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关于55岁以上职工调岗

劳动法关于55岁以上职工调岗

发布时间: 2021-02-10 01:42:31

⑴ 关于员工转岗,劳动法有会规定吗

调岗需要你劳动者和企业协商一致,变更合同才有效,如果只是企业或者劳动者单方面的调整岗位,法律上讲都是无效的。

如果辞职的话提前30天提前辞职报告,三十天后就可以走人了。

根据《劳动法》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劳动法关于55岁以上职工调岗扩展阅读:

转岗属于员工的内部异动。和内部调岗类似的含义,但内部调岗是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定义。

能在企业里实现转岗,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不少人因为厌倦了本职工作,主观上感觉没发展,未做深入评估,一看到有转岗机会匆忙决定。看似职能相近的岗位,其实在工作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事实上,内部转岗自然是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机会,但是否适合自己,则需要详加评估。职业规划师指出,以招聘专员为例,它与内训岗位在工作内容上的差距很大,核心职能也不一样。

有时看似相近的两个工作,其实核心工作内容完全不同,对个人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完全不同,因此,在转岗时,一定要将新岗位的任职要求与自身实际能力做全面的评估。职业规划师提醒职场人,面对内部转岗机会,要认真考虑以下五个最基本的问题:

1)个人在转岗目标岗位上的实际能力如何;

2)转岗目标岗位是否符合个人职业规划;

3)目标岗位是否符合现阶段职业发展需求;

4)对目标岗位是否有强烈的兴趣;

5)个人是否具备快速学习能力。

⑵ 《劳动法》中有关于女职工50岁男职工55岁以上工作量减少的规定吗

《劳动法》没有规定工作快到退休年龄工作量减少的规定。工作量是单位决定的。

⑶ 劳动合同法55岁以上辞职规定

如果劳动者已经年满55岁以上且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的,《劳动合同法》禁止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向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但是,辞职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权利。如果劳动者虽然已经年满55岁以上且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自己单方主动书面提出辞职且是自己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这样的辞职同样受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劳动合同法》第42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急辞的规定:

1、劳动合同上约定未做半年的要扣陪训费300和450急辞费,这种约定因违反法律的规定,是无效的;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辞职对劳动者来说,是一种权利,只要履行相应的通知义务,是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的;

3、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用人单位不办理离职手续,不为你出具离职证明,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4、用人单位没有违法的情况,但是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申请,到30天后用人单位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不为你出具离职证明,你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5、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没有违法情况存在,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你要承担。支付相应用人单位损失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不配合的,你可以申请仲裁维权。

⑷ 55周岁以上员工可以辞退吗

即使年满55周岁员工,来如果符合劳动自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还是可以按规定辞退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⑸ 劳动法关于调动工作岗位的规定

劳动法对于调动工作岗位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看你与公司签订的具体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你的工作岗位,公司将你调离做其他工作岗位,就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你有权拒绝。因此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予以解决。
如果劳动合同中并未约定工作岗位,则根据工作需要对员工工作做相应调整是公司的权利,并无不当。无论你是否同意,你都得接受调整,否则,公司有权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与你的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根据《劳动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⑹ 劳动法对于转岗人员 有那些规定出台

关于员工转岗,劳动法是有规定的。

根据《劳动法》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

如果用人单位是生产经营需要的调岗,且调岗具有合理性,不存在侮辱或惩罚性质,工资待遇不降低,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之间存在相关性,则调岗有效;你作为劳动者应该遵守。

(6)劳动法关于55岁以上职工调岗扩展阅读:

事实上,内部转岗自然是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机会,但是否适合自己,则需要详加评估。职业规划师指出,以招聘专员为例,它与内训岗位在工作内容上的差距很大,核心职能也不一样。

有时看似相近的两个工作,其实核心工作内容完全不同,对个人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完全不同,因此,在转岗时,一定要将新岗位的任职要求与自身实际能力做全面的评估。职业规划师提醒职场人,面对内部转岗机会,要认真考虑以下五个最基本的问题:

1)个人在转岗目标岗位上的实际能力如何;

2)转岗目标岗位是否符合个人职业规划;

3)目标岗位是否符合现阶段职业发展需求;

4)对目标岗位是否有强烈的兴趣;

5)个人是否具备快速学习能力。

⑺ 劳动法关于调岗到底是怎么解读的

按实来际情况,调岗属于对劳动合自同内容的更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进行调岗。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虽然上述中用人单位调岗行为合法,但是在员工拒绝的情况下,仍不可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理由。若劳动者已掌握用人单位解雇你的证据,可以申请仲裁,要求经济补偿金。

如果在你不同意调整新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又不能提供证据证实对你进行了新的工作岗位培训的前提情况下,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应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该情况下应支付你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方式是二倍的经济补偿金,并非如你所说是二倍的赔偿金)。

⑻ 关于员工转岗的法律规定

关于员工转岗,劳动法是有规定的。

根据《劳动法》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

如果用人单位是生产经营需要的调岗,且调岗具有合理性,不存在侮辱或惩罚性质,工资待遇不降低,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之间存在相关性,则调岗有效;你作为劳动者应该遵守。

(8)劳动法关于55岁以上职工调岗扩展阅读:

员工转岗导致的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

1、协商程序

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

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2、申请调解

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

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但是,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

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

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

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程序

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⑼ 最新劳动法调岗规定

劳动合同法对于调岗并没有一个具体地规定,但是《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这就对企业变更劳动合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否则变更无效。

根据《劳动法》规定的原则精神,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岗位:

1、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可以按劳动合同约定予以调整。

2、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试用条件,经与员工协商,可以调整岗位;

3、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4、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可以调整工作岗位。对是否胜诉原工作,由用人单位承担证明责任。

(9)劳动法关于55岁以上职工调岗扩展阅读:

《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当某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原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存在困难或者成为不可能时,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协商一致,对原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劳动合同的变更,要在劳动合同成立之后,还没有履行或者还没有完全履行之前的有效时间内进行。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对原合同内容的修改或者补充,而不是签订新的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依法变更后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热点内容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基本步骤 发布:2025-09-29 11:46:35 浏览:179
司法考试司长 发布:2025-09-29 11:28:19 浏览:383
统计法治原则 发布:2025-09-29 11:19:03 浏览:351
法院梁明 发布:2025-09-29 11:18:25 浏览:657
行政法的功能作用及价值 发布:2025-09-29 11:11:49 浏览:740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声明 发布:2025-09-29 11:11:48 浏览:738
暨大宿舍法学 发布:2025-09-29 11:03:56 浏览:804
劳动法中关于哺乳期的规定 发布:2025-09-29 10:50:53 浏览:642
绍兴市司法鉴定所 发布:2025-09-29 10:45:46 浏览:303
新乡凤泉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29 10:40:08 浏览: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