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加班如何算
❶ 劳动法加班费怎么算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以外,继续生产内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容报酬。根据《劳动法》第44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的规定,加班工资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第一,工作日加班工资计算,小时加班工资标准等于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乘以8个小时乘以150%。第二,休息日加班工资计算。小时加班工资标准等于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乘以8小时乘以200%。第三,法定休息日加班工资计算。小时加班工资标准等于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乘以8小时乘以300%。
❷ 新劳动法加班费怎么算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内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容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以一个约定月薪为1500元的职工为例,他的日加班基数就是1500元除以21.75天即69元;如果企业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则应支付其不低于69元的3倍即207元的加班工资。
5月2日加班,单位首先应安排补休,否则须支付两倍的日工资基数。
此外,对于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以在明确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的“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