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移交

劳动法移交

发布时间: 2021-02-11 15:59:28

1. 劳动法关于离职交接的问题

只要员工提出离职,单位可以让该劳动者随时离职!

劳动仲裁员网络知道在线咨询,有问题可以HI我或点击我名字看我其他联系方式!

2.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交接工作的义务,请问:交接时间怎么定

50条关复于劳动者交接义务的制规定应该这样理解:即如果单位派人来接受工作,那么劳动者应当积极配合;但如果用人单位在接到劳动者解除合同通知后,没有任何行动,那么就应该理解成没有需要交接的任务。如果确实有任务需要交接,劳动者善意提醒后,就可以免除自己的责任了。

3. 公司辞退工作移交问题

首先,发生这事了你肯定是呆不下去了,但这时你处理这事的过程会体现出你的成熟和能力。

2套方案:
1、协商解决:首先你就和人事经理先谈,告诉他你理解企业的难处,企业是一个经营性质的组织,目的是要获取利润,不是慈善机构,招人和辞退人是很正常的,但也需负上一定的社会责任,你录用了我,等于是给了我一个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但我同时也放弃了其他的发展机会,一心想为你企业做些实事,现在因为你企业的原因,不需要我了,肯定是要给我一个说法的。我的要求不会过分,也不想为你企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补偿的标准只要参照劳动合同法就行(这里最好附上条款,如正式员工企业需要提前30天通知、因企业的原因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支付哪些补偿等,显得你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2、非和平方式解决。直接向劳动部门投诉。

3、员工辞职申请单和工作交接单你可以写,但注意书写时的语言。如果你些,因个人原因,另有发展等情况需要离职,那你就很被动。你可以写:因公司原因(没有业务等情况),要和我解除劳动关系。并提出我的工作不够积极、态度不佳等情况,但又不给予我相应的指导和培训,迫于无奈,只能填写此表。工作交接单也写上,因公司原因,要和我解除劳动关系,迫于无奈,只能将工作交接。最好每交接一项,都写上类似的语句。将来劳动仲裁时对你有利。

4. 合同期内原用人单位将工人移交给另一个用人单位,并要求我们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合同,这样合法吗

单位的做法违法。
合同期内原用人单位将工人移交另一个单位,并要求与其解除劳内动合同,是对原劳动合同的容变更,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支付《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二倍的赔偿金的法律责任

5. 违反劳动法 是否办理工作交接

一旦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相应的义务,劳动者需做好工作的交接,用人单位需协助劳动者办理好离职手续,开出离职证明、发放工资等事宜。

6. 劳动法怎么处理

首先你必须向所属地的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纠纷必须先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起诉,不仲裁的话法院是不受理你们的起诉的。他们的做法是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接下来解释一下你的问题

第一,你们单位突然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如果此时解除的话你可以向劳动仲裁申请要求单位根据你的工作年限给与你相应工资双倍的赔偿金(详见劳动合同法第87条)

第二,你的单位没有给你们上保险也是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你可以在申请劳动仲裁的同时要求单位为你补齐所欠的社保。因为给员工上保险是强制性规定,你们单位为了规避法律不给你们上保险自然不敢去劳动局做合同备案。

第三,劳动合同你自己没有保留一份说实话你也有一定的责任在内,因为合同是一式两份的,你自己应该保护自己的权益保留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第四,你不用太害怕,公司说要告你是在吓唬你。你觉得他会花大笔的诉讼费搭进去人财物力来跟你打官司么,他最终的目的是不让你去纠葛你们之间的劳动纠纷。至于你和公司交接这方面有很多谁都说不清的问题,法庭是讲究证据的,你们之间现在很多东西是死无对证的,况且这本身就是个不正规的公司,他告你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他很多方面是理亏的,比如没有交接单,即使有交接单没有你的签字,即使有你的签字没有写明交接过哪些东西……法院也很难支持他的。

第五,最后提醒你一句,通过这件事要长个教训,凡是签字的东西自己手里一定要有一份,记得时刻保护自己。

最后祝你顺利。打很多字很辛苦,希望能被你采纳哦 o(∩_∩)o...哈哈

别害怕,加油

7. 合同未到期单位移交别单位符合劳动法吗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三抄条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8. 劳动法关于单位办离职工作必须交接清楚才办吗

没有这样的规定,但交接不清楚可能会侵害公司权益

9. 劳动法规定员工离职需要多长时间

现在劳动法规定正式员工辞职需要30天,劳动者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三、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10. 劳动法规定的三十天内交接是从提交辞职报告那天算还起是辞职报告里注

劳动法中的三十天,是指30个自然日。如果企业很计较时间,则算足30天。
可以提前离职,但需要和企业协商。
如遇劳动纠纷会需要证据,所以建议离职的时候,发邮件递交辞职报告。

热点内容
2017物权法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29 02:15:33 浏览:272
刑法答辩题 发布:2025-09-29 02:14:51 浏览:509
2017司法考试行政法真题案例 发布:2025-09-29 02:04:37 浏览:204
李秀英律师 发布:2025-09-29 02:04:00 浏览:893
道德经怼人 发布:2025-09-29 01:58:44 浏览:270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举证期限 发布:2025-09-29 01:58:35 浏览:370
社区法律顾问从哪申请 发布:2025-09-29 01:58:00 浏览:771
劳动法里面的专项培训 发布:2025-09-29 01:51:34 浏览:862
劳动法什么时候实施 发布:2025-09-29 01:47:23 浏览:872
煤矿工会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9 01:46:31 浏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