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诉讼法年会
㈠ 2014年刑事诉讼法中对检查院撤诉是怎么规定
1、 什么是刑事撤诉?
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者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诉。第三百四十九条法庭宣布延期审理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在补充侦查的期限内提请人民法院恢复法庭审理或者撤回起诉。依据上述规定,检察院的撤诉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形:(1)法庭审判过程中,判决宣告前,检察院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者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诉;(2)第二种就是补充侦查后,到了法庭的期限内依然达不到让法庭恢复审理的条件,这时检察院可以撤回起诉。
2、撤诉的程序
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五十三条的规定,撤回起诉应当报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并以书面方式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向人民法院提出。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公诉人认为需要变更、追加或者撤回起诉的,应当要求休庭,并记明笔录。
对于检察院提出撤诉的,应由法院审核是否准许撤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就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撤回起诉后,没有新的事实或者新的证据不得再行起诉。
3、检察院撤诉是否意味着立即解除强制措施?
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如果检察院撤诉就意味着存在以下三种情形:不存在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或不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因此如果是因上述情况存在的撤诉,就应该解除强制措施,立即无罪释放。
另一种情况是补充侦查后,尚无法恢复审理,检察院因事实、证据情况发生变化为由申请撤诉。对于这样的撤诉,具体操作中,一般不会立即解除强制措施,而是变更,如将原来逮捕羁押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然后不了了之。也有的甚至以补充侦查为名,继续拘押,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调查被告人的其他犯罪事实。
4、撤诉后是否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撤诉后没有新的事实和证据,不得再行起诉。实践中,许多检察院以事实、证据发生变化为由向法院申请撤诉,要求补充侦查。而补充侦查的实际上却是被告人新的与本案无关的犯罪事实,以此作为撤诉后仍然不予释放被告人的借口。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违背法理的。撤诉后发现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实、那也是重新侦查而非补充侦查,因而应重新立案。即使要查,也应该先把人放了,下一步该怎么查怎么查,而不是混沌不清,肆意剥夺被告人的权利。
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
第二百四十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内人、外国容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㈢ 问一下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哪本教材更好
我也是学生,也很讨厌红皮书的做派。民诉,刑诉我不熟悉。经济法稍有了解。
国内的经济法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张守文曾经在那本经济法理论重构中说道,经济法有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法得以确立独立之地位,第二次就是中国入世之后,我们寻找适合自己国家体制的经济法制度。经济法又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虽然很混乱,但是按照李昌麒的说法,制定经济基本法的时代到来了。
自己看过几本教材,最不喜欢的就是杨紫烜的那本红皮书,跟刑法学中马高二人的红皮一样讨厌,观点传统陈旧,杨立意于经济法二元体系,当然国内也有很多学者是其拥护者,比方说张守文,刘大洪等等。他们的教材就是典型的二元论。
相反,李昌麒先生,当然还有亲爱的种明钊先生开创了西南政法的经济法学派,他们扩张看经济法学的体系,比之于杨,我觉得是进步。李昌麒的教材有两本我认为可以的,名字都叫经济法学,但是一册是黄皮书(法律出版社),07年出版,另外一册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的。
最后要推荐一本,也是大家的作品,虽然也是二元体系的。杨紫烜和徐杰合著的经济法学,21世纪法学教程。这本书比之于红皮书少了些废话,空话,政治。但是比较保守。
㈣ 民事诉讼法全文2014pdf下载
㈤ 刑法诉讼法141条内容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专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属. 应该是这一条吧 刑事起诉书上正文的最后一句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之规定,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此致XXX人民法院。 本条是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的依据.
㈥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二来百四十自一条是关于当事人及其亲属申诉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㈦ 民事诉讼法14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版
(一)原告及权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㈧ 民事诉讼法全文2014第119条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内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容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二百四十三条二百四十四条说说。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内单位查容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全文第=百四十=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百四十四条,是什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10)2014诉讼法年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 查扣程序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
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必须造具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属一份。
第二百四十六条 查封财产保管
被查封的财产,执行员可以指定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因被执行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二百四十七条 拍卖和变卖
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第二百四十八条 搜查措施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采取前款措施,由院长签发搜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