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怼人

道德经怼人

发布时间: 2025-09-29 01:58:44

❶ 《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一、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用道来领导、指引天下,鬼也就没有神秘莫测的力量。不是说鬼不神秘莫测了,是它的神秘莫测伤害不了得道的人。不但鬼的神秘力量伤不了人,圣人也不伤害人。鬼和圣人都不伤人,所以德不断地积累交汇,形成有道有德的世界。

2、南怀瑾《老子他说》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中国菜叫“烹调”,文火叫“烹”,大火就叫“炒”。处理大事要特别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老子对于政治运用上的名言,但是要怎么烹呢?“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不是用政治手段及制度来治天下的,而是着重道德与诚信,鬼都不灵。什么是“道”呢?清净无为。碰到一个清净无为就无法捣乱了。在道德上,也就是大公无私。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不是鬼不灵,是鬼所依靠的神灵——鬼的精神没有了,他所依赖的成自身生命的力量没有了,也就是能作怪的力量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到达清净道德的境界,就天人合一了。这时鬼神与你同体,而无法相伤。这时鬼神与你同体,而无法相伤。“夫两不相伤,固德交归焉”,鬼也伤不了你,神也伤不了你,当然你也伤不了鬼,你也伤不了神,因为彼此不相害,彼此互谅,彼此互存,同体而共存。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作为领导者,不要轻易折腾下面的人

“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还是领导者要按照道做事,放下自己的利益,不要轻易扰动下面的人。

(2)人之所归就是“鬼”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这是《道德经》里第一次提到了“鬼”。按照道的法则去管理天下,就会发现那些特别显神通的鬼,现在也不怎么灵验了。老子又接着说,“非其鬼不神也”,也不能说鬼就不灵验了,是“其神不伤人也”,就是它灵验也不会伤害人。老子认为,只要我们行道,“其鬼不神”,鬼也施展不出什么非常手段。如果世间真的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只要您是按照道做事,能保持心里的坦然、正直、诚信、善良,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相反您还会得到这种力量的 帮助。

(3)得道的人,不会伤害他人,也不会被伤害

“非其神不伤人也”,也不能说它灵验了不伤人,因为“圣人亦弗伤也”,意思是圣人也不会伤害人。这句话的意思特别深刻,表面上老子说,您用道来治理天下,鬼就不灵了,但也不能说它不灵,而是它虽然灵却不伤人,也不能说它灵却不伤人,其实是因为圣人不伤人。根源就在于有道的领导者这里,因为有道的领导者不伤害人,所以鬼也一样受影响,即使灵验了也不会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有了这种德行,无论有道的领导者还是鬼神,都不会伤害人,最终都是让人受益的。

三、我之体悟——“用道”会不会就是“正心”呢?

前段时间我说了一件事,就是当意识到和同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我的私欲所致——我想融入同事,害怕她们排挤我,所以我不停的委曲求全,积攒了很多怨气,当我读了《道德经》,了解到只要按照道做事,没必要想这么多,我的烦恼就一下全没了。

这件事之后,我就一直在想,难道“道”只适合用在做事上面吗?和人相处,有没有道呢?

今天吃饭的时候,同事们互相开玩笑,我和另外一位年纪大点的老工程师插不上话。这位老工程师,一直是同事们嘲笑的对象之一,她不太会说话,大家也都不太喜欢和她聊天。老工程师见我不说话,就主动跟我说话,问我怎么吃这么多,问我多久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她是没话找话,问的问题也有些冒失,但是能感觉到她是善意的,只是不太会聊天。要是原来,我可能就不回答她或者直接说“咱们换个话题”,但是,我今天想既然人家是善意的,何必计较方式呢。我就耐心的回答她,然后又问她儿子在国外的情况,后来又聊到她儿子小时候的事情,不知不觉我俩聊了很久。

前两天我和婆婆说话时,也用了这个方法,以前她说很多话我都有点不耐烦,跟她说东她扯西,声音特别大,话还特别多,有时候我忍不住会怼她,怼完又有些后悔,觉得没必要,但是那天我看到她时我就想,她只是性格容易着急,思路又没那么清晰,但是她心很好,对我也很好,我没必要计较她说话的方式,相反应该帮她排解排解焦虑才对。然后,再听她说话时,我那种不耐烦的情绪一下就没了,还主动问她最近遇到的那件烦心事怎么样了,虽然她还是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但是说完明显感觉她情绪好了很多。

我今年还报了一个学沟通的课,里面讲了很多沟通技巧,我学的时候觉得很有用,但是学完发现实际操作中根本很难用上,因为相处都是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哪里有机会容你先想想技巧。这个课里面还给了一个心法,当时听的时候,我也觉得特别好——就是每个人都期待被看见,需要掌控感,所以沟通中要注意让对方有这两个感觉。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不是真心和别人交往,使用再好的技巧,也不过是为了表现自我而已,最终都不会让人不舒服。没有“真心”的支撑,只是单独使用这些技巧,不但不会收获好的关系,可能还会让人觉得这人很虚伪不值得交。

我忽然意识到“心念”太重要了,“心念”不一样,整个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都会不一样。我想与人交往之“道”,是不是也在于此。罗大伦解读《道德经》时也一直在强调“发心”,他说按照道做事,就是发心要符合道,不要有私心。但是“发心”容易让人觉得只有主动去做事的时候才需要,而我在想是不是用“正心”更贴切。用“道”的过程,就是“正心”的过程。无论是做事还是与人交往,只要心是“正”的,行为就算显得笨拙一点,结果也不会差。相反心若不“正”,即使记住再多技巧,也都是虚的。心正了,就像方向正了,行为就不会歪,结果自然会好;相反心不正,行为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指引,结果自然不会好。回到这一章,老子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我觉得道理也是一样的,心如果是“正”的,连鬼都伤不了你,根本不用怕这怕那的。

热点内容
道德经马王堆甲乙 发布:2025-09-29 04:27:48 浏览:179
规章制度的意见 发布:2025-09-29 04:21:27 浏览:970
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 发布:2025-09-29 04:04:08 浏览:435
规章制度扣 发布:2025-09-29 04:03:33 浏览:421
女律师嫁谁 发布:2025-09-29 03:57:42 浏览:620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的关系 发布:2025-09-29 03:48:18 浏览:667
民事诉讼法有无规定聋哑人诉讼 发布:2025-09-29 03:47:42 浏览:741
刑事诉讼法法条总论填空题 发布:2025-09-29 03:46:59 浏览:145
协议和补充协议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9 03:40:13 浏览:88
社区群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9 03:21:00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