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二胎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1. 第二胎受不受法律保护
二胎并未违法,只是违反了我国的基本国策。只要是我国公民,就受法律保护的。此外,劳动法规定,对于怀孕的妇女,单位是不能辞退的,而且应当充分考虑孕妇的个人情况,给予一定的产假等措施。
2. 劳动法对二胎的规定是怎么规定
《劳动法规定》计划内二胎同第一胎的相关法律规定。 企业女职工生育时的正常产假90天,其中包括产前假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妇女婚后符合产假、优待假和保健期间工资照发。
3. 请问劳动法对生二胎是否有保护呢
按照正常怀孕享受孕妇待遇
4. 非法生育二胎可以享受产假待遇吗
尽管,目前执行的是两孩生育政策。但在某些情况下,生育二胎还会具有违法回生育现象,比答如说未经婚姻登记生育子女的。
如果说,当地计生部门依法认定当事人是违法生育子女的,其产假当然还是可以享受,但待遇不能予以享受。比如《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规定:不符合法定条件多生育的,除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外,产假期间不发工资,妊娠、分娩等一切费用自理,取消其他生育福利待遇,男女双方各处降级以上的处分,直至开除公职。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规定其他限制措施。
因此,你们那里有否这些规定,可查阅你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也可直接向当地县级计生局(卫计局)咨询。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5. 第二胎受劳动法保护吗
劳动法的规定是对所有怀孕女职工而言,无论她是否为二胎。 北京市博友律师事务所
6. 未婚先孕受不受劳动法保护
受劳动法的保护,因为在劳动法上并没有明确怀孕女性是已婚还是未婚,所以比照怀孕的事实,是受到老宋发的保护; 另外,现在《女职工保护特殊条例》的出台,对于未婚先孕的女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是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你可以去看一下,那里面一般只有计划生育外的不加以保护,一般的都是受到充分保护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好!
7. 劳动法对孕妇的保护政策
你好
(一)孕期内各项劳动保护的主要规定
1、劳动合同关系的特殊保护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45条规定:怀孕女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2、工作内容的特殊保护
《劳动法》第61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6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3、薪酬待遇的特殊保护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及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第23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且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影响。
(二)产期内各项劳动保护的主要规定
1、产假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话75天)。
2、工资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8. 我有二胎准生证,准备生育二胎,但公司规定不允许,如果被解雇,公司是否违反劳动法
你好,如果公司仅仅因为你生育二胎的原因辞退你,是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的。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
9. 违反生育第二胎劳动法有什么规定
罚款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