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包括哪些

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11 00:30:40

❶ 我国正式的法的渊源有哪些

我国法的渊源:
(一) 宪法 (243)

在中国,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并监督宪法的实施,对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

(二) 法律 (208)

法律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们这里仅用狭义。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本法律,即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另一类为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在不同该法律基本原则相抵触的条件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规定、办法等,也属于“法律”类法的渊源。

(三) 行政法规 (185)

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四) 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272)

地方性法规是一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法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根担宪法和1986年修改后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立法法》的规定,盛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委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应报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之后才生效。自治条例是一种综合性法规,内容比较广泛。单行条例是有关某一方面事务的规范性文件,一般采用“条例”、“规定”、“变通规定”、“变通办法”等名称。民族自治法规只在本自治区域有效。
经济特区是指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特别是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而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的地区。经济特区的这些规范性文件,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制定的,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不同于一般的法规、规章

(五) 规章 (158)

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从其制定机关而言可分为:一是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另一种是地方政府规章。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盛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六)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151)

特别行政法依法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七) 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191)

国际条约是指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国际惯例是指以国际法院等各种国际裁决机构的判例所体现或确认的国际法规则和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不成文的习惯。国际惯例是国际条约的补充。
政策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完成一定时期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
此外,在法学上一般也认为,习惯应视为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在当代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判例不具有拘束力,不是法的正式渊源之一。但我国应当重视判例的作用。

❷ 我国行政法律规范的渊源有哪些

行政法渊源
中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行政法的法源主要是成文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不仅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且是国家机关日常活动的根据与基础。宪法作为行政法的根本成文法源,包含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有:
(1)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基本工作制度和职权的规范。
(2) 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基本原则的规范。
(3) 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以及保护外国人合法权益和关于外国人义务的规范。
(4) 有关国有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外资或合资经济组织以及个体劳动者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的规范。
法律:在中国这样一个成文法国家,在宪法之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是行政法的基本成文法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关行政方面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法规更集中地规定和表现了行政法规范的内容,例如国务院2003年5月公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就是对具体行政管理活动的直接规范。
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是指享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只限于民族自治地方适用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是行政法重要的成文法源之一。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指人们对法律规范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阐释。中国广义的法律解释制度分为立法解释和具体应用解释两种,而《立法法》中的法律解释实际上仅仅指立法解释。在法律解释中,凡涉及到行政管理领域都属于行政法规范,属行政法的法源。
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前者如民政部于2003年3月发布的《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管理暂行办法》。后者如杭州市人民政府188号令决定2003年1月施行的《杭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

❸ 以下哪些是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可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4)地方性回法规,地方规答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可分为:(1)法律解释;(2)其他规范性文件;(3)国际条约、惯例

❹ 我国行政法一般渊源包括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般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3.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而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部委和一定层级的地方人民政府。
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效力只限于相应的行政区域内
5.法律解释
6.国际条约(很少,但是地位很高)

❺ 什么是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就来是指行政法自规范和原则的表现形式,亦即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载体。一般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殊渊源有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其中,法律解释是指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

❻ 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分为成文法渊源和非成文法渊源。
成文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版法规、自治区法规和单行条例、权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
非成文法源包括:司法判决、行政法的一般性基本原则、习惯法、公共政策

❼ 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哪些

行政法的渊源包括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一般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殊渊源有司法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和惯例。

❽ 什么是行政法的渊源特征有哪些

行政法抄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是 指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 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这两种渊源有一定区别,前者是主流,后者则是辅助性的。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按照制定主体、效力层次、制定程序的差别,可分为下述几种形式 :

1

❾ 关于行政法渊源问题

你说的内部法是指什么?行政机关的内部文件吗?如果是内部的规章是不能作为渊源的,它规范的只是一个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对外界没有任何的约束力。
行政法渊源有单一式和混合式两种。所谓单一式就是一个规范主要是某一部门法的内容,那么我们说这个规范就是这一部门法的单一式渊源,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
混合式是指一部法律内容涉及多个部门法,那么这一规范是某一部门法的混合式渊源,如《能源法》、《环境法》等,其内容设计民、刑、行政法三方面内容。
在我国,行政法渊源主要有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般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3.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而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部委和一定层级的地方人民政府。
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效力只限于相应的行政区域内
5.法律解释
6.国际条约(很少,但是地位很高)

热点内容
湛江知名律师 发布:2025-09-29 04:44:48 浏览:740
道德经马王堆甲乙 发布:2025-09-29 04:27:48 浏览:179
规章制度的意见 发布:2025-09-29 04:21:27 浏览:970
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 发布:2025-09-29 04:04:08 浏览:435
规章制度扣 发布:2025-09-29 04:03:33 浏览:421
女律师嫁谁 发布:2025-09-29 03:57:42 浏览:620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的关系 发布:2025-09-29 03:48:18 浏览:667
民事诉讼法有无规定聋哑人诉讼 发布:2025-09-29 03:47:42 浏览:741
刑事诉讼法法条总论填空题 发布:2025-09-29 03:46:59 浏览:145
协议和补充协议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9 03:40:13 浏览: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