任(1934.9月至1942年),罗兰德·弗雷斯勒(1942年至1945年2月),哈里·哈夫纳(1945.3月至5月德国投降前)成为最后一任院长。
人民法院总部设立在纳粹运动发祥地纽伦堡,法院内部到处悬挂着纳粹党徽,旗帜和希特勒肖像。大部分法官包括陪审团,都是纳粹党员或者希姆莱手下的盖世太保。所有进行的审判都以一个结果判罚——出现在这里就注定是长期监禁或死刑。不仅如此,法官都不按正常司法受理程序审判,一旦判决宣布,意味着没有上诉的可能。在这里进行的许多案件判决都被录制成胶片供以后参照,这些都是给希特勒及其官员做记录使用,或用于戈培尔的新闻宣布报道需要。审判过程被严重歪曲,审判过程中尤其注重使用羞辱和其他语言攻击方式,特别是弗雷斯勒当政时期。
弗雷斯勒本身就是坚定的纳粹党员,他有一句名言:“当法官需要做出最终审理时,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元首的鞋子里。”
早在1925年,弗雷斯勒就加入了纳粹党。之后担任普鲁士州议会纳粹代表。之后又成为国会代表,任驻黑森—拿骚地区司法代表。1934年5月,他得到一个特殊的国家职位:负责专门审理打击和破坏国家和元首的案件。同时,他还在1942年1月作为人民代表出席了万湖会议,这个会议最终确定了对欧洲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弗雷斯勒曾将许多人判处死刑,而他本人也在1945年2月在美军轰炸纽伦堡期间被炸死。
人民法院审理的最多的案件是针对第三帝国的“叛国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3年,人民法院迅速审理了“白玫瑰”组织的案子,在不到一天时间里将组织领导人汉斯·舒尔及索菲·舒尔判处死刑。人民法院在1944年年审理针对希特勒的“7·20暗杀”事件后取得了更大的影响力。该阴谋案由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策划,并得到众多军政人士支持。暗杀失败后,200多人被逮捕,他们要么被立刻处决,要么被送进人民法院等死。24个主要策划人在人民法院接受审判,并在数小时后被绞死。为了加强审判过程中的侮辱性,同时强调当事人的卑微,埃尔温·冯·维茨勒本元帅在整个审判期间被解掉皮带。整个过程他都只能用手抓紧裤子。被宣判死刑后,维茨勒本怒斥法院院长弗雷斯勒:“你可以将我送上绞刑架,不出3个月,愤怒的人民会将你写进历史,并把你从坟墓里拖出来扔到大街上!”
人民法院是纳粹司法程序中最极端的形式,这种程序也以其他方式在体现。例如,司法部接管了法官的任免权,国家公诉人可以指挥判决和审判地方法院法官,并且纳粹律师协会可以对那些未遵循国家社会主义原则的律师进行处罚或取消其律师资格。律师在接受法律培训时从一开始便被灌输了纳粹法律原则,一旦违背元首意志,他们将受到监视,处境可想而知。
据相关史料记载,被人民法院判决后处决的重大人物和原因如下:
1942年:赫尔穆特·胡贝纳 因串谋犯有叛国罪而被处决
1943年:尤里乌斯·弗契克 捷克记者,叛国罪;威利·格拉夫 白玫瑰组织成员;库尔特·胡贝尔 白玫瑰组织成员,慕尼黑大学教授;卡尔·罗伯特·克莱滕德国钢琴家,因对希特勒和战争作了负面评价被处决;克里斯托夫·普罗布斯特 白玫瑰组织成员;亚历克斯·斯莫莱尔 白玫瑰组织成员;汉斯·舒尔白玫瑰组织领袖,前希特勒青年团成员;索菲·舒尔 白玫瑰组织领袖,前希特勒青年团麾下附属“少女联盟”机构成员。
1944年:;马克斯·约瑟夫·梅茨格 德国天主教牧师,因反对党卫军暴行和抨击纳粹政治观点被处决;埃尔温·冯·维茨勒本德国陆军元帅,7·20事件同谋;约翰尼斯·汉娜·舍内尔 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叛国罪;埃尔温·普朗克 政治家,商人,被指控参与7·20事件;阿图尔·纳贝党卫军将军,7·20事件同谋。
针对希特勒的主要暗杀行动1933-1945:
1933年3月3日:柯尼斯堡 库尔特·鲁特尔被逮捕,他计划在第二天集会上刺杀希特勒
1936年12月21日:纽伦堡 犹太裔学生赫尔穆特·赫希被捕,他承认自己企图用炸弹在希特勒的纽伦堡总部进行暗杀
1938年10月:慕尼黑 瑞士人莫里斯·巴沃多次试图暗杀希特勒未遂被捕处决
1939年11月8日:慕尼黑 格奥尔格·埃尔斯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放置炸弹,炸弹在希特勒离开后爆炸,死亡8人
1943年3月:斯摩棱斯克 3名德国军官在希特勒的专机上安置炸弹,但没有爆炸
1944年3月11日:阿卑尔沙兹伯格 艾伯哈德·冯·布莱滕布赫上尉计划射杀希特勒,无果而终
1944年7月20日: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用炸弹袭击希特勒,爆炸后希特勒负伤
以著名的“7·20暗杀希特勒”事件为例,在行动以失败告终后,施陶芬贝格等主要策划人被很快处决,而更多的人则在歇斯底里的弗雷斯勒和滑稽的人民法院面前迎来人生的最后一站。其他的同谋者不得不为自己的行动辩护,主要犯人都在宣判两个小时后就被处死。根据希特勒的指示,他们统统被勒死,死刑由盖世太保在柏林西北部的波罗成森监狱的工棚内秘密执行。被宣布有罪的人们被盖世太保用挂在肉钩上的细线慢慢勒死,行刑过程也被拍摄成电影供希特勒和其他纳粹高层观看。
Ⅱ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撒切尔大法官来了后大家为什么要卖弄
因为汤姆喜欢撒切尔大法官的女儿贝琪,但撒切尔大法官极力反对。
这两人曾闹过很大的不愉快,一度形同陌路,后在汤姆的努力下,重归于好。顽强的贝琪与汤姆在阴森森的洞内熬过了三天三夜,终于奇迹般脱险,在脱险以后,汤姆开始喜欢上了贝琪,这也导致撒切尔大法官开始反对这场爱情。
撒切尔大法官的女儿叫贝琪·撒切尔,也可称为贝奇·萨切尔,活泼可爱,是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觉得自己喜欢上了她。
Ⅲ 法官的作用
作为司法工作者,法官的主要任务是在具体案件的裁判中,准确适用法律,保护合法,制裁违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法庭的法官,风里来,雨里去,工作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而且基层法庭法官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兼有基层地方官和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并参与地方的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1、法官的角色
自从有人类社会,就有争端、冲突。有争端、冲突,就有解决争端、冲突的裁决者,作为解决争端裁决者的法官,其实早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开始出现。起初,当人与人之间发生争端、冲突时,是采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方式自行加以解决,但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方式必然导致“环环相报”,使纠纷永无休止。于是,为最终解决争端,当事人不得不选择他们一致认为是信得过的、不带偏见的、中立的第三者即法官充当裁决者,将争端交由法官来了断。任何一个人,由于利益冲突的缘故,可能都会对法官的裁决行为表示不满。美国学者德沃金在其名著《法律帝国》这样说道:“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所以,每一个受到法律制裁的人都应当尊重法官。因为这不仅是对法官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法律的尊重。在公众心目当中,法官是有修养的伟人,甚至具有慈父般的威严。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尽管对于法官的内涵解释上,职责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所不同,法官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背离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法官本质上就是一个居中裁判者,他以行使国家司法权为特征,以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为终极目标。
2、法官的功能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将法官定义为: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的法律职业群体。中国的法官不仅要具备娴熟的庭审能力、独立而审视的法律适用能力、权威的裁判能力与说服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事实的认定能力,而且还要具备相当高超的执行能力,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官除了要忠于宪法和法律之外,还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于大局,不能就案办案。法官不仅仅是法律人,更为重要的还是政治人。衡量一个法官的能力高低和对一个法官的业绩考核,更重要的在法庭之外。法官除了审案,还要具备很好的协调能力,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能力,并且在办案效果上应当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法官的重要性: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专业人员,在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不同法系的国家,法官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差别。
在英美法系,判例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法官属于“文化界的巨人”,或被称为“慈父般的人物”。英美法系中有许多显赫的名字基本上属于法官,如科克,曼斯菲尔德,马歇尔,霍姆斯,斯托里,卡多佐等等,可以说,普通法是在法官手中诞生、成长起来的,他们从一个又一个的案件中获得其原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并在裁决相关的案件时,通过判例约束着后来的法官,他们拥有“立法职能”,法官的判例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生活在普通法系国家中的人们,对法官的工作和职业是非常尊敬和信赖的,在诉讼中,法官居中裁断,主导着诉讼程序的走向,诉讼好比是一场法律格斗,双方当事人地位完全平等,法官的职责,按丹宁勋爵的说法:在我们国家形成的审案制度里,是法官开庭听讯和裁定各方争论的问题,而不是代表整个社会进行调查或验证。因此,在诉讼中不允许法官传唤他认为可以使事实得到澄清的证人。法官只能传唤诉讼双方请来的证人。同样,要由律师来轮流质询证人,而不是由法官来质询,以免显得法官有所偏袒。而且要由律师尽可能完整有力地阐明案情,不要粗暴地打断律师的话头,以免影响他辩护的效果。法官的事情就是听取证词。??假如他超越此限,就等于自卸法官的责任,改演律师的角色。在这种法系的国家,法官一般都是从律师中选任的,如在英国,除治安法官外,所有法官均至少有7年的出庭律师的经历,法官的等级森严,人们很少见到年轻的法官,40岁以前被任命为法官的情况极少,一旦被任命为法官,法官们都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他们历尽各种苛刻的考试、考察而得来的,是他们一生中姗姗来迟的辉煌成就,这也是随后社会尊敬和他们的威望被承认的重要原因。
而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的主要渊源是制定法,即由立法机关颁布的成文法。他们一般认为,法官只要把事实和法律最大限度的完美结合起来,即达到了公平、公正。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法官的使命就是不折不扣地适用法律,按步就搬地判案即可,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以防法律的“可能变形”。至于法律本身是否真正体现了公正,是“良法”还是“恶法”,是否有助于解决争端,都不是法官所应关注的事。可见,在大陆法系各国,往往法典繁多,留给法官自由解释的余地很少,法官们的判例并没有被打上个人烙印而为人所重视。美国学者梅利曼对大陆法系的法官形象就作过生动的描绘:“法官不过是一种工匠,除了很特殊的案件外,他出席法庭仅是为解决各种争诉事实。从现行的法律规定中寻觅显而易见的法律后果。他们的作用也仅仅在于找到这个正确的法律条款,把条款与事实联系起来.......,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设计和建造的机械的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与机器无异。......大陆法系的法官不是那种有修养的伟人,也没有父亲般的尊严,常常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与英美法系法官不同,大陆法系的法官很难在其职业生涯中使自己声名显赫。“总之,大陆法系的司法工作是一个官僚的职业;法官是职员、公仆;司法的作用则是狭窄、机械而无创造性。”法官是“执行一个重要而基本上非创造性职能的文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十八条法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级法官分为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
第十九条法官的等级的确定,以法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业务水平、审判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据。
第二十条法官的等级编制、评定和晋升办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Ⅳ 美国首席大法官的历任情况
NO。 首席大法官 任期 任命人 1 约翰·杰伊 1789年10月19日 - 1795年6月29日 乔治·华盛顿 2 约翰·拉特利奇*§ 1795年8月12日 - 1795年12月15日 乔治·华盛顿 3 奥利弗·埃尔斯沃思 1796年3月8日 - 1800年12月15日 乔治·华盛顿 4 约翰·马歇尔 1801年2月4日 - 1835年7月6日† 约翰·亚当斯 5 罗杰·布鲁克·托尼 1836年3月28日 - 1864年10月12日† 安德鲁·杰克逊 6 萨蒙·波特兰·蔡斯 1864年12月15日 - 1873年5月7日† 亚伯拉罕·林肯 7 莫里森·韦特 1874年3月4日 - 1888年3月23日† 尤利塞斯·S·格兰特 8 梅尔维尔·富勒 1888年10月8日 - 1910年7月4日† 格罗弗·克利夫兰 9 爱德华·道格拉斯·怀特** 1910年12月19日 - 1921年5月19日†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10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1921年7月11日 - 1930年2月3日 沃伦·G·哈定 11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 1930年2月24日 - 1941年6月30日 赫伯特·胡佛 12 哈伦·菲斯克·斯通** 1941年7月3日 - 1946年4月22日† 富兰克林·D·罗斯福 13 弗雷德里克·摩尔·文森 1946年6月24日 - 1953年9月8日† 哈利·S·杜鲁门 14 厄尔·沃伦 1953年10月5日 - 1969年6月23日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15 沃伦·厄尔·伯格 1969年6月23日 - 1986年9月26日 理查德·尼克松 16 威廉·伦奎斯特** 1986年9月26日 - 2005年9月3日† 罗纳德·里根 17 约翰·罗伯茨 2005年9月29日至今 乔治·W·布什 注:* 国会休会期被任命,后被参议院否定 ** 在最高法院大法官职位上被任命 *** 曾担任过美国总统 § 曾担任过最高法院大法官 † 在任上逝世
Ⅳ 时述森哪里人
时述森是威海市文登高村镇人。根据相关公开信息得知,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时述森被双开,因其长期痴迷麻将赌博,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Ⅵ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都是谁共有9个。
美国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至今有过17位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而不是位。第9位是在上世纪10——20年代在任的,距今已有近一个世纪。
美国最高法院历任首席大法官及任期:
1、约翰·杰伊(John Jay),1789年9月26日 - 1795年6月29日
2、约翰·拉特利奇(John Rutledge),1795年6月30日—1795年12月28日
3、奥利弗·埃尔斯沃思(Oliver Ellsworth),1796年3月8日 - 1800年12月15日
4、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1801年2月4日 - 1835年7月6日
5、罗杰·布鲁克·托尼(Roger Brooke Taney),1836年3月28日 - 1864年10月12日
6、萨蒙·波特兰·蔡斯(Salmon Portland Chase ),1864年12月15日 - 1873年5月7日
7、莫里森·雷米克·韦特(Morrison Remick Waite),1874年3月4日 - 1888年3月23日
8、梅尔维尔·韦斯顿·富勒(Melville Weston Fuller ),1888年10月8日 - 1910年7月4日
9、爱德华·道格拉斯·怀特(Edward Douglass White, Jr.)1910年12月19日 - 1921年5月19日
10、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 ),1921年7月11日 - 1930年2月3日
11、查尔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 Evans Hughes Sr.),1930年2月24日 - 1941年7月1日
12、哈伦·菲斯克·斯通(Harlan Fiske Stone ),1941年7月3日 - 1946年4月22日
13、弗雷德里克·摩尔·文森(Frederick Moore Vinson ),1946年6月24日 - 1953年9月8日
14、厄尔·沃伦(Earl Warren),1953年10月5日 - 1969年6月23日
15、沃伦·厄尔·伯格(Warren Earl Burger),1969年6月23日 - 1986年9月26日
16、威廉·哈布斯·伦奎斯特(William Hubbs Rehnquist),1986年9月26日 - 2005年9月3日
17、约翰·格洛弗·罗伯茨(John Glover Roberts Jr. ),2005年9月29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