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自考劳动法
❶ 关于自考劳动法问题
如果抄是单选题的话本人认袭为应当选“B. 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比较严谨!答案“A. 劳动合同期满”是要看情况的,如果是劳动者自己提出终止合同的,并且用人单位没有降低原合同约定条件的,那么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可以参考《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相关规定。答案“D.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情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
相比较题中给出的4个选项,本人认为只有B选项是这四个选项中最严谨的,所以选择B。
❷ 自考《劳动法》重点章节
1)劳动来法:狭义的劳动法源是指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劳动关系: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即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所调整的这种劳动关系,也可以称之为狭义的社会劳动关系。 3)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各项法律制度的结构体系。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促进就业制度、劳动
❸ 北京四月自学考试劳动法 知识产权法试卷答案
世界上的财产可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两大类,有形财产又可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回产即可移动答的财产,如汽车、家具、牲畜……。不动产就是永久固定在土地上的财产、如桥梁、土地、房屋……,也称不可移动财产。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等。所谓财产权是智力劳动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智力劳动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创造,是人的智力成果权,它是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法律概念。
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❹ 自考劳动法社会保险法
自考没有这个单独的专业哦!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这些条例又不多,多看看再结合实际,很快就上手了
❺ 自考法律专业劳动法试题
我国现来行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的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生效。最新的立法是《劳动合同法》第2008条。推荐你去新华书店找,学习这个,我觉得法律+解释+案例就足够了。我们的本科教材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❻ 2012年4月自考劳动法 案例题答案
1,不能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合同到期后,原劳动合同如无变更,则视为合同到期,双方自动解除劳动关系。
至于补偿问题,如用人单位以不低于上期合同约定的条件要求续约而劳动者不予续约的,用人单位不用支付补偿金。但劳动部不配合办理交接手续不能作为双方不能解除劳动关系的理由,双方应当以合同到期解除劳动关系。
2,关于补偿金这一块比较模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本条辞退劳动者的,不需要支付赔偿金和补偿金,其中就有: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但本案中牵扯到两个问题:第一是目前合同已经到期,而非合同期内辞退;第二是目前甲公司只是报案,公安机关依法侦查期间,赵某并没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就这两点来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补偿金
但还有一条,就是上面月长石所说的,如果用人单位以不低于上一期合同待遇约定提出续约而劳动者不予续约的,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再支付补偿金
因此需要区别对待
第二题: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存在违法条款,即公然约定禁止结婚,生育等条款,违反了相关法律,但因为合同主体不违法,因此可以视为部分有效的合同,即劳动关系及劳动行为等条款认为有效,而违法的诸如禁止履职期间结婚,生育等条款无效(违法无效)。
2,金某无固定期合同的主张不能被支持。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两期以上合同(08年后),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签订。也就是说,如果合同到期后,金某有权提出建立无固定期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应当准予。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建立无固定期的条件是签订两期合同以上且再次签订合同的,金某提出仲裁是第二期合同期内,是单位涉嫌违法解除的问题,而不是第二期合同到期后续约,不符合条件;第二是即便合同到期,金某提出续约,用人单位拒不续约的,如金某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但需要按照解除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里的无固定期劳动合同是应当签订,但不是必须签订。
3,金某如在入职时提供虚假证明,确实属于弄虚作假。但这里,月长石个人认为:金某与用人单位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且第一期合同结束后,用人单位与之签订了第二期合同,作为劳动者,应当如实提供自己的相关资料信息,但作为用人单位,也应当审核劳动者的相关信息。未能发现金某提供虚假学历的,用人单位自身也有失察责任。
但是双方既然签订了第二期劳动合同,可以认为用人单位肯定了金某的工作能力,因此不能按照39条之规定解除,也不能按照劳动者弄虚作假而导致合同无效来处理,应当视为合同有效。
❼ 2012年4月自考劳动法案例题答案
案例一
1、不能,因为甲公司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赵某拒绝办理工作交接、也没有证据证明双方约定劳动合同解除时候应当进行工作交接;
2、不能,公安机关只是立案,没有确定赵某罪行,并且该案件与本案无关。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案例二
1、劳动合同有效,因为该约定违法
《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不是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为金某不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
《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提供虚假学历就违法,当然没有履行劳动者如实告知义务;
《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
仅供参考,请找当地律师
❽ 自考劳动法历年试题及答案
这里多的是。网址发给你,希望你多加分。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内动法试题
浙江省2009年1月高等容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
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
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