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人大代表刑事诉讼法

人大代表刑事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1-02-16 07:41:08

1.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有那些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设立特别行政区及特别行政区内管理制定的法律等。这些法律涉及到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这些法律的制定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这些法律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国防、外交、社会各个领域。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大部分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包括一大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以及许多其他方面的法律。例如:为了保障公民权利、健全国家机构组织制度和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修改了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为了促进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制定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执业医师法等法律。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一批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方面的法律。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制定了国防法和人民防空法。还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等。

2. 关于人大代表拘留逮捕的程序

《最高检规则》第79条第1款规定:“担任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因现版行犯被拘权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向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因为其他情形需要拘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检察院拘留人大代表,需要向人大代表所属机构报告或报请许可程序。现行犯是“报告”,其他情形是“报请许可”。

人民检察院对担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检察院拘留人大代表,需要向人大代表所属机构报告或报请许可程序。

(2)人大代表刑事诉讼法扩展阅读:

《最高检规则》第93条第2款规定:“对担任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层报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同级的人民检察院报请许可。”

《最高检规则》第1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立案,应当按照本规则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向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通报。”

3. 人大代表犯罪警察有权利抓吗

人大代表犯罪警察没有权利直接抓捕,需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方可抓捕。如果是现行犯可以直接抓捕,抓捕后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3)人大代表刑事诉讼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随时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的罢免必须由原选举单位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原选区以选民的过半数通过。

第三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故不能担任代表职务的时候,由原选举单位或者由原选区选民补选。

4. 刑事诉讼法关于政协规定是那一条

刑事诉讼法来没有关自于政协的特别规定。你想了解的可能是人大代表涉嫌犯罪的处理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5. 对政协委员立案侦查和采取强制措施有哪些法律法规

我国《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人组织法》仅对全国人大和县级以上地方人大代表作出有“豁免权”的规定。对政协委员还没有相关规定,也没有政协组织法之类的法律,只能依《刑事诉讼法》,按一般人对待。

6. 逮捕人大代表需要哪些特别程序

口诀:
同级直接报、上级要层报、
下级两路报、两级分别报、
外地委托报、乡级县里报。专

解析:
本级属:报请本级人大主席团或者常委会许可
上级:层报所属人大同级的检察院报请许可
下级:直接报请该代表所属人大主席团或者常委会许可,也可以委托该代表所属的人大同级的检察院报请许可;
两级:分别依照以上几款的规定报请许可
外地:委托该代表所属的人大同级的人民检察院报请许可。
乡级:由县级检察院报告乡、民族乡、镇人大。

7. 人大代表的批捕

由公安局或检察院执行。由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闭会期间经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方可逮捕。
1、我国《宪法》 第七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四十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3、公安部《关于对有犯罪行为的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等问题的通知》
一、拘留或逮捕有犯罪行为的人大代表,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三十条规定的程序执行。
4、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也有相关规定。

8. 刑事诉讼中对外国人和人大代表如何适用强制措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外国人和人大代表有所特殊:
一是外国人犯法中国能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要看具体情况。
首先看该外国人犯罪地点在哪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其次要看这个外国人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如果涉及国际犯罪,如:毒品罪、劫持民用航空器罪、恐怖主义犯罪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其三,能否对此外国人进行刑事处罚还要看这个外国人是否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如果这个外国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一条规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其四,能否判无期或死刑要看具体犯罪情节。

二是代表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人大会议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大主席团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大主席团或者人大常委会许可。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如果被逮捕、受刑事审判、或者被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执行机关应当立即报告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的主要含义包括:(1)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只限于刑事案件,不包括民事案件的传讯和审判。(2)如果人大代表确属犯罪,必须在得到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的许可后才能实施逮捕。(3)未经人大主席团或者常委会许可,不得对人大代表采取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监视居住等强制性措施。(4)人大代表如果因为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机关必须立即向该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报告。对人大代表实施逮捕或拘留,必须履行严格的法律程序,否则,执行逮捕或者拘留的机关就是违法,应当受到法律追究。
参考《代表法》等。

9. 公安机关传唤人大代表需要什么手续

法律没有规定公安机关传唤人大代表需要特别的手续。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五十三条规定,传唤程序如下:

(一)在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需要传唤的,承办执法人员应当填写《传唤证》呈批报表,报领导批准后,出具《传唤证》。

(二)承办执法人员依法将《传唤证》送达被传唤人;被传唤人应当在《传唤证》回执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收到日期。

(三)对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经领导批准,依法实施强制传唤。

(四)被传唤人传唤到案后,应及时进行讯问查证,制作讯问笔录,每次讯问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五)对当场发现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承办人员可以口头传唤有关人员。宣布口头传唤时,承办人员应当说明传唤的理由,并在讯问时将口头传唤的情况记入笔录。

(9)人大代表刑事诉讼法扩展阅读: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也指出,关于传唤的若干问题:

第五十二条询问违法嫌疑人,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也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

第五十四条使用传唤证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和离开时间并签名。拒绝填写或者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

第五十五条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

热点内容
福州法治报 发布:2025-09-27 22:18:47 浏览:660
新加坡刑法鞭刑 发布:2025-09-27 22:17:44 浏览:311
没有编号的限期拆除决定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27 22:02:22 浏览:700
司法体制改革情况 发布:2025-09-27 21:53:32 浏览:966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 发布:2025-09-27 21:50:14 浏览:869
法院改革法官的工资 发布:2025-09-27 21:48:49 浏览:696
解读准则条例 发布:2025-09-27 21:37:19 浏览:687
劳动法关于职工供暖费物业费补贴依据 发布:2025-09-27 21:24:49 浏览:124
婚姻法中对同房 发布:2025-09-27 21:11:33 浏览:647
社会与法男主人失踪案 发布:2025-09-27 21:00:54 浏览: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