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90条
1. 民事诉讼法第90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 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专以不制作属调解书:
(一)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二)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三)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释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90条规定
第九十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专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3. 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二款
只有民事诉讼法第90条有第二款,是关于送达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专第九十条公属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 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0条规定是什么
第九十八条
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回务关系明确答,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
(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
5. 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8条和第90条,是否相冲突
88条: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分别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
行,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
按照执行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
多个债权人的债权种类不同的,基于所有权和担保物权而享有的债权,优先于金钱债权
受偿。有多个担保物权的,按照各担保物权成立的先后顺序清偿。
90条: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
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
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
第90条讲的是能否参与分配的问题,其潜在意思是说多份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债权人均可参加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分配;第88条讲的是非配顺序的问题,即物权优先于债权、时间在先的优先于时间在后的。两个法条讲的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5)民事诉讼法第90条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若干执行问题的规定》第八十八条、第九十条被废止,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508条、第516条代替。
按照下列程序分配:在执行程序中,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分配。优先权持有人和担保权益持有人可以直接参与分配和主张优先权。
被执行人是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不申请破产或者法院不受理破产案件的,按照财产保全和查封措施进行清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第508条的解释被执行人是公民或者其他组织的,执行程序开始后,取得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债权不能全部清偿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加分配。
债权人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享有优先权,有担保物权的,可以直接申请参加分配,要求优先受偿。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不同意转让破产案件或者被执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在扣除执行费用,清偿优先受偿的债权后,按照财产保全和执行中被查封、扣押、冻结的命令。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公告送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或规则:
1、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
2、公告送达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的,应当在公告中说明起诉或上诉的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传票的,应当说明出庭地点、时间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决书的,应当说明裁判主要内容;裁判是第一审法院作出的,还应当说明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审人民法院。
(6)民事诉讼法第90条扩展阅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送达的方式有以下七种:
1、直接送达: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
2、留置送达:指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的送达方式。
3、委托送达:指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依法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委托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邮寄送达:是人民法院将所送达的文书通过邮局并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的方式。实践表明,法院采用邮寄送达通常是受送达人住地离法院路途较远,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所采用的一种送达方式。
5、转交送达: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6、电子送达:指法院利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现代化电子手段进行的送达。
7、公告送达:指法院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以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发出公告,公告发出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即视为送达的方式。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内容中其他规定指的是什么
您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版行为或者其他原因,权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释义】
财产保全,是法院在受理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作出强制性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制度。
财产保全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中财产保全。本条规定的是诉讼中财产保全,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一旦责令提供而不提供的,将被驳回申请。但法院也可以视情况不要求提供担保。另外还有关于紧急财产保全的规定,所谓情况紧急就是指不马上采取措施将可能导致执行财产减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九条是什么
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于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本条是关于诉讼保全措施复议权的规定。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申请都要求符合一定的法律条件才能够获得法院支持。法院在依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认真的审查,对认为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驳回。法律为了给当事人更多的救济途径和机会,允许当事人可以向原作出驳回裁定的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但是在复议期间并不停止原来裁定的执行。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作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裁定的效力一般应维持到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时止。在诉讼过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及时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由于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关系到双方当事人民事权益的保护问题,因此,本条规定,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但在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对当事人不服财产保全、先予执行裁定提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及时审查。裁定正确的,通知驳回当事人的申请;裁定不当的,作出新的裁定变更或者撤销原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